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捷訣》~ 發喘
發喘
1. 發喘
傷寒喘急最宜詳,專論陽明及太陽。太陽無汗麻黃症,陽明潮熱小承湯。水停心下喘而咳,加減青龍必可當。陰症喘時肢逆冷,理中四逆用為良。
夫喘者,肺病也。《經》曰:「肺主氣,肺氣逆而上行,沖沖而上,喝喝而息,數張口、抬肩、搖身、滾肚,是為喘也。」凡傷寒發喘,有因太陽無汗而喘者,此為邪氣在表,心腹必濡而不堅,當用麻黃湯主之。有因水停心下而喘者,此為即水為邪,宜小青龍湯散之。有因陽明潮濕而喘者,
此為邪氣在裡,心腹必脹而為滿,法當用小承氣湯下之。若陰症喘則必促,脈浮而厥,宜理中四逆湯溫之。大抵諸喘為惡症,以邪氣因盛,正氣將脫也。他如直視譫語,及汗出如油,喘不休,俱不治也。
白話文:
發喘
傷寒引起的喘息,最需要仔細辨別,主要討論陽明和太陽兩經的病症。太陽經的症狀是無汗,適合用麻黃湯;陽明經的症狀是潮熱,適合用小承氣湯。如果水停積在心下,導致喘息咳嗽,加減小青龍湯就能奏效。陰症引起的喘息,則伴隨四肢厥逆冰冷,應用理中湯或四逆湯較好。
總之,喘息是肺部的疾病。經書說:「肺主氣」,肺氣逆衝向上,呼吸急促而發出呼哧呼哧的聲音,經常張口、抬肩、搖動身體、腹部翻滾,這就是喘息。傷寒導致喘息,有因太陽經無汗而喘的,這是邪氣在表,心腹部位一定會覺得濕潤而無力,應該用麻黃湯治療。有因水停積在心下而喘的,這是以水為邪氣,應該用小青龍湯散除邪氣。有因陽明經潮濕而喘的,這是邪氣在裡,心腹一定會脹滿,應該用小承氣湯瀉下。如果屬於陰症的喘息,則呼吸一定急促,脈象浮而厥冷,應該用理中湯或四逆湯溫陽。大多數喘息都是危急的症狀,因為邪氣盛,正氣將要衰竭。其他例如眼神呆滯、說胡話,以及汗出如油、喘息不止的,都屬於不治之症。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