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肱

《類證活人書》~ 卷第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 (1)

1. 卷第十九

此一卷論婦人傷寒。古人治病。先論其所主。男子調其氣。婦人調其血。血室不,蓄。則二氣和諧。血室凝結。水火相刑。傷寒氣口緊盛即宜下。人迎緊盛即宜汗。婦人左關浮緊不可下。當發其汗。以救其血室。營衛得和。津液自通。浹然汗出而解。仲景云。婦人傷寒。經水適斷。

白話文:

這篇古文討論了婦女傷寒的治療。古代治療疾病,首先要判斷其主要病因。男性以調氣為主,女性以調血為主。血室(子宮)通暢,氣血調和。若血室凝滯,水火交迫(寒邪和熱邪交錯),傷寒氣口脈緊則宜瀉下;人迎脈緊盛則宜發汗。對於女性,如果左關脈浮緊,不可瀉下,應發汗,以疏通血室。營衛調和,津液自通,自然會大汗淋漓,病情得以解除。仲景說:女性傷寒,月經剛斷。

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無犯胃氣者。言不可下也。小柴胡湯主之。若行湯遲。則熱入胃。令津燥中焦。上焦不榮成血結胸狀。須當針期門也。五行相剋以生。相扶以出。平居之日。水常養於木。水木相生。則榮養血室。血室不蓄。

白話文:

白天神志清醒,到了晚上就胡言亂語,好像看到鬼怪一樣。這是熱邪侵入血室所致,沒有侵犯胃氣及上焦。所謂沒有侵犯胃氣的意思是不可用瀉下的方法治療。應當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如果使用瀉下的湯藥過晚,熱邪就會侵入胃中,導致胃液津液耗盡,中焦燥熱,上焦失去滋養,出現血結胸中的症狀。此時需要針刺期門穴。五行相剋相生,相互扶持。在平時,水能滋養木,水木相生,就能夠滋養血室。如果血室不能積蓄,

脾無蘊積。脾無蘊積。則剛燥不生。剛燥既生。若犯胃氣。則晝夜譫語。喜忘小腹滿。小便利。屬抵當湯證也。(傷寒胃實譫語。宜下之。婦人熱入血室譫語者。不可下耳)雖然。婦人傷寒與男子治法不同。男子先調氣。婦人先調血。此大略之詞耳。要之。脈緊無汗名傷寒。

白話文:

脾胃沒有積滯。脾胃沒有積滯,那麼剛燥之氣就不會產生。一旦產生了剛燥之氣,如果侵犯到胃氣,就會晝夜胡言亂語、喜忘事物、小腹脹滿、小便不利。這是屬於抵當湯證。

(傷寒導致胃中有實熱而出現胡言亂語的,應該使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婦女因熱入血室而導致胡言亂語的,不可使用瀉下的方法治療。)

不過,婦女傷寒和男子的治療方法不同。男子應當先調和氣,婦人應當先調和血。這只是大略的說法。總之,脈搏緊實無汗,稱為傷寒。

脈緩有汗為傷風。熱病脈洪大。中暑脈細弱。其證一也。假如中暍用白虎。胃實用承氣。豈必調血而後行湯耶。仲景傷寒論所以不分婦人。良亦以此。學者皆可隨病於男子藥證中以意選用也。(若孕婦傷寒。藥性須涼。慎不可行桂枝半夏桃仁等藥。小柴胡去半夏名黃龍湯。蓋為孕婦而去也。

白話文:

脈搏緩慢,有汗,是傷風的症狀。熱病的脈搏強勁。中暑的脈搏細弱。這些症狀都是一種疾病。例如,中暑使用白虎湯(清熱解暑的中藥方)。胃中有實熱使用承氣湯(瀉熱通便的中藥方)。難道一定要調經血,才能服用湯藥嗎?張仲景的傷寒論不區分男女,也是基於這個原因。學者可以根據男性的病症和藥證,靈活選用藥方。(但是,如果孕婦患上傷寒,藥性必須是涼性的。謹慎使用桂枝、半夏、桃仁等藥物。小柴胡去除半夏,稱為黃龍湯,專門用於孕婦。)

大抵產前先安胎。產後先補益。次服傷寒藥。若病稍退則止藥。不可盡劑。此為大法。黃帝問婦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太半而止。過者死)

