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則庵纂輯,裘慶元輯
《傷寒捷訣》~ 筋惕肉瞤
筋惕肉瞤
1. 筋惕肉瞤
病人肉瞤並筋惕。汗出過經真無敵。不然邪入大經中。狀如瘛瘲癲癇疾。發汗動經身振搖。宜用茯苓桂枝術。動氣在左誤下之。忽爾肉瞤最為逆。
筋惕肉瞤者。皆由汗下太過。表邪未解。血氣虛奪。筋肉失養所致。不然邪入大經者。謂不因發汗。而邪熱搏於血脈之中。故惕惕而跳動也。張仲景特立真武湯以救其誤。又腹中上下左右有動氣。俱不可汗下。否則必筋惕肉瞤。其在左邊動氣者。俱不可汗下。若汗下則筋惕肉瞤。其在右邊動氣者。尤當以汗下為戒也。
白話文:
患者肌肉抽搐且筋脈跳動,汗出過多,邪氣入侵經絡,則無法抵禦。否則邪氣深入主要經脈,症狀類似於瘛瘲、癲癇,發汗後經脈活動,全身震顫搖晃,宜用茯苓桂枝湯。若氣滯於左側,切勿服用瀉下藥。肌肉突然抽搐是最為危急的徵兆。
肌肉抽搐、筋脈跳動,都是因為汗出過度,表邪未解,導致氣血虛弱,肌肉失養所致。若非因發汗,而是邪熱搏結於血脈之中,則會出現筋脈跳動的症狀。張仲景特別制定真武湯來治療這種錯誤的治療方法。此外,腹部上下左右如有氣滯,都不可發汗,否則必定會肌肉抽搐、筋脈跳動。尤其左側腹部氣滯更不可發汗,否則會導致肌肉抽搐、筋脈跳動;右側腹部氣滯更應避免發汗。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