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則庵纂輯,裘慶元輯

《傷寒捷訣》~ 傷寒有四症相類 (1)

回本書目錄

傷寒有四症相類 (1)

1. 傷寒有四症相類

食積寒痰並腳氣。更兼亦有患勞煩。要識四般相類症。不與傷寒一例看。

寒痰者。中脘停痰。自中胸滿。但頭不痛。項不強。與傷寒異耳。宜二陳湯主之。食積者謂胃中停食。發熱頭痛。但身不痛氣口緊盛。與傷寒異耳。宜平胃散主之。腳氣者。足受寒濕。頭痛、身熱、肢節痛、便秘、嘔逆。但腳痛。或腫滿。或枯細。與傷寒異耳。宜加減小續命湯主之。

勞煩者。氣血俱虛。燥煩發熱。但身不痛。頭不痛。不惡寒。脈不浮緊。與傷寒異耳。宜補中益氣湯主之。李東垣內傷外感辨曰。傷於飲食勞復。七情六慾。為內傷。傷於風寒暑濕為外感。內傷發熱。時熱時止。外感發熱。熱甚不休。內傷惡寒。得暖便解。外感惡寒。雖厚衣烈火不除。

內傷惡風。不畏甚風。反畏隙風。外感惡風。見風便惡。內傷頭痛。乍痛乍止。外感頭痛。連痛不休。直待表邪傳裡方罷。內傷有濕。或不作渴。或心火乘肺。亦作燥渴。外感須一二日外。表熱傳裡。口方作渴。內傷則熱傷氣。四肢沉困無力。倦怠嗜臥。外感則風傷筋。寒傷骨。

一身筋骨疼痛。內傷則短氣不足以息。外感則喘壅氣盛有餘。內傷則手心熱。外感則手背熱。天氣通於肺鼻者。肺之外候。外感傷寒。則鼻塞。傷風則流涕。然能飲食。口知味。腹中和。二便如常。地氣通於脾口者。脾之外候。內傷則懶言惡食。口不知味。小便黃赤。大便或秘或泄。

左人迎脈主裡。內傷則氣口大於人迎。內傷證屬不足。宜溫。宜補。宜和。外感證屬有餘。宜汗。宜吐。宜下。若內傷之症。誤作外感。妄發其表。重虛元氣。禍如反掌。故立補中益氣湯主之。又有內傷外感兼病者。若內傷重者。宜補養為先。外感重者。宜發散為急。惟上焦痰嘔。

中焦濕熱。傷食膈滿者。皆不服補中益氣湯。明醫雜著云。世間發熱症。類傷寒者數種。治各不同。張仲景論傷寒傷風。此外感也。風寒之邪。感於外。自表入里。故宜發表以解散之。此麻黃桂枝之義也。以其感於冬時之令。寒冷之月。即時發病。故謂之傷寒。而藥用辛熱以勝寒。

若時非寒冷。則藥當有變矣。如春溫之月。則當變以辛涼之藥。夏暑之月。則當變以甘寒苦之藥。又有一種冬溫之病。謂之非其時而有其氣。蓋冬寒時也。而反病溫焉。此天時不正。陽氣反泄。用藥不可溫熱。又有一種時行寒疫。卻在溫暖之時。當溫暖而寒反為病。此亦天時不正。

陰氣反逆。用藥不可寒涼。又有一種溫疫熱病。多發於春夏之間。沿門合境相同者。此天地之癘氣。當隨時令。參氣運。而施治。宜用劉河間辛涼甘苦寒之藥。以清熱解毒。以上諸症。皆為感天地之邪者。若夫飲食勞倦為內傷元氣。此則真陽下陷。內生虛熱。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

用參耆等甘溫之味。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其不足也。又若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故陽氣偏勝而變為火矣。是謂陰虛火旺。勞瘵之症。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之論。用四物加黃柏知母補其陰。而火自降。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也。補氣補血。皆內傷症也。

一則因陽氣之下陷以升提之。補其氣。一則因陰火之上升。滋其陰。以降下之。一升一降。迥然不同矣。又有夏月傷暑之病。雖屬外感。卻類傷寒。與傷寒大異。蓋傷寒則寒邪客表有餘之症。故宜汗之。暑傷氣。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不足之症。故宜補之。東垣所謂清暑益氣是也。

又有因時暑熱而多食冷物以傷其內。或過取涼風以傷其外。此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治宜辛熱解表。或辛溫理中之藥。卻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凡此數症。外形相似。實有不同。治法多端。不可或謬。故必審其果為傷寒及寒疫也。則用仲景法。果為溫病及瘟疫也。則用河間法。

果為氣虛也。則用東垣法。果為陰虛也。則用丹溪法。如是。則庶無差誤以害人矣。今人但見發熱之症。一皆認作傷寒外感。率用汗藥以發其表。汗後不解。又用表藥以涼其肌。設是虛症。豈不死哉。間有頗知發熱屬虛。而用補藥。則又不知氣血之分。或氣病而補血。或血病而補氣。

誤人多矣。故外感之與內傷。寒病之與熱病。氣虛之與血虛。如冰炭相反。治之若差。則輕病必重。重病不救矣。醫貫曰。讀傷寒而不讀東垣書。則內傷不明。而殺人多矣。讀東垣書而不讀丹溪書。則陰虛不明。而殺人多矣。東垣脾胃論。深明飢飽勞役發熱等症。俱是內傷。

悉類傷寒。切戒汗下。以為內傷多而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散。如外感多而內傷少。溫補中少加發散。以補中益氣湯為主。如內傷兼寒者。加麻黃。兼風者加桂枝。兼暑者加黃連。兼濕者加羌活。此特陽虛發熱之一門也。然陰虛發熱者十有六七。亦類傷寒。今人一見發熱。

則曰傷寒。須用發散而致死。則曰傷寒之法已窮。余嘗於陰虛發熱者。見其大熱、面赤、口渴、燥煩、與六味地黃丸一劑。即愈。如下部惡寒。足冷。上部渴甚。燥極。或飲而反吐。即如肉桂五味。甚則加附子冷飲。以此活人多矣。此丹溪發明陰虛發熱之外。尚遺未盡之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