〔婦人傷寒藥方〕

白話文:

大致上,產前應先安胎,產後則先補益身體,之後再服用治療感冒的藥物。如果病情稍有退燒,就應停止服藥,不可將藥物全部服完。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則。

黃帝詢問岐伯:婦女懷孕時,毒氣會對胎兒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岐伯回答說:如果是正常的懷孕,則沒有什麼影響,但如果懷孕異常,就會有影響。如果毒氣過度聚集,身體就會受到傷害,如果過半數的毒氣聚集,就會導致死亡。

男子婦人傷寒。仲景治法別無異議。比見民間有婦人傷寒方書。稱仲景所撰。而王叔和為之序。以法考之。間有可取。疑非古方也。特假聖人之名以信其說於天下。今取金匱玉函治婦人傷寒與俗方中可採者。列為一卷。雖不足以盡婦人傷寒之詳。並可於百問中參用也。

白話文:

無論男女,治療傷寒的原則和方法都大同小異。近年來,我發現民間流行著一些《婦人傷寒方》的書籍,號稱是由張仲景撰寫,且王叔和為其作序。雖然其中有些治療方法可取,但我懷疑它們並非古代流傳的方劑。作者可能假借張仲景的名聲,讓自己的說法更具說服力。因此,我特地從《金匱要略》、《玉函方》中整理了一些治療婦人傷寒的方劑,以及民間流傳的方劑中可採用的部分,編纂成了一本書。雖然它無法涵蓋婦人傷寒的所有治療方法,但可以作為其他醫籍的參考。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宜小柴胡湯(方見第十卷中)

白話文:

一位女性患有傷寒發熱。她的月經剛剛來潮。白天意識清醒。晚上則胡言亂語,好像看到鬼一樣。這是熱邪進入血室所致,沒有侵犯胃氣和上焦。宜用小柴胡湯(藥方見第十卷)治療。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宜以小柴胡湯服之。(方見第十卷中)

白話文:

一位婦女得了中風七八天。後續出現了發熱發冷的症狀。發作時間不固定。她的月經剛剛結束。這說明熱氣進入血液,血氣凝結,因此導致了類似瘧疾的發作。應當服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具體方劑請參閱第十卷)

婦人傷寒。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期門穴見第二卷中)

白話文:

一位女性患有傷寒,出現發熱惡寒的症狀,月經剛來。經過七八天後,發熱症狀緩解,脈搏變得很慢,身體感到涼爽,胸脅以下部位有脹滿感,像是結胸,並出現胡言亂語的表現。這是因為熱邪侵入血室所致。應當針刺期門穴。具體取穴位置,視實際情況而定。(期門穴見第二卷中)

婦人傷寒六七日。胃中有燥屎。大便難。煩躁譫語。目赤。毒氣閉塞不得流通。宜瀉心三黃湯。

蜀大黃,鼠尾黃芩,雞爪黃連(各等分)

白話文:

一位婦女患上傷寒已經六七天了。胃裡有乾燥的大便。排便困難。煩躁不安,胡言亂語。眼睛發紅。毒氣閉塞,無法流通。適合使用瀉心三黃湯。

上搗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八分。去滓服。取微利。如目赤睛疼。加白茯苓、嫩竹葉。瀉肝余之氣。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成粗粒。每次取四錢重的藥材,加入一盞水。煎煮到剩八分之一的水量,過濾後去除藥渣。服用此藥方,可以輕微瀉下。如果是眼睛發紅疼痛,可以另外加入白茯苓和嫩竹葉,以瀉祛肝臟多餘的熱氣。

婦人傷寒發熱惡寒四肢拘急口燥舌乾。經脈凝滯。不得往來。宜桂枝紅花湯。

桂心,芍藥,甘草(炙。各三兩),紅花(一兩)

白話文:

女性患有傷寒,發熱惡寒,四肢抽筋緊縮,口乾舌燥。經絡堵塞,氣血運行不暢。應服用桂枝紅花湯。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生薑四片。棗二枚。煎至七分。去渣服。良久再服。汗出而解。

白話文:

