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活人書》~ 卷第二十 (2)
卷第二十 (2)
1. 卷第二十
(甘露飲子)治胃中客熱口臭。不思飲食。或飢煩不欲食。齒齦腫疼。膿血舌口。咽中有瘡。赤眼目瞼重不欲開。瘡疹已發未發。並宜服。
熟乾地黃,生乾地黃,天門冬,麥門冬(並去心焙),枇杷葉(去毛),枳殼(麩炒去穰),黃芩,石斛(去苗),山茵陳,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
(雙丸)治小兒身熱頭痛。飲食不消。腹脹滿。或心腹疼痛。大小便不利。或下重數起未瘥。可再服。小兒蒸候哺食減少。氣息不快。夜啼不眠。是腹內不調。並宜用此丸下之。
甘遂(半兩),硃砂(一錢另研),麥門冬(二兩半去心),蕤核(去仁另研四兩半),牡蠣(二兩煅),甘草(一兩一分炙),巴豆(六十枚去皮心膜研。新布絞去油。日中曬之。白如霜者)
上麥門冬甘草甘遂牡蠣四味為細末。入巴豆硃砂蕤仁合和。搗二千杵。更入少蜜搗和。極熟旋丸。半歲兒服如荏子大一雙。一歲兒服如半麻子大分為一雙服。二歲兒服如麻子大一枚分一雙。三四歲者。服如麻子大二丸。五六歲者。服如大麻子大二丸。七八歲者如小豆大二丸。
十歲者。微大於小豆二丸。常以雞鳴時服。如至日出時不下者。熱粥飲服數合投之。即下藥丸。皆雙出也。下利甚者。濃煎冷粥飲之便止。
(石膏麻桂湯)治小兒傷寒未發熱。咳嗽。頭面熱。
麻黃(一兩去節湯泡),甘草(半兩炙),石膏(半兩),芍藥(半兩),桂心(一分),黃芩(一兩),杏仁(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為散。每服二錢。水一中盞。入生薑二片。煎半盞。去滓服。兒若甚小。以意增減之。
(連翹飲)治小兒一切熱。
連翹,防風,甘草(炙),山梔子(各等分)
上件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麥門冬湯)治嬰兒未滿百日。傷寒鼻衄。身熱嘔逆。
麥門冬(三分去心),石膏,寒水石,甘草(各半兩炙),桂心(三錢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十物升麻湯)治小兒傷寒。變熱毒病。身熱面赤。口燥心腹堅急。大小便不利。或口瘡。或因壯熱。便四肢攣掣。驚仍作。癎疾時發時醒。醒後身熱如火者。
升麻,白薇,麻黃(去根節),葳蕤,柴胡,甘草(各半兩炙),黃芩(一兩),朴硝,大黃,鉤藤(各一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下硝。再煎化。溫服。
(六物黃芩湯)治嬰兒腹大。短氣。熱有進退。食不安。谷為之不化。
黃芩,大青,甘草(炙),麥門冬,石膏(各半兩),桂心(三錢)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五物人參飲)治小兒天行壯熱。咳嗽心腹脹滿。
白話文:
甘露飲
這個藥方治療胃裡有熱引起的口臭、不想吃東西,或是肚子餓卻又不想吃,牙齦腫痛、流膿血,舌頭和嘴巴有瘡,眼睛紅腫、眼皮沉重睜不開,以及已經長出來或還沒長出來的疹子,都適合服用。
藥材包含:熟地黃、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都去掉心並烘烤過)、枇杷葉(去掉毛)、枳殼(用麩皮炒過並去掉裡面的瓤)、黃芩、石斛(去掉莖)、茵陳、甘草(烤過)。這些藥材都用等量。
