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捷訣》~ 狐惑

回本書目錄

狐惑

1. 狐惑

咽乾聲啞,名狐惑。狐則食肛下唇瘡;上唇有瘡,或食臟。黃連犀角可煎嘗。

狐惑者,謂傷寒失汗所致,食少胃虛,蟲齧五臟,故唇口生瘡。蟲食其臟,則上唇生瘡為惑;蟲食其肛,則下唇生瘡為狐。喉咽干,聲啞齒燥,惡食,面目乍赤、赤白、乍黑,舌上白苔,唇黑喜眠,四肢沉重,宜以黃連犀角湯主之。

白話文:

狐惑症的症狀是咽喉乾燥,聲音嘶啞。如果蟲子侵蝕肛門,則下唇會生瘡,稱為「狐」;如果蟲子侵蝕內臟,則上唇會生瘡,稱為「惑」。可用黃連和犀角煎煮服用。

狐惑是由於傷寒後出汗過多引起,導致食慾不振、胃虛弱,蟲子侵蝕五臟六腑。因此唇部會生瘡,蟲子侵蝕內臟則上唇生瘡(惑),侵蝕肛門則下唇生瘡(狐)。患者還會出現喉嚨乾燥、聲音嘶啞、牙齒乾燥、厭食、臉色忽紅忽白忽黑、舌苔發白、嘴唇發黑、嗜睡、四肢沉重等症狀。建議服用黃連犀角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