黃芩、白芍藥、白朮、乾地黃(各 60 公克) (黃芩芍藥湯)治婦人傷寒。口燥咽乾。腹滿不思飲食。

黃芩,白芍藥,白朮,乾地黃(各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寒則加生薑同煎服。

(柴胡當歸湯)婦人傷寒喘急煩躁。或戰而作寒。陰陽俱虛不可下。

白話文:

上方製備時藥材應切碎成像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時取約五錢的藥量。用一碗水煎煮藥材,煎至剩下約七分水量。過濾掉藥渣後,溫熱服用。如果怕冷,可以加入生薑一同煎煮服用。

柴胡當歸湯用於治療婦人感冒風寒出現喘息急促、煩躁不安的症狀,或者發抖並感到寒冷的情況,當陰陽兩虛時不宜使用攻下的方法。

柴胡(三兩),白朮(二兩),人參,甘草(炙),當歸,赤芍藥(各一兩),五味子,木通(各半兩)

白話文:

柴胡(180 克),白朮(120 克),人參,甘草(炒),當歸,赤芍藥(各 60 克),五味子,木通(各 30 克)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生薑四片。棗子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乾地黃湯)婦人傷寒瘥後。猶有餘熱不去。謂之遺熱。

白話文:

上面的藥物研磨成像麻豆大小。每次服用時取約五錢。用一盞半的水,加上四片生薑和兩枚棗子一起煎煮,直到剩下七分水量。去掉藥渣後溫服。

(乾地黃湯)婦女在患傷寒病康復後,仍然有殘留的熱症未消退,這種情況稱為遺熱。

乾地黃,大黃,黃連,黃芩(各一兩),柴胡(去蘆),白芍藥,甘草(各一兩半炙)

白話文:

乾地黃、大黃、黃連、黃芩(各 30 克),柴胡(去除根鬚)、白芍藥、甘草(各 45 克,炙用)

上搗為粗末。每服抄四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取溏利汗出解。

(燒褌散)婦人傷寒未平復。因交合。裡急腰胯連腹內痛。名曰陰陽易。

男子裩襠燒灰

上一味。以水和服方寸匕。男子用婦人裩襠燒灰。小便利。陰頭腫即愈。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成粗末。每次服用時取四錢。用一盞半的水煎煮,煮至剩下七分時,濾掉藥渣,溫熱時服用,直到出現瀉下或出汗即為病癒。

(燒褌散)婦女患傷寒後尚未康復,因進行性行為,感到腰部及下腹部急迫連帶內腹疼痛,這種情況稱為陰陽易。

將婦女的內褲燒成灰。

取這一味藥,用水調和成方寸大小的量來服用。男性使用時則用婦女的內褲燒成的灰,若小便通暢,陰部腫脹即可痊癒。

(青竹茹湯)婦人病未平復。因有所動致熱氣上衝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風狀。

白話文:

(青竹茹湯)婦人產後身體狀況未恢復。由於一些動作導致熱氣上衝胸部。手腳抽搐拘急。像中風的樣子。

栝蔞根(無黃根者二兩),青竹茹(刮半升淡竹者)

上以水二升。半煎取一升。一合去滓。分作二三次服。

白話文:

冬瓜根(沒有黃色根的,用二兩) 青竹茹(刮取半升淡竹的)

(當歸白朮湯)婦人未平復。因有所動。小腹急痛。腰胯疼。四肢不任。舉動無力熱發者。

白話文:

(當歸白朮湯)適合於婦女產後身體尚未恢復,因活動過度而引發的疾病。症狀表現為小腹突然疼痛、腰胯疼痛、四肢無力、舉動無力、發熱。

白朮(一分),當歸(一分),桂枝(一分去皮),附子(一分生去皮破八片),生薑(半兩),甘草(一分炙),芍藥(一分),人參(一分),黃耆(一分)

白話文:

白朮(1 兩) 當歸(1 兩) 桂枝(1 兩,去皮) 附子(1 兩,生去皮,切成 8 片) 生薑(0.5 兩) 甘草(1 兩,炙) 芍藥(1 兩) 人參(1 兩) 黃耆(1 兩)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去滓。通口服一湯盞。食頃再服。溫覆微汗瘥。

〔孕婦傷寒藥方〕

孕婦傷寒。仲景無治法。用藥宜有避忌。不可與尋常婦人一概治之也。

白話文:

