《類證活人書》~ 卷第十四 (2)
卷第十四 (2)
1. 卷第十四
甘草,白芍藥(各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厚朴生薑半夏人參湯。(五十八),治發汗後腹脹滿者。(屬太陽)
厚朴(四兩去皮),半夏(一兩一分),甘草(一兩),人參(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大黃黃連瀉心湯。(五十九),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若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服此藥。(屬太陽)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百沸湯二大盞。熱漬之一時久。絞去滓。暖動分二服。
附子瀉心湯。(六十),治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屬太陽)
大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上三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以百沸湯二大盞。熱漬之一時久。絞去滓。納附子汁。分溫再服。
半夏瀉心湯。(六十一),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服此。(屬太陽)
黃連(半兩),黃芩,乾薑(炮),人參,甘草(炙。各一兩半),半夏(一兩一分湯洗七遍)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大棗二枚。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甘草瀉心湯。(六十二),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宜服此。
甘草(二兩炙),乾薑(炮),黃芩(各一兩半),人參,黃連(各半兩),大棗(六枚),半夏(一兩一分洗)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生薑瀉心湯。(六十三),治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屬太陽)
黃芩,甘草(炙),人參(各一兩半),乾薑(炮),黃連(各半兩),半夏(一兩一分泡)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七片。棗子二枚。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白虎湯(六十四),治傷寒脈浮滑者。表裡有熱。○又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中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並主之。
白話文:
[卷第十四]
甘草芍藥湯
甘草、白芍藥各二兩。
將上述藥材切碎,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八分,去渣溫服。
厚朴生薑半夏人參湯(五十八),治療發汗後腹部脹滿的症狀。(屬於太陽病)
厚朴(四兩,去皮),半夏(一兩一分),甘草(一兩),人參(半兩)。
將上述藥材切碎,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五片,煎煮至八分,去渣溫服。
大黃黃連瀉心湯(五十九),治療心下痞滿,按壓柔軟,脈象關部浮起的症狀。如果是傷寒大便後,又發汗,心下痞滿且怕冷的,說明表證還沒解除,不可以攻痞,應該先解除表證。表證解除後才可以攻痞。解表應該用桂枝湯,攻痞適合服用此藥。(屬於太陽病)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
將上述藥材切碎,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用滾燙的開水兩大碗沖泡,浸泡約一個時辰,絞去藥渣,分兩次溫服。
附子瀉心湯(六十),治療心下痞滿又怕冷出汗的症狀。(屬於太陽病)
大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附子(一枚,炮製後去皮,搗碎另外煎煮取汁)。
將大黃、黃連、黃芩三味藥切碎,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滾燙的開水兩大碗沖泡,浸泡約一個時辰,絞去藥渣,加入附子汁,分兩次溫服。
半夏瀉心湯(六十一),傷寒五六天,出現嘔吐和發熱症狀,符合柴胡湯的證候,但是使用了其他藥物來瀉下,導致柴胡證候仍在,應該再次給予柴胡湯。即使已經瀉下,這樣做也不算逆反。患者一定會出現蒸蒸發熱和發抖的現象,然後發汗而解。如果心下滿而硬痛,說明是結胸,應該用大陷胸湯來治療。如果只是滿而不痛,說明是痞,不適合用柴胡湯,應該服用此方。(屬於太陽病)
黃連(半兩),黃芩、乾薑(炮製)、人參、甘草(炙,各一兩半),半夏(一兩一分,用湯洗七遍)。
將上述藥材切碎,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加入大棗二枚,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八分,去渣溫服。
甘草瀉心湯(六十二),傷寒或中風,醫生反而使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導致病人腹瀉,一天腹瀉數十次,食物不消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脹滿,乾嘔心煩,無法安寧。醫生見到心下痞滿,認為病還沒好,再次使用瀉下藥,導致痞滿更加嚴重。這不是熱邪結聚,而是因為胃中虛弱,客氣上逆,所以才會出現痞硬。應該服用此方。
甘草(炙,二兩),乾薑(炮製)、黃芩(各一兩半),人參、黃連(各半兩),大棗(六枚),半夏(一兩一分,洗淨)。
將上述藥材切碎,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八分,去渣溫服。
生薑瀉心湯(六十三),治療傷寒發汗後,病邪解除,但是胃中不和,心下痞硬,打嗝有食物腐臭味,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腹瀉的症狀。(屬於太陽病)
黃芩、甘草(炙)、人參(各一兩半),乾薑(炮製)、黃連(各半兩),半夏(一兩一分,泡過)。
將上述藥材切碎,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七片,棗子二枚,煎煮至一碗,去渣溫服。
白虎湯(六十四),治療傷寒脈浮而滑的症狀,說明表裡都有熱。又治療三陽合病,腹部脹滿,身體沉重難以轉動,口中麻木,臉色污垢,說胡話、大小便失禁。如果發汗則會出現說胡話,瀉下則會額頭出汗,手腳冰冷。如果自己出汗。還治療傷寒脈滑而厥冷的症狀,說明裡有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