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則庵纂輯,裘慶元輯

《傷寒捷訣》~ 濕溫

回本書目錄

濕溫

1. 濕溫

濕溫譫熱汗流頻。腹滿脛寒頭目疼。病在太陰無發汗。加蒼白朮效如神。

白話文:

濕熱感冒伴有高熱和頻繁出汗。腹部脹滿,小腿感到寒冷,頭部和眼睛疼痛。這病屬於太陰經範疇,不宜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加入白朮來治療,效果非常好。

濕溫者。謂傷於濕。因而中暑。濕與熱搏。即發濕溫也。其脈寸濡而弱。尺小而急。其狀胸滿。頭目痛。發壯熱。若妄言。身上汗多。而脛逆冷。其病則在太陰經。宜以白虎加蒼朮湯治之。凡濕溫不可發汗。發汗則使人不能言。耳聾不知痛處。其身青面色變。是名重暍。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白話文:

濕溫:是指因濕氣侵入體內,又遇上暑熱,濕氣和熱氣交搏,導致發病。

脈象:寸脈濡滑而虛弱,尺脈細小而急促。

症狀:胸悶,頭目疼痛,發高燒,胡言亂語,身體多汗,小腿發涼。

病因:濕溫病主要侵犯太陰經。

治療:宜使用白虎加蒼朮湯治療。

注意事項:濕溫病不可發汗,否則會導致無法言語,耳鳴失聰,全身發青,面色改變。這種情況稱為「重暍」,若因此死亡,是屬於醫生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