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捷訣》~ 漱水不欲咽

回本書目錄

漱水不欲咽

1. 漱水不欲咽

陽明口渴,苦頭痛。水不下咽,將衄血。瘀血停留,定發狂。病家外症,無寒熱。

按陽明內有熱者,欲飲水;今漱水不欲咽,是熱在經而里無熱也。陽明經氣血俱多,經中熱盛,逼血妄行,故知必作衄也。宜犀角地黃湯及茅花湯主之。無表症,不寒熱,胸腹滿,口燥渴,漱水不欲咽,小便多者,此為瘀血,必致發狂。宜桃仁承氣湯;甚者,抵當丸,取盡黑色為度也。

又少陰脈沉細,手足冷,或時煩躁作渴,欲漱水不欲咽者,宜四逆湯主之。又下利厥逆,無脈乾嘔、煩渴,欲漱水不欲咽,宜白虎加豬膽汁人尿主之。及唇時不欲咽者,宜理中湯加烏梅主之。大抵陰症發燥煩渴,不能飲水;或有勉強飲下,良久復吐;或飲水而嘔,或噦逆,皆內寒也。

蓋無根失守之火,遊於咽嗌之間,假作燥渴,則不能飲。或有能飲水不吐,復欲飲者,熱也。

白話文:

陽明經脈出現口渴、苦味、頭痛等症狀,如果想喝水卻咽不下去,可能要流鼻血了。瘀血停滯則會導致發狂。病人體表沒有寒熱症狀。

這是因為陽明經內有熱,所以想喝水,但漱口後卻不想吞嚥,表示熱邪停留在經脈,內部並沒有熱。陽明經氣血都比較多,經脈中熱盛,逼迫血液亂竄,所以必定會流鼻血。因此,適合用犀角地黃湯或茅花湯治療。如果沒有表證,不寒不熱,胸腹滿脹,口乾舌燥,漱口後不想吞嚥,而且小便很多,這是瘀血導致的,必定會發狂,宜用桃仁承氣湯治療,病情嚴重者則用抵當丸,直到排出黑色瘀血為止。

另外,如果少陰脈象沉細,手腳冰冷,有時煩躁口渴,想漱口卻不想吞嚥,應該用四逆湯治療。如果還有下痢、厥逆(肢體厥冷逆氣上衝)、無脈象、乾嘔、煩渴、想漱口卻不想吞嚥,應該用白虎湯加豬膽汁和人尿治療。如果只是嘴唇乾燥不想吞嚥,則可以用理中湯加烏梅治療。總之,陰虛症狀導致的燥熱煩渴,無法喝水,或勉強喝下後不久又吐出來,或者喝水就嘔吐,或者呃逆不止,都是內部陽氣不足造成的。

大致來說,沒有根基的虛火,在咽喉之間遊走,造成假性的燥熱口渴,所以無法喝水;如果能喝水不吐,還想繼續喝水,那就是有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