把這些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加一碗水煎到剩六分,去掉藥渣後溫服。飯後或睡前服用。
雙丸
這個藥方治療小兒發燒頭痛、消化不良、肚子脹滿,或是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順暢,或是裡急後重(想排便卻排不出來)的情況,如果服藥後沒有好轉,可以再服用。也適用於發育期的小孩食慾減退、呼吸不順暢、夜裡哭鬧睡不著,這些都是腹內不調的症狀,可以用這個藥丸來幫助排泄。
藥材包含:甘遂(半兩)、硃砂(一錢,另外研磨)、麥門冬(二兩半,去掉心)、蕤核(去掉核仁,另外研磨四兩半)、牡蠣(二兩,煅燒過)、甘草(一兩一分,烤過)、巴豆(六十枚,去掉皮、心和膜,研磨後用新布包起來榨油,在太陽下曬乾,呈現白色像霜的樣子)。
把麥門冬、甘草、甘遂和牡蠣這四味藥材磨成細末,加入巴豆、硃砂和蕤核仁混合,搗二千下,再加入少量蜂蜜攪拌均勻,搓成藥丸。半歲的嬰兒服用像荏子大小的一雙藥丸,一歲的嬰兒服用像半顆麻子大小的一雙藥丸,二歲的嬰兒服用像麻子大小的一顆藥丸分成一雙服用,三四歲的服用像麻子大小的二顆藥丸,五六歲的服用像大麻子大小的二顆藥丸,七八歲的服用像小豆大小的二顆藥丸,十歲的服用比小豆稍大的二顆藥丸。通常在雞鳴時服用,如果到太陽出來時還沒排泄,可以喝幾口熱粥幫助藥丸排泄。藥丸會一起排出。如果腹瀉嚴重,可以煮濃稠的冷粥來喝,就能止瀉。
石膏麻桂湯
這個藥方治療小兒傷寒還沒發燒時,出現咳嗽、頭面部發熱的症狀。
藥材包含:麻黃(一兩,去掉節並用熱水泡過)、甘草(半兩,烤過)、石膏(半兩)、芍藥(半兩)、桂心(一分)、黃芩(一兩)、杏仁(十枚,去掉皮和尖)。
把這七味藥材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一中碗水和兩片生薑,煎到剩半碗,去掉藥渣後服用。如果嬰兒太小,可以自行斟酌增減用量。
連翹飲
這個藥方治療小兒一切發熱症狀。
藥材包含:連翹、防風、甘草(烤過)、山梔子(各等量)。
把這些藥材搗碎磨成末,每次服用二錢,加一中碗水煎到剩七分,去掉藥渣後溫服。
麥門冬湯
這個藥方治療未滿百日的嬰兒,因為傷寒導致流鼻血、發燒、嘔吐的症狀。
藥材包含:麥門冬(三分,去掉心)、石膏、寒水石、甘草(各半兩,烤過)、桂心(三錢半)。
把這些藥材切碎像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碗水煎到剩七分,去掉藥渣後溫服。
十物升麻湯
這個藥方治療小兒傷寒轉變成熱毒病,出現發燒、臉色潮紅、口乾、心腹脹痛、大小便不順暢,或是嘴巴長瘡,或是因為高燒導致四肢抽搐、驚厥頻繁發作、癲癇時發時醒,醒來後全身發熱如火等症狀。
藥材包含:升麻、白薇、麻黃(去掉根節)、葳蕤、柴胡、甘草(各半兩,烤過)、黃芩(一兩)、朴硝、大黃、鉤藤(各一分)。
把這些藥材切碎像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碗水煎到剩七分,去掉藥渣後加入朴硝,再煎煮溶化,溫服。
六物黃芩湯
這個藥方治療嬰兒肚子大、呼吸短促、發熱時好時壞、食慾不佳、消化不良的症狀。
藥材包含:黃芩、大青、甘草(烤過)、麥門冬、石膏(各半兩)、桂心(三錢)。
把這些藥材切碎像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碗水煎到剩七分,溫服。
五物人參飲
這個藥方治療小兒流行性高燒、咳嗽、心腹脹滿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