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肱

《類證活人書》~ 卷第十八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八 (6)

1. 卷第十八

上以水二大盞半。煎至一盞半。去滓。分三服。

(黃連犀角湯)(一百六),治傷寒及諸病之後。內有瘡出下部者。

黃連(半兩),烏梅(七個),木香(一分),犀角(一兩。如無以升麻代用之)

上以水二大盞半。煎至一盞半。去滓。分三服。

(雄黃銳散)(一百七),治下部䘌瘡。

雄黃(研),青葙子,苦參,黃連(各二分),桃仁(去皮尖研一分)

上為散。以生艾搗汁和。如棗子核大。綿裹納下部。扁竹汁更佳。冬間無艾。只用散綿裹納下部亦得。

(百合知母湯)(一百八),治百合病發汗後者。

百合(七枚),知母(三兩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知母。每取一升。去滓後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滑石代赭湯)(一百九),治百合病下之後者。

百合(七枚劈),滑石(三分碎綿裹),代赭(如彈丸大一枚斫碎綿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後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溫服。

(雞子湯)(一百十),治百合病吐之後。

百合(七枚劈),雙子黃(一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納雞子黃攪令勻。煎五分。溫服。

(百合洗方)(一百十一),治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

上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漬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餅。勿以鹽豉也。

(百合地黃湯)(一百十二),治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

百合(七枚劈),生地黃(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納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當如漆。

(栝蔞牡蠣散)(一百十三),治百合病渴不瘥。

栝蔞根,牡蠣(熬。等分)

上搗羅為散。飲服方寸匕。日進三服。

(滑石散)(一百十四),治百合病變發寒熱。

百合(一兩炙),滑石(三兩)

上杵羅為散。飲服方寸匕。日進三服。當微利者。止勿服之。寒熱即除。

(治中湯)(一百十五),治脾胃傷冷物。胸膈不快。腹疼氣不和。

人參,乾薑(炮),白朮,甘草(炙),陳橘皮(湯洗),青橘皮

上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數沸熱服。尋常入鹽點之。

(陽旦湯)(一百十六),治中風傷寒。脈浮發熱。往來汗出。惡風項強。鼻鳴乾嘔。

桂心,芍藥(以上各三兩),甘草,黃芩(各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棗子一枚。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取八分清汁。溫服。自汗者去桂心。加附子一枚炮。渴者去桂心。加栝蔞三兩。利者去芍藥、桂加乾薑三兩。心下悸者。去芍藥加茯苓四兩。虛勞裡急者。正陽旦湯主之。煎時入膠飴為佳。若脈浮緊無汗發熱者。不可與也。

白話文:

[卷第十八]

(黃連犀角湯):治療傷寒及其他疾病之後,體內有瘡長在下部的情況。

藥材:黃連(半兩),烏梅(七個),木香(一分),犀角(一兩,沒有犀角可用升麻代替)

做法:將上述藥材加入兩大碗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一碗半的量。去除藥渣,分成三次服用。

(雄黃銳散):治療下部瘡瘍。

藥材:雄黃(研磨成粉末),青葙子,苦參,黃連(各二分),桃仁(去皮去尖,研磨成粉末,一分)

做法:將上述藥材混合研磨成散劑。取適量藥粉,用新鮮艾草搗出的汁液調和,搓成棗核大小的丸狀,用棉布包裹塞入下部。用扁竹汁調和效果更好。冬天沒有艾草,直接用藥粉棉布包裹塞入下部也可以。

(百合知母湯):治療百合病發汗後的情況。

藥材:百合(七枚),知母(三兩,切片)

做法:先用水洗淨百合,浸泡一個晚上,等到有白色泡沫出現時,將水倒掉。再加入兩升泉水煎煮百合,取出一升,去除藥渣。另外用兩升泉水煎煮知母,取出一升,去除藥渣。將兩者混合一起煎煮,取出一升五合的湯藥,分兩次溫服。

(滑石代赭湯):治療百合病瀉下後的情況。

藥材:百合(七枚,剖開),滑石(三分,搗碎用棉布包裹),代赭石(如彈丸大小一顆,敲碎用棉布包裹)

做法:先用水洗淨百合,浸泡一個晚上,等到有白色泡沫出現時,將水倒掉。再加入兩升泉水煎煮百合,取出一升,去除藥渣。另外用兩升泉水煎煮滑石和代赭石,取出一升,去除藥渣。將兩者混合一起再次煎煮,取出一升五合的湯藥,分次溫服。

(雞子湯):治療百合病嘔吐後的情況。

藥材:百合(七枚,剖開),雞蛋黃(一枚)

做法:先用水洗淨百合,浸泡一個晚上,等到有白色泡沫出現時,將水倒掉。再加入兩升泉水煎煮百合,取出一升,去除藥渣。放入雞蛋黃攪拌均勻,稍煮五分鐘,溫服。

(百合洗方):治療百合病一個月沒有好轉,轉變成口渴的情況。

藥材:百合(一升)

做法:將百合用一斗水浸泡一個晚上,用泡過的水洗身體。洗完後,吃煮餅,不要加鹽或豆豉。

(百合地黃湯):治療百合病沒有經過嘔吐、瀉下、發汗等情況,病情和最初一樣。

藥材:百合(七枚,剖開),生地黃汁(一升)

做法:先用水洗淨百合,浸泡一個晚上,等到有白色泡沫出現時,將水倒掉。再加入兩升泉水煎煮百合,取出一升,去除藥渣。加入生地黃汁,煎煮至剩下一升五合的湯藥,分兩次溫服。病情好轉就不要再服藥。大便應當會像漆一樣黑。

(栝蔞牡蠣散):治療百合病口渴沒有好轉的情況。

藥材:栝蔞根,牡蠣(烤過,等分)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碎成散劑,每次服用一勺,每天三次。

(滑石散):治療百合病出現發冷發熱的情況。

藥材:百合(一兩,炙烤過),滑石(三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一勺,每天三次。如果出現輕微腹瀉就停止服藥。發冷發熱的症狀就會消除。

(治中湯):治療脾胃受寒,胸口不舒服,腹痛氣不順的情況。

藥材:人參,乾薑(炮製過),白朮,甘草(炙烤過),陳橘皮(用熱水洗過),青橘皮

做法:將上述藥材等分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小碗水煎煮數沸後趁熱服用。平時可以加入少許鹽調味。

(陽旦湯):治療中風、傷寒,脈浮、發熱、時冷時熱、出汗、怕風、脖子僵硬、鼻鳴、乾嘔等症狀。

藥材:桂心,芍藥(各三兩),甘草,黃芩(各二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切成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碗半水,加一顆紅棗、三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一碗。取出八分清液,溫服。如果自汗者,去除桂心,加入炮製過的附子一枚。口渴者,去除桂心,加入栝蔞三兩。腹瀉者,去除芍藥、桂心,加入乾薑三兩。心悸者,去除芍藥,加入茯苓四兩。虛弱勞損導致腹部拘急者,服用原方陽旦湯,煎煮時加入麥芽糖效果更佳。如果脈浮且緊,沒有汗還發熱,就不可服用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