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捷訣》~ 序
序
1. 序
傷寒捷訣者。予祖宮方則菴公之所著也。自古以來。傷寒之書。何啻充棟。而或失則泛。或失則雜矣。且其間各執所見。建詞立論。往往不同。問津者恆苦之。予祖上自黃帝素問。下及仲景河間東垣丹溪諸書。無不研究。沉潛之久。恍然自得。蓋素問以足六經分經論治。然未嘗不通乎義也。
白話文:
《傷寒捷訣》是我祖先宮方則菴先生所著。自古以來,有關傷寒的醫書多如牛毛。有的書論述得太泛,有的書內容太雜。而且作者們各自堅持自己的觀點,建立自己的理論,往往各不相同。求醫的人常為此而苦惱。我祖先自《黃帝素問》開始研究,一直到仲景、河間、東垣、丹溪等諸書,無不深入研究。時光流逝,他突然有所領悟。其實,《素問》以足六經分類論治,但也不曾違背其原理。
仲景立三百九十六法。垂一百一十三方。可詢而訣也。河間以傷寒為熱病。經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是也。東垣以內傷寒悉類傷寒。而丹溪之書。則云傷寒屬內傷寒者。十居八九。是皆殊途而同歸。百慮而一致者也。於是釀花為蜜。集腋成裘。不漏不支。作歌成訣。斯誠後學之津梁矣。
白話文:
仲景制定了三百九十六種治療方法和一百一十三種藥方,可以通過學習和研究來理解。張仲景認為傷寒是熱性疾病,經典中說:熱性疾病都是傷寒的一種。李杲認為內傷也屬於傷寒,而朱丹溪的著作中提到:傷寒屬於內傷的約佔八九成。這些說法雖然途徑不同,但最終結論是一致的,就像釀花成蜜、集腋成裘一樣,相互補充,沒有遺漏,創作了這首歌曲祕訣。這對於後學者來說,實在是一座橋樑。
獨惜註釋未詳。而粗淺者流。或第奉行故事。未審證之源委。立方之分寸。是猶吾祖之深憂也。予不自揣。因其耳熟。更參前賢章疏節解。務使分證立方之妙。瞭如指掌。非敢祖作而孫述。亦冀不負吾祖之苦心焉爾。
白話文:
遺憾的是,注釋不夠詳細。那些淺薄的人可能只是照搬前人的說法,而沒有探究證據的來源和證方的依據。這是我們的祖先非常擔憂的事情。我不自量力地根據自己所聽到的內容,加上參考前賢的章節解說,盡可能使證據和處方的精妙之處清晰明白,像指掌一樣。我不敢自創理論後人來述說,只是希望不辜負祖先的苦心罷了。
按仲景訣。未免汗漫。初學讀之。如涉海問津。以三陽三陰編訣捷簡。一誦瞭然矣。且各加註釋。庶各經不混。脈絡分明。不毋小補於萬一云爾。讀注全集。更有深心。知者鑑之。
白話文:
按照張仲景的原則,避免繁瑣冗長。對於初學者來說,閱讀這些內容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尋找渡口一樣。使用三陽三陰的分類方法,編寫了簡潔的綱要,只要讀過一次就能明白。並且每條綱要都添加了註釋,這樣就不會混淆各個經絡,脈絡清晰,對學習中醫或有幫助。閱讀註釋全集,會理解得更深入。有見識的人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