上方的藥材切碎,顆粒大小像麻豆一樣。用三升水來煎煮,煎至剩下一升半的藥汁。去掉藥渣後,每次服用一個湯碗的量。吃飯後不久再服用一次。保持身體溫暖,微微出汗病情就會好轉。

對於孕婦得了風寒的藥方,張仲景沒有提供治療方法。使用藥物時應該有所禁忌,不能和普通婦女一樣治療。

(加減四物湯)孕婦產前腹痛。及治月事或多或少。或前或後。胎氣不安。產後血塊不散。或亡血過多。或惡漏不下。宜此服之。

當歸(切焙),川芎,熟乾地黃,白芍藥(各一兩)

白話文:

加味四物湯

適應症:

  1. 孕婦產前腹痛
  2. 月經量過多或過少
  3. 月經週期提前或延後
  4. 胎兒不穩
  5. 產後血塊未散
  6. 產後出血過多
  7. 產後惡露未下

功效:

補充氣血,調理月經,安胎,散血塊,止血,下惡露。

上搗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取六分清汁。帶熱服。日二三。以知為度。若孕婦下血。即入艾五七葉。阿膠末一錢匕。同煎服如前法。疾勢甚大。散藥不知。以四味各半兩。細銼。以水四盞。煎至二盞半。去滓分四服。熱吃食前服。一日之中令盡。以和為度。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取四錢藥粉。加入一杯半的水,煮沸後煎至只剩八分滿。取六分清汁,溫熱後服用。每天服用兩到三次,服藥後觀察身體狀況決定是否繼續服用。如果孕婦出現下血癥狀,則在煎藥時加入艾葉五到七片和一勺阿膠粉,其他用量和方法與上述相同。如果病情嚴重,口服藥物效果不佳,可以使用四種藥材各半兩,細碎後,加入四碗水煎煮,煎至只剩下兩碗半。過濾藥渣,分四次服用。在飯前熱服,一天內服用完畢。服藥後,觀察身體狀況,適當調整用量。

平常產乳服至三臘止。如虛弱血臟不調。至一月止。因虛致熱。熱與血搏。口舌乾渴。欲飲水。加栝蔞一兩。麥門冬三分。腹中刺痛。惡物不下。加當歸芍藥各一分。血崩。加地黃蒲黃各一兩。因熱生風。加川芎一分。柴胡半兩。身熱脈躁。頭昏項強。加柴胡黃芩各半兩。秘澀。

白話文:

一般產婦服藥至出生後三個月止。如果氣血虧虛,則一個月後停止服藥。若因體虛發熱,熱與血相搏,會導致口渴舌乾,想喝水。此時可加栝蔞一兩、麥門冬三分。若有腹中陣痛,排便困難,可加當歸、芍藥各一分。若有血崩,可加地黃、蒲黃各一兩。若因熱產生風,可加川芎一分、柴胡半兩。若全身發熱,脈搏急促,頭昏頸強,可加柴胡、黃芩各半兩。若大便祕結,

加大黃半兩。桃仁一分。炒。滑瀉。加桂附各一分。發寒熱。加乾薑牡丹皮芍藥各一分。嘔。加白朮人參各半兩。腹脹加厚朴枳實各一分。虛煩不得眠。加竹葉人參各一分。躁大渴。加知母石膏各半兩。水停心下微此逆。加豬苓茯苓防己各一分。虛寒狀類傷寒。加人參柴胡防風各三分。

白話文:

加大黃半兩,桃仁一分,炒後使用,可滑瀉。若出現發寒發熱,則加桂枝、附子各一分。若有嘔吐,則加白朮、人參各半兩。若腹脹,則加厚朴、枳實各一分。若虛煩不得眠,則加竹葉、人參各一分。若燥熱口渴,則加知母、石膏各半兩。若水停心下,略有逆氣,則加豬苓、茯苓、防己各一分。若虛寒症狀類似傷寒,則加人參、柴胡、防風各三分。

(阿膠散)孕婦傷寒安胎。

阿膠(炒),桑寄生,吳白朮,人參,白茯苓(各等分)

上為細末。煎糯米飲調下二錢匕。日進二服愈。

(白朮散)孕婦傷寒安胎。

白朮,黃芩(各等分。新瓦上並同炒香)

白話文:

