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肱

《類證活人書》~ 卷第二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一 (1)

1. 卷第二十一

此一卷論小兒瘡疹。瘡疹與傷寒相類。頭疼身熱。足冷脈數。疑似之間。只與升麻湯。緣升麻湯解肌。兼治瘡子已發未發。皆可服。但不可疏轉。此為大戒。傷寒身熱。固不可下。瘡疹發熱在表。尤不可轉。世人不學。乃云初覺以藥利之。宣其毒也。誤矣。又云瘡豆已出不可疏。

轉出得已定。或膿血大盛。卻用疏利。亦非也。大抵瘡疹首尾皆不可下。小兒身熱耳冷尻冷咳嗽。輒用利藥。即毒氣入里殺人。但與化毒湯、紫草木通湯、鼠黏子湯。出得大盛。即用犀角地黃湯解之。若瘡豆出不快。煩躁不得眠者。水解散、麻黃、黃芩湯、升麻黃芩湯、活血散主之。

黑瘡倒靨。豬尾膏、無比散、龍腦膏子。無不驗也。若熱毒攻。咽喉痛。如聖湯。瘡豆入眼。決明散、撥雲散、蜜蒙花散、通聖散、蛤粉散主之。治瘡疹法。無出此矣。

(升麻湯)治傷寒中風頭痛。憎寒壯熱。支體痛。發熱畏寒。鼻乾不得睡。兼治小兒大人瘡疹。已發未發。皆可服。兼治寒暄不時。人多疾疫。乍暖脫著。及暴熱之次。忽變陰寒。身體疼痛。頭重如石。(本方四味見雜方第十六卷中)

(犀角地黃湯)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發汗。內有瘀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有餘瘀血。面黃大便黑者。此方主消化瘀血。兼治瘡疹。出得太盛。以此方解之。(本方四味。方在雜方第十八卷中)

(麻黃黃芩湯)治小兒天行熱氣。生豌豆瘡不快。益煩躁昏憒。或出尚身疼熱者。(本方五味。在小兒。方第二十卷中)

(升麻黃芩湯)治小兒時行瘡豆出不快。煩躁不眠。加木香一錢五分。(本方五味。在小兒方第二十卷中)

(化毒湯)治小兒瘡豆已出未出並皆服之。

紫草(嫩者),升麻,甘草(炙。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盞。糯米五十粒。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紫草木通湯)治小兒瘡疹。

紫草(去蘆),木通,人參,茯苓(去皮),糯米(各等分),甘草(半之)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鼠黏子湯)治疹豆欲出未能得透皮膚。熱氣攻咽喉。眼赤心煩者。

鼠黏子(四兩炒香),甘草(一兩炙),防風(半兩),荊芥穗(二兩)

上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沸湯點服。食後臨臥。逐日三服。大利咽膈。化痰涎止嗽。若春冬間。常服免生瘡癤。老幼皆宜服。

(水解散)治天行頭痛、壯熱一二日。兼治疱瘡未出、煩躁或出尚身體發熱。

大黃,黃芩,桂心,甘草(炙),芍藥(各二兩),麻黃(四兩去節湯泡焙秤)

上搗羅為末。患者以生熟湯浴訖。以暖水調下二錢。相次二服。得汗利便瘥。強實人服二方寸匕。此調風實之人。三伏中宜用。若去大黃。即春夏通用。

白話文:

[卷第二十一] 小兒瘡疹論

這一卷討論小兒瘡疹。瘡疹和傷寒類似,症狀包括頭痛、發熱、腳冷、脈搏快速,難以區分時,就用升麻湯。因為升麻湯可以解肌,無論瘡疹已發或未發都可服用。但不可服用瀉下藥物,這是大忌。傷寒發熱不宜服用瀉下藥,而瘡疹發熱在表,更不能服用瀉下藥。世人不懂醫理,說初覺症狀就用瀉下藥來宣洩毒氣,這是錯誤的。也有人說,瘡疹已經出現就不能服用瀉下藥,只有膿血過多時才能用瀉下藥,這也是錯的。總之,瘡疹從開始到結束,都不應該服用瀉下藥。小兒發熱、耳朵冰冷、屁股冰冷、咳嗽,就服用瀉下藥,毒氣就會入裡,危及生命。只可用化毒湯、紫草木通湯、鼠黏子湯等藥物。如果疹子出得太多,就用犀角地黃湯來緩解。如果疹子出得慢,煩躁睡不好,就用水解散、麻黃黃芩湯、升麻黃芩湯、活血散等藥物。

黑瘡、倒靨可用豬尾膏、無比散、龍腦膏,療效都很好。如果熱毒攻心,咽喉疼痛,可用「聖湯」。瘡疹入眼,可用決明散、撥雲散、蜜蒙花散、通聖散、蛤粉散等藥物。治療瘡疹的方法,都在這裡了。

升麻湯:治療傷寒中風頭痛、惡寒發熱、肢體疼痛、發熱畏寒、鼻乾失眠,也治療大人小孩的瘡疹,無論已發未發都可服用,也治寒熱不調、疾病流行、忽冷忽熱、以及忽冷忽熱後身體疼痛、頭重如石等症狀。(此方四味藥材詳見雜方第十六卷)

犀角地黃湯:治療傷寒及溫病,應該發汗卻未發汗,內有瘀血,以及鼻出血、吐血不止,內有瘀血,面色發黃、大便黑色者,此方可化解瘀血,也治療瘡疹出得太多,用此方緩解。(此方四味藥材,詳見雜方第十八卷)

麻黃黃芩湯:治療小兒天行熱氣,生豌豆瘡不快,更加煩躁昏迷,或疹子已出但仍身痛發熱。(此方五味藥材,詳見小兒方第二十卷)

升麻黃芩湯:治療小兒時行瘡疹出得慢,煩躁失眠,加木香一錢五分。(此方五味藥材,詳見小兒方第二十卷)

化毒湯:治療小兒瘡疹,無論已發未發都可服用。

紫草木通湯:治療小兒瘡疹。

鼠黏子湯:治療疹子將出未出,熱氣攻咽喉,眼紅心煩。

水解散:治療天行頭痛、發熱一兩天,也治療瘡疹未出、煩躁或疹子已出但身體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