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捷訣》~ 風溫
風溫
1. 風溫
風溫熱汗脈多浮,喘渴癡眠體不收,病在二陰無發汗,人參敗毒散宜投。
風溫者,謂先傷於風,因而傷熱,風與熱搏,即發風溫也。其脈尺寸俱浮,其症則身熱自汗,頭痛、喘息、發渴、昏睡,或體重不仁,其病則在少陰厥陰二經。宜以人參敗毒散治之。凡風溫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煩躁,目亂無精,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人參敗毒散桔梗,甘草川芎茯苓等,枳殼前胡獨活羌,柴胡十味性涼冷。
白話文:
風溫症狀是發熱伴隨汗出,脈搏浮快,呼吸急促口渴,昏昏欲睡,身體沉重無力。如果病在少陰、厥陰經,沒有汗出,可以用人參敗毒散治療。
風溫是指先受風寒侵襲,繼而感受熱邪,風邪和熱邪交爭搏結而引起的疾病。其脈象在寸關尺三部都浮大,症狀表現為發熱、自汗、頭痛、呼吸困難、口渴、嗜睡,或身體沉重麻木。此病在少陰經和厥陰經,適合用人參敗毒散治療。風溫病忌諱發汗,因為發汗會導致病人神志不清、煩躁不安、視力模糊、精神萎靡,甚至危及生命,這便是醫生的失誤。
人參敗毒散的藥物組成包括:桔梗、甘草、川芎、茯苓、枳殼、前胡、獨活、羌活、柴胡等十味藥材,藥性偏寒涼。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