孕婦傷寒安胎,可用阿膠散:取阿膠炒過,桑寄生、吳白朮、人參、白茯苓各等分,研成細末。用糯米煎水,調服二錢匕,每日服二次,直到痊癒。另外,孕婦傷寒安胎,也可使用白朮散:取白朮、黃芩各等分,放在新瓦上同炒至香,研成細末。

上搗羅為末。每服三錢匕。水一中盞。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拍破同煎至七分。溫服。但覺頭疼發熱。便可服。三二服即瘥。唯四肢厥冷。陰證見者。未可服。

白話文:

將生薑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左右。加入一碗水,三片生薑,一顆拍破的大棗。一起煎煮,煮至水量減少七分之一。趁溫熱的時候服用。如果感到頭痛發燒,就可以服用此方。連續服用二到三次,即可痊癒。但是如果四肢冰冷,有陰虛證狀的人,不能服用此方。

(蔥白湯)孕婦傷寒。憎寒發熱。當發其汗。

蔥白(十莖),生薑(二兩切)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盞。煎至一盞。連服取汗。

(蘇木湯)孕婦傷寒。或中時行。灑淅作寒。振慄而悸。或加噦者。

白話文:

懷孕期間傷寒,怕冷發燒,要讓她發汗。取蔥白十莖,生薑二兩切碎,像麻豆大小,用水煎煮,從兩碗煎至一碗,連續服用,讓她發汗。另外,懷孕期間傷寒,或感染流行病,怕冷發抖、心悸,甚至伴隨嘔吐,可以用蘇木煎湯服用。

赤芍藥,陳橘皮,黃芩,宣黃連,甘草(炙),蘇木(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汗出瘥。若胎不安。兼服阿膠散。

白話文:

赤芍藥、陳橘皮、黃芩、宣黃連、甘草(炙烤)、蘇木(每種各一兩)

(黃龍湯)孕婦寒熱頭疼。嘿嘿不欲飲食。脅下痛。嘔逆。痰氣。及產後傷風熱入胞宮。寒熱如瘧。並經水適來適斷。病後勞復。餘熱不解。

白話文:

黃龍湯

適用於孕婦出現寒熱交替的頭痛,發出嘿咻聲,不想飲食,肋骨下方疼痛,嘔吐、噁心,痰濕氣滯。

也適用於產後受風寒,導致熱邪侵犯子宮,出現寒熱交替類似瘧疾的症狀,以及月經剛來或剛斷的情況。產後過於勞累,餘熱未清。

柴胡(一兩),黃芩,人參,甘草(炙。各一分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滓溫服。

白話文:

柴胡一兩,黃芩、人參、甘草各一分半(甘草需炒過)。

將這些藥材切碎,顆粒大小如麻豆。每次用五錢的量,加一碗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一碗的量,濾去藥渣後溫服。

(柴胡石膏湯)孕婦傷暑。頭病惡寒身熱躁悶。四肢疼痛。背項拘急。唇口乾燥。

白話文:

(柴胡石膏湯)孕婦傷於暑邪。頭痛怕冷,身體發熱煩躁悶熱。四肢疼痛。背部和頸部僵硬緊繃。嘴脣和口腔乾燥。

柴胡(四兩),甘草(二兩),石膏(八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若氣虛體冷者。加人參四兩。

白話文:

柴胡四兩,甘草二兩,石膏八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來煎煮,加入五片生薑,煎至剩下六分之ㄧ的量。去掉藥渣後溫熱服用,不限時間。如果氣虛體冷的人,可以加入人參四兩。

(枳實散)孕婦傷寒。四日至六日以來。加心腹脹。上氣。渴不止。食飲不多。腰疼體重者。

白話文:

(枳實散)針對懷孕婦女患傷寒,病程已持續四至六日。現伴有心腹脹滿、胸悶氣促、口渴不止、飲食減少、腰痛和身體沉重的症狀。

枳實(一兩炒微黃),麥門冬(半兩去心),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穰焙)

上粗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旋覆花湯)孕婦傷寒。頭目旋疼。壯熱心躁。

白話文:

旋覆花湯 方劑說明

藥材:

  • 枳實(一兩炒微黃):枳實一兩,炒至微黃色。
  • 麥門冬(半兩去心):麥門冬半兩,去心。
  •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穰焙):陳橘皮三分,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再烘乾。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

