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肱

《類證活人書》~ 卷第十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三 (4)

1. 卷第十三

半夏(湯洗秤一兩半),黃連(一兩),栝蔞(一枚去皮或作半枚)

上銼如麻豆大。水二盞。先煮栝蔞至一盞半。下諸藥。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未知再服。微利黃涎便安。

大承氣湯。(四十一),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此藥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一法與桂枝湯)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此藥。不硬者。不可與之。○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此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服。○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汗出譫語者。以為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下之愈。宜服。○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服。○陽明病下之。心下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服。○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發汗宜桂枝湯。○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服。○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服。○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服。○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一升。若不大便。更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大便。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此主之。○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服。○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服。○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服。○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為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服。(以上屬陽明)○少陰病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服。○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可下之。宜服。○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服。(以上屬少陰)○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服。○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宜服。○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微而澀。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服。○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當下之。宜服。○下利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此主之。○下利脈反滑。當下所去下乃愈。此主之。○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下之。宜服。○病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服。此主之。(以上屬可下病脈證)

白話文:

[卷第十三]

半夏黃連栝蔞湯

將半夏(用湯洗過,約一兩半),黃連(一兩),栝蔞(一個,去皮,或用半個)這三味藥材切成如麻豆大小。用水兩碗,先煮栝蔞到剩一碗半,再放入其他藥材,煎至剩下八分,濾掉藥渣,溫服。如果效果不明顯,可再次服用。如果排泄出少量黃色黏液,病就會好轉。

大承氣湯(四十一)

陽明病,脈象遲緩,雖然出汗但不怕冷的人,身體一定會感到沉重,呼吸短促、腹部脹滿,並且有喘息,還會有潮熱的現象。這些症狀表示病邪在體內,可以考慮用攻下的方法來治療。如果手腳大量出汗,表示大便已經變得堅硬,可以使用此方。如果汗多且微微發熱、怕冷,表示表證未解(可以用桂枝湯),如果熱不潮熱,還不可以使用承氣湯。如果腹部脹滿且不通暢,可以使用小承氣湯,稍微調理胃氣,不要過度泄瀉。陽明病,出現潮熱,大便微硬的,可以使用此藥,如果大便不硬,則不宜使用。傷寒,如果吐、下之後沒有好轉,大便五六天,甚至十幾天不通,每天下午出現潮熱,不怕冷,自言自語好像看到鬼一樣,如果病情嚴重,發作時會不認人,在床上摸索,不安焦慮,呼吸微弱,眼睛直視,脈象弦的則有生機,脈象澀的則會死亡。病情輕微的,只是發熱和說胡話,也可用此方。如果服用一劑後有排泄,就停止後續服用。

陽明病,說胡話並伴有潮熱,卻不能進食,表示胃中一定有五六枚乾燥的糞便。如果能進食,只是大便硬而已,也宜服用此藥。陽明病,大便出血並且說胡話,這是因為熱邪侵入血室。如果只是頭部出汗,可以針刺期門穴,隨其病情虛實而瀉,如果大量出汗就會痊癒。出汗還說胡話,可能是胃中有乾燥的糞便,也可能是因為風邪引起的,需要攻下,但要等過經之後才能攻下,如果過早攻下,會導致語言錯亂,這是因為表虛而裡實的緣故。攻下後會痊癒,所以宜服用此藥。

二陽並病,太陽病症狀消失,但出現潮熱,手腳微微出汗,大便困難並說胡話,攻下就能痊癒,所以宜服用此藥。陽明病,用攻下法治療後,心下感到煩悶,胃中有燥屎的,可以繼續攻下。腹部稍微脹滿,最初大便硬,之後會變稀,不宜攻下。如果有燥屎,宜服用此藥。病人感到煩熱,出汗後會好轉,又像瘧疾一樣,在每天下午發熱,這屬於陽明病。脈象實的,宜攻下,脈象浮虛的,宜用發汗。攻下用大承氣湯,發汗用桂枝湯。

大便攻下後,六七天不大便,煩躁不安,腹部脹滿疼痛,這是因為有燥屎。原因是體內原有宿食。宜服用此藥。傷寒六七天,眼睛模糊不清,眼珠不協調,沒有表證和裡證,大便困難,身體微微發熱,這是實證,應該立即攻下,宜服用此藥。陽明病,發熱並且大量出汗的,應立即攻下,宜服用此藥。得病兩三天,脈象虛弱,沒有太陽病和柴胡證,感到煩躁,心下痞硬,到四五天,雖然能進食,可以用小承氣湯少量服用,稍微調理,讓情況稍微好轉。到第六天,可以使用承氣湯一升,如果仍不大便,再過六七天,小便少的,即使不大便,但最初大便硬,之後會變稀,並未完全變成硬便,如果攻下,肯定會腹瀉。必須等小便順暢,大便確定是硬的時候再攻下。此方主要治療這種情況。

發汗後病情沒有緩解,腹部脹滿疼痛,要立即攻下,宜服用此藥。腹脹沒有減輕,或者減輕得不明顯,應該攻下,宜服用此藥。病人小便不利,大便時而困難時而容易,時而有輕微發熱,喘息難以入睡,這是因為有燥屎,宜服用此藥。陽明少陽合病,必然會腹瀉,如果脈象沒有不符合病情,是順利的表現。如果脈象不符合病情,就是失常,相互克制,叫做不符合。脈象滑數的,體內有宿食,應該攻下,宜服用此藥。

(以上講的是屬於陽明病的情況)

少陰病兩三天,口乾咽燥的,應立即攻下,宜服用此藥。少陰病,腹瀉清水,顏色純青,心下一定疼痛,口乾燥的,可以攻下,宜服用此藥。少陰病六七天,腹脹不大便的,應立即攻下,宜服用此藥。(以上講的是屬於少陰病的情況)

腹瀉,三部脈象平和,按壓心下感覺硬的,應立即攻下,宜服用此藥。腹瀉,脈象遲緩而滑的,屬於內實,腹瀉還沒有要停止的跡象,應該攻下,宜服用此藥。寸口脈浮大,按壓反而澀,尺中脈微澀,由此可知有宿食,應該攻下,宜服用此藥。腹瀉不想進食,是因為有宿食,應該攻下,宜服用此藥。腹瀉痊癒後,到了之前發病的年月日時又復發,是因為病邪沒有完全清除,應該攻下,此方主要治療這種情況。腹瀉,脈象反而滑,應該攻下,通過攻下才能痊癒,此方主要治療這種情況。脈象雙弦而遲的,心下一定痞硬。脈象大而緊的,屬於陽中有陰,可以攻下,宜服用此藥。腹中脹滿疼痛,這是實證,應該攻下,宜服用此藥。此方主要治療這些情況。

(以上是屬於可以攻下的病脈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