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肱

《類證活人書》~ 卷第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 (1)

1. 卷第九

此一卷,首論惡寒。大抵太陽病,必發熱而惡寒。惡寒家,慎不可過當覆衣被及近火氣,寒熱相搏,脈道沉伏,愈令病人寒不可遏。但去被撤火,兼飲以和表之藥,自然不惡寒矣。婦人惡寒,尤不可近火,寒氣入腹,血室結聚,針藥所不能治矣。

(六十三)問惡寒

惡寒有二證: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而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宜解表,脈必浮數,屬桂枝湯(正方一)、桂枝二越婢一湯(正四)、麻黃湯(正方二十)、青龍湯(正方三十六)證也;發於陰者宜溫里,脈必沉細,屬理中湯(正方七十四)、四逆湯(正方七十五)證也(少陰病下利已,惡寒而蜷,手足溫者可治,宜建中湯(正方三十七);若少陰病惡寒而蜷,時時自煩,不欲厚衣,用大柴胡湯下之。(正方三十)若發熱微惡寒者,屬柴胡桂枝湯也(正方三十一)。

發汗後反惡寒者,虛故也,屬芍藥甘草附子湯。(正七十二)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也,不可更吐下也。發汗面色赤有熱者,為欲解,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正方二)傷寒大下後,復發其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其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正方一),攻痞大黃黃連瀉心湯(正方五十九)。雖然,太陽、陽明、少陰,皆有惡寒,要之,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也。

陽明證俱宜下,唯惡寒中寒為病在經,與太陽合病屬表,發其汗耳。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寒者,白虎證也(正方六十四)。又問:有汗出惡寒者,有汗出多而微惡寒者,有頭汗出而微惡寒者,何也?仲景云:太陽病,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正方六十)。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也。

(正方一)頭汗出而微惡寒者,屬少陽,宜小柴胡湯也。(正方二十九)又問:背惡寒者何也?背惡寒有兩證:三陽合病背惡寒者,口中不仁,口燥舌乾也;少陰病背惡寒者,口中和也,以此別之。

口中不仁、口燥舌乾而背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正六十五)口中和而背惡寒者,附子湯主之,(正方六八)仍灸之(仲景云: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六十四)問惡風

惡風者,衛中四時之虛風,所以惡風也,其人當汗出而脈緩也。數與桂枝湯(正方一)、桂枝加葛根湯(正方十八),使遍體微潤連日當自解矣。又有太陽病發汗多,亡陽遂漏不止,衛虛而惡風者,當溫其經也。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也(正方六)。

白話文:

[卷第九]

這一章首先討論惡寒。總的來說,太陽病必定先發熱然後惡寒。出現惡寒的病人,務必小心,不可過度蓋被子或靠近火,因為寒熱互相搏鬥,脈象會沉伏,反而會讓病人寒氣更難以遏制。只要拿掉被子遠離火,再服用和解肌表之藥,自然就不會惡寒了。婦女惡寒,更不可靠近火,寒氣入腹,會導致血室凝結,針藥都無法治療。

(六十三)問惡寒

惡寒有兩種情況:發熱又惡寒的,是陽氣發作;不發熱而惡寒的,是陰氣發作。陽氣發作的,應該解表,脈象必定浮數,屬於桂枝湯、桂枝二越婢一湯、麻黃湯、青龍湯的證候;陰氣發作的,應該溫裡,脈象必定沉細,屬於理中湯、四逆湯的證候(少陰病下痢已久,惡寒蜷縮,手腳溫暖的可以治療,應該服用建中湯;如果少陰病惡寒蜷縮,時常自己煩躁,不想要穿厚衣服,就用大柴胡湯)。如果發熱但惡寒輕微,屬於柴胡桂枝湯的證候。

發汗後反而惡寒,是因為身體虛弱,屬於芍藥甘草附子湯的證候。脈象微弱又惡寒,這是陰陽俱虛,不可再用吐瀉的方法。發汗後臉色紅潤有熱感,是想解表,應該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傷寒大瀉之後,再次發汗,心下痞悶,又惡寒,是表證未解,不可攻治痞證,應先解表,表證解除後才能攻治痞證,解表應該服用桂枝湯,攻治痞證則用大黃黃連瀉心湯。總而言之,太陽病、陽明病、少陰病都會出現惡寒,但關鍵是太陽病,無論是否已經發熱,都必定會惡寒。

陽明病證都應該瀉下,唯獨惡寒且寒邪深入經脈的,病在經絡,與太陽病合併屬於表證,應該發汗。如果吐瀉後七八天症狀未解,熱邪結聚在裡,表裡俱熱,時常惡寒,是白虎湯的證候。又問:有汗出又惡寒的,有汗出很多但惡寒輕微的,有頭上出汗但惡寒輕微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張仲景說:太陽病,病人發熱出汗,又惡寒不嘔吐,只是心下痞悶的,這是可以用瀉下法治療的;心下痞悶又惡寒出汗的,用附子瀉心湯治療。陽明病脈象遲緩汗出很多,惡寒輕微的,是表證未解,可以發汗,應該服用桂枝湯。

頭上出汗但惡寒輕微的,屬於少陽病,應該服用小柴胡湯。又問:背部惡寒是什麼原因呢?背部惡寒有兩種情況:三陽合病導致背部惡寒的,口中感覺麻木不仁,口乾舌燥;少陰病導致背部惡寒的,口中感覺正常,以此區別。

口中麻木不仁、口乾舌燥又背部惡寒的,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口中感覺正常而背部惡寒的,用附子湯治療,並且灸治。(張仲景說:少陰病發病一到兩天,口中感覺正常,背部惡寒的,應該灸治,用附子湯治療)。

(六十四)問惡風

惡風是因為衛氣不足,受外邪入侵導致的,所以惡風。病人應該出汗,脈象緩慢。經常服用桂枝湯、桂枝加葛根湯,使全身微微出汗,連續幾天就會自然痊癒。還有太陽病發汗過多,陽氣耗損,汗液不停地流失,衛氣不足而惡風的,應該溫補經絡。病人惡風,小便困難,四肢微微拘急,難以屈伸的,服用桂枝加附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