用法:

每次取藥粉三錢,用水一中盞(約100毫升),加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煮至藥汁剩下六分(約60毫升),去渣後趁溫服用。

主治:

孕婦傷寒,頭目旋轉疼痛,身體發熱心煩躁。

旋覆花(半兩),白朮(三分),前胡(一兩去蘆),黃芩(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麻黃(三分去根節用),赤芍藥(半兩),石膏(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

上搗為粗末。每服四錢。用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柤服。

白話文:

旋覆花(30克),白朮(9克),前胡(60克,去除蘆頭),黃芩(9克),人參(9克,去除蘆頭),麻黃(9克,去除根節),赤芍藥(30克),石膏(60克),甘草(30克,烤至微紅)

(麥門冬湯)孕婦傷寒壯熱。嘔逆頭疼。不思飲食。胎氣不安者。宜此主之。

白話文:

(麥門冬湯)用於孕婦患有傷寒,高燒、嘔吐、頭疼、食慾不振,胎動不安的情況。

人參(一兩),石膏(一兩),前胡(三分),黃芩(三分),葛根(半兩),麥門冬(半兩去心)

白話文:

人參(6克),石膏(6克),前胡(1.8克),黃芩(1.8克),葛根(3克),麥門冬(3克,去心)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生薑四片。棗子二枚。淡竹茹一分。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梔子大青湯)孕婦發斑。變為黑色。

白話文:

上方的藥物磨碎成像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的水,加入生薑四片,棗子兩枚,淡竹茹一分,煎煮至剩下八分水量。過濾掉藥渣後溫服。

(梔子大青湯)孕婦出現斑疹,轉變為黑色。

升麻,梔子仁(各二兩),大青,杏仁(去皮尖),黃芩(各一兩半)

白話文:

升麻、梔子仁(各 120 克) 大青、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黃芩(各 90 克)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細切蔥白三寸。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蘆根湯)千金妊娠頭痛壯熱。心煩嘔吐不下食。

知母(四兩),青竹茹(三兩)

白話文:

上方的藥物研磨成像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的水,加入約三寸長的蔥白細切,煎煮至剩下一盞水量後,去掉藥渣,溫服。

這是用於妊娠期間頭痛、發高燒、心煩以及嘔吐不欲食的蘆根湯。

方中含有知母四兩,青竹茹三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小盞半。入生蘆根一握。粳米一撮。煎至一盞。去滓服盡。更作瘥止。

白話文:

(藥物)上方的藥材(大小)如同麻子一般大。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小盞半,加入一大把的生蘆根和一小撮粳米。煎煮到剩下約一盞的水量。過濾掉藥渣,將藥液服下。重複服用至病癒為止。

(塗臍法)治妊娠遭時疾令子不落。

取灶中黃土水和塗。干復塗之。一方酒和塗方五寸。又泔清和塗之並佳。

(蔥白豉湯)治妊娠熱病。

蔥白(二兩半),豉(半升)

上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分二服取汗。

(蔥白一物湯)治妊娠熱病主安胎若胎已死者服之。須臾胎出。

蔥白一把。水一升。煮令熟服之取汗。食令盡。

(伏龍肝散)

白話文:

治療懷孕期間遇到時疾導致胎兒不落,可以用灶中黃土水和著塗抹在肚臍上,乾了再重複塗抹。另外,用酒或淘米水和著塗抹,效果也很好。

治療懷孕期間發熱病,可以用蔥白和豉一起煮水服用,喝完後出汗。

治療懷孕期間發熱病,主要用來安胎,如果胎兒已經死亡,服用後很快就會排出。可以用蔥白煮水服用,喝完後出汗,並把蔥白吃完。

伏龍肝散,[此方已省略,請自行查找]

用伏龍肝雞子許水調服之。(伏龍肝即灶下黃土是也)

(葛根一物飲)治熱煩悶。

白話文:

用竈底下蒐集到的黃土(又名伏龍肝)與雞蛋調和後服用。

葛根汁。每服一小盞。如人行五里進一服。無生葛。用乾葛㕮咀煎濃汁服。

白話文:

葛根汁。每次服用一小杯。就像步行五里路後才服用一次。沒有生葛根,可以用乾葛粉研磨後煎煮濃汁服用。

(梔子五物湯)廣濟療妊娠傷寒。頭痛壯熱。

梔子,前胡,知母(各二兩),黃芩(一兩),白石膏(四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用水一小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服。

