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安石

《傷寒總病論》~ 修治藥法(方中有不修治者,今不載。) (2)

回本書目錄

修治藥法(方中有不修治者,今不載。) (2)

1. 修治藥法(方中有不修治者,今不載。)

生艾汁(如無,以水濃研熟艾亦得。)

牡丹皮(去心。)

大麻仁(炒鳴取出,冷地上攤以新磚,磨破,簸去皮,以密篩篩過,擇去殼。)

秦皮(銼,以湯浸,傾硯中碧色者真。)

犀角屑(懷中令暖,即杵碎,如無,以升麻代之。)

苦參(取皮。)

青黛(研。)

藜蘆(去蘆,炙。)

薔薇莖葉(切。)

五倍子(去內中蟲,炒。)

生射干(去須。)

豬脂(切。)

硼砂(研。)

殭蠶(炒,須白直者,而不濕黑者。)

草烏頭尖(去黑皮用之。若用烏頭,則皮並尖亦去之。炒焦紫色,惟荊芥散生用。)

硇砂(研。)

白礬(枯,與礬石同,惟硼砂散生用之。)

牙硝(生。)

霜梅上白鹽(無,以白鹽代之。)

焰硝(生。)

薤根(切。)

猳鼠矢(頭尖硬者。)

蘆根(去須,切。)

葛取粉(搗篩取之。)

生乾地黃(生乾者。)

躑躅(醋炒。)

貝齒(燒研。)

石菖蒲(去毛。)

獨活(去蘆。)

苦酒(米醋是也。)

手足指甲(裩隱處燒。)

沙參(去蘆。)

吳術(去皮。)

漏蘆葉(無以山梔子代之。)

樺皮(細切。)

沉香(不焙。)

乳香(研。)

真腦子(研。)

燈心(切。)

桑白皮(切。)

紅花子(槌碎。)

豬膽(用汁。)

菝葜(去須。)

零陵香(去梗。)

柏實(去殼,研。)

虎頭骨(鎊。)

陵鯉甲蝟皮(殺鬼丸內生用,余皆炙焦。)

羖羊角(鎊。)

樗雞(去翅足,無即以芫青代之,芫青一枚,可准樗雞三枚。)

空青(或無,以石碌代。)

螢火(焙。)

鬼箭(取羽,去木。)

東門上雞頭(焙。)

蒺藜(炒,以新磚磨去刺。)

鐵錘柄(入鐵槌燒焦者。)

車前草(切。)

生葛根(切。)

□參(去蘆。)

羚羊角(鎊,杵。)

寒水石(洗。)

前胡(去蘆。)

紫菀(去蘆。)

白茅根(去須,洗。)

白薇(去苗。)

亂髮(皂角水洗,以清水洗之。)

羌活(去蘆。)

白鮮皮(去心。)

生麥門冬(去心。)

牛膝(去蘆,酒浸三宿,夏間一宿。)

白石脂(燒。)

紫石英(光明者,研。)

粉霜(研。)

龍齒(研,須極大者。)

蛇蛻皮(纏竹柱上,慢火炙。)

小麥(淘。)

糯米(淘。)

茯神(去皮木。)

鉤藤皮(刮皮鉤用。)

蒼朮(去粗皮。)

青橘皮(去白。)

豬牙皂角(刮去黑皮,或酥,或蜜炙。)

牽牛子(半生半炒,一兩取末半兩,入一下。)

枳殼(麩炒,去穰。)

鹿角屑(杵。)

藕汁(切,研汁。)

生薑汁(用自然汁,惟不用滓。)

荷葉(焙。)

天南星(炮,惟荊芥散生用。)

不蚛皂角(去兩頭及皮子。)

巴豆(去皮心膜,或炒焦紫色,或用湯煮,研細,壓去油皆可,惟茵陳丸生用。趙泉黃膏去皮,槌碎。)

百合(去心。如入湯用,則水浸一宿,拍碎,去白沫。惟百合滑石散□□□□。)

白話文:

修治藥材的方法

生艾草汁(如果沒有新鮮的,可以用濃水研磨熟艾草代替)。

牡丹皮(去掉中心)。

大麻籽(炒到發出聲響取出,放在冷的地面上,用新磚磨破,簸去外皮,用細篩子篩過,揀去外殼)。

秦皮(切碎,用熱水浸泡,傾倒在硯台中,呈現碧綠色的是真品)。

犀牛角屑(放在懷中使其溫熱,再搗碎,如果沒有,可以用升麻代替)。

苦參(取其外皮)。

青黛(研磨成粉)。

藜蘆(去掉蘆頭,炙烤)。

薔薇的莖葉(切碎)。

五倍子(去掉裡面的蟲子,炒過)。

生射干(去掉鬚根)。

豬油(切成塊)。

硼砂(研磨成粉)。

僵蠶(炒過,要選白色挺直的,不要選潮濕發黑的)。

草烏頭尖(去掉黑皮使用。如果要用烏頭,則皮和尖都要去掉。炒到焦紫色,只有荊芥散需要生用)。

硇砂(研磨成粉)。

白礬(燒枯,與礬石相同,只有硼砂散需要生用)。

牙硝(生用)。

霜梅上的白鹽(沒有的話,用白鹽代替)。

焰硝(生用)。

薤根(切碎)。

公鼠的糞便(選擇頭部尖硬的)。

蘆根(去掉鬚根,切碎)。

葛根取粉(搗碎篩取)。

生地黃(用乾燥的生地黃)。

躑躅(用醋炒)。

貝齒(燒過研磨成粉)。

石菖蒲(去掉毛)。

獨活(去掉蘆頭)。

苦酒(就是米醋)。

手腳指甲(在隱蔽的地方燒)。

沙參(去掉蘆頭)。

吳茱萸(去掉外皮)。

漏蘆葉(沒有的話,用山梔子代替)。

樺樹皮(切成細絲)。

沉香(不焙烤)。

乳香(研磨成粉)。

真腦子(研磨成粉)。

燈心草(切碎)。

桑白皮(切碎)。

紅花籽(槌碎)。

豬膽(用膽汁)。

菝葜(去掉鬚根)。

零陵香(去掉梗)。

柏實(去掉外殼,研磨成粉)。

虎頭骨(磨成粉)。

陵鯉甲蝟皮(在殺鬼丸內生用,其餘都炙烤焦)。

羖羊角(磨成粉)。

樗雞(去掉翅膀和腳,如果沒有,用芫青代替,一個芫青可以當三個樗雞)。

空青(如果沒有,用石碌代替)。

螢火蟲(焙乾)。

鬼箭(取其羽毛,去掉木質部分)。

東門上的雞頭(焙乾)。

蒺藜(炒過,用新磚磨去刺)。

鐵錘柄(使用鐵錘燒焦的部分)。

車前草(切碎)。

生葛根(切碎)。

□參(去掉蘆頭)。

羚羊角(磨成粉,搗碎)。

寒水石(洗淨)。

前胡(去掉蘆頭)。

紫菀(去掉蘆頭)。

白茅根(去掉鬚根,洗淨)。

白薇(去掉苗)。

亂髮(用皂角水洗過,再用清水洗淨)。

羌活(去掉蘆頭)。

白鮮皮(去掉中心)。

生麥門冬(去掉中心)。

牛膝(去掉蘆頭,用酒浸泡三天,夏天浸泡一天)。

白石脂(燒過)。

紫石英(選擇光亮的,研磨成粉)。

粉霜(研磨成粉)。

龍齒(研磨成粉,要選擇很大的)。

蛇蛻皮(纏在竹竿上,用慢火炙烤)。

小麥(淘洗)。

糯米(淘洗)。

茯神(去掉外皮和木質部分)。

鉤藤皮(刮去外皮上的鉤使用)。

蒼朮(去掉粗糙的外皮)。

青橘皮(去掉白色部分)。

豬牙皂角(刮去黑皮,可以用酥油或蜂蜜炙烤)。

牽牛子(一半生用一半炒用,一兩取粉末半兩,加入一次劑量)。

枳殼(用麩皮炒過,去掉裡面的瓤)。

鹿角屑(搗碎)。

藕汁(切碎,研磨取汁)。

生薑汁(用天然汁液,不要用殘渣)。

荷葉(焙乾)。

天南星(炮製,只有荊芥散需要生用)。

不蚛皂角(去掉兩頭和外皮)。

巴豆(去掉外皮、中心和薄膜,可以炒到焦紫色,或用水煮,研磨成粉,壓去油脂,都可以,只有茵陳丸生用。趙泉黃膏則去皮,槌碎)。

百合(去掉中心。如果入湯藥使用,則用水浸泡一夜,拍碎,去掉白沫。只有百合滑石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