(前胡七物湯)治妊娠傷寒頭痛。支節痛壯熱。

前胡,知母,梔子仁(各二兩),石膏(四兩),大青,黃芩(各一兩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蔥白三莖。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升麻六物湯)急救療妊娠七月傷寒。壯熱赤斑變黑。溺血。

升麻,梔子仁(各二兩),大青,杏仁(去皮尖),黃芩(各一兩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蔥白三莖。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產後藥方〕

白話文:

廣濟療妊娠傷寒,頭痛發熱,可用梔子五物湯。將梔子、前胡、知母各二兩,黃芩一兩,白石膏四兩,研磨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服用。

治妊娠傷寒頭痛、四肢關節疼痛發熱,可用前胡七物湯。將前胡、知母、梔子仁各二兩,石膏四兩,大青、黃芩各一兩半,研磨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盞半,加入蔥白三莖,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急救妊娠七月傷寒,發熱皮膚出現紅色斑點轉為黑色,並有血尿,可用升麻六物湯。將升麻、梔子仁各二兩,大青、杏仁(去皮尖)、黃芩各一兩半,研磨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盞半,加入蔥白三莖,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以上為產後藥方。

(陽旦湯)治婦人產後傷風。十數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堅。乾嘔汗出。宜用陽旦湯。(方見第十卷中)

白話文:

(陽旦湯)

用途: 治療婦女產後患上傷風,持續十多天不癒。

症狀:

  • 頭微微痛
  • 感到寒冷
  • 時而發熱
  • 心口發硬
  • 乾嘔,出汗

處方: 使用陽旦湯(配方見第十卷)

(治痙法)療婦人產後血虛多汗。喜中風。身體強直。口噤背反強。作痙治之。(法見第六卷第五十問中)

(又方)用荊芥末三錢。溫酒調下。不瘥再服。

白話文:

(治療痙病的方法)治療產後婦人因為血虛而出汗多,容易受風邪,身體強直,口閉不開,背部僵硬彎曲。按照痙病來治療。(方法可參見第六卷第五十問)

(另一個處方)使用三錢的荊芥粉末,用溫酒送服。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可以再次服用。

(神功丸)治婦人產後亡津液。大便多秘。或譫言煩躁。不可用湯液。宜神功丸用青木湯吞下。

白話文:

神功丸

治療產後婦女津液不足的情況。大便經常便祕。或出現精神錯亂、煩躁不安的症狀。不宜服用湯液。應使用神功丸搭配青木湯吞服。

(桂心牡蠣湯)婦人產後頭疼。身體發熱。兼治腹內拘急疼痛。

桂心(三兩),牡蠣(煅),白芍藥,乾地黃(各五兩),黃芩(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白話文:

婦人產後頭疼,身體發熱,肚子也絞痛難受,可以用桂心、牡蠣、白芍藥、生地黃和黃芩,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每次取五錢,用一碗半水煎煮至一碗,去渣溫服。

(蜀漆湯)治婦人產後。寒熱往來。心胸煩滿。骨節疼痛。及頭疼壯熱。日晡加甚。又如瘧狀。

白話文:

(蜀漆湯)用於治療女性產後症狀,包括:

  • 寒熱交替
  • 心胸煩悶、飽脹
  • 骨節疼痛
  • 頭痛發熱,在下午加劇
  • 類似瘧疾的症狀

蜀漆葉(一兩),黃耆(五兩),桂心,甘草(炙),黃芩(各一兩),知母,芍藥(各二兩),生地黃(一斤)

白話文:

蜀漆葉(50克),黃耆(250克),桂心(50克),甘草(炙制,50克),黃芩(50克),知母(100克),芍藥(100克),生地黃(500克)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增損柴胡湯)婦人產後虛羸。發寒熱。飲食少。腹脹等疾。

柴胡(三錢),人參,甘草(炙),半夏(湯泡),白芍藥,陳橘皮,川芎(各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大盞。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日三服。

(竹葉防風湯)婦人產後。傷風發熱。面赤喘而頭疼者。

白話文:

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三片生薑和一枚棗子,煎至七分,去渣溫熱後飯後服用,一天三次。

竹葉(半把),葛根(一兩半),防風,桔梗,桂枝(去皮),人參,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竹葉(半把),葛根(75克),防風,桔梗,桂枝(去皮),人參,甘草(炙。各25克)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使汗出。頸項強。用附子炮去皮臍。銼如豆大。抄一大錢同煎。嘔。加半夏一錢。

白話文:

以上藥材粗略搗碎,每次取四錢。加水一杯半,加入生薑三片,棗子一顆。煎煮至只剩下八成,濾去渣滓,趁溫熱時服用。服用後會發汗,頸部僵硬。可加入炮附子(去皮去臍),切成豆子大小,加一大錢一同煎煮。若有噁心嘔吐症狀,可加入半夏一錢。

(三物黃芩湯)治婦人草蓐中傷風。四肢苦煩熱頭疼。與小柴胡湯。頭不疼但煩。宜用此服之。

白話文:

(三物黃芩湯)治療產後著涼的婦女。四肢疼痛、頭熱頭痛,與小柴胡湯類似。如果沒有頭痛,只有煩躁,適合服用此方。

黃芩(半兩),苦參(一兩),乾地黃(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服之。

白話文:

黃芩半兩,苦參一兩,乾地黃二兩。

將這些藥材切碎成像麻豆大小。每次服用時取四錢,用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八分,然後服下。

治婦人產後亡血汗多。故令鬱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但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所以便敗者。嘔不能食也。宜小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治療產後婦女失血過多,出汗過多,導致鬱悶氣悶,脈象微弱,不能進食,大便反而乾燥,只有頭部出汗。原因是血虛導致厥逆,厥逆必定氣悶。氣悶想要解除,必定要出大汗。由於血虛,下焦厥逆,孤陽上浮,所以只有頭部出汗。產婦喜歡出汗,是因為陰氣不足,血虛陽氣獨盛,所以一定要出汗,陰陽才能恢復平衡。大便乾燥是因為嘔吐無法進食。適合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乾薑柴胡湯)治婦人傷寒。經脈方來初斷。寒熱如瘧。狂言見鬼者。

柴胡(四兩去蘆),栝蔞根(二兩),桂枝(一兩半),牡蠣(一兩熬)乾薑(一兩炮),甘草(炙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初服微煩。再服汗出而愈。

白話文:

[乾薑柴胡湯] 治婦人傷寒

適用症狀: 婦人傷寒,經脈剛開始受阻,寒熱交替如瘧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覺得有鬼出現。

藥方組成:

  • 柴胡(四兩,去蘆根)
  • 栝蔞根(二兩)
  • 桂枝(一兩半)
  • 牡蠣(一兩,熬製)
  • 乾薑(一兩,炮製)
  • 甘草(一兩,炙製)

用法用量:

  1. 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
  2. 每服五錢。
  3. 用水一盞半煎煮,煎至藥液剩下七分。
  4. 去渣,溫服。
  5. 初次服用可能會感到微熱。
  6. 服用兩次後,會出汗,症狀就會痊癒。

(海蛤散)治婦人傷寒血結胸膈。揉而痛不可撫近。(婦人血結胸。法當刺期門。仲景無藥方治法。此方疑非仲景。然其言頗有理。姑存焉)

海蛤,滑石,甘草(各一兩炙),芒硝(半兩)

白話文:

(海蛤散)治療婦女因傷寒引起的胸腹瘀血,按壓時疼痛劇烈,無法觸碰。(婦女瘀血在胸。方法是刺期門穴。仲景沒有開藥方治療的方法。此方懷疑不是仲景的。但是其說法頗有道理。暫且收錄在這裡。)

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雞子清調下。小腸通利。則胸膈血散。膻中血聚。則小腸壅。小腸既壅。膻中血不流行。宜此方。小便利。血數行。宜桂枝紅花湯發其汗則愈。

白話文:

將羅勒搗碎成細末。每次服兩錢,用雞蛋清送服。如果小腸通暢,則胸膈中的血液會散開。如果小腸壅塞,則膻中(心窩部位)的血液會積聚。小腸壅塞時,膻中的血液無法流通,可以用這個方子。如果小便通暢,血會分批排出。如果小便不暢,則可用桂枝紅花湯發汗治療,這樣病情就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