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五 (1)
卷之五 (1)
1. 大小便門
凡小兒有病,或熱腹痛,或驚,大小便不通者,此症極危,看虛實,急通利之。
如小兒形實熱甚,內服三黃丸,外用貼臍法,即通。
如小兒形怯,不可下者,用熨臍法、膽導法,即通。
如用上法不通,又加腹脹氣喘,多哭,悶亂,目上視,手足冷者,不可治也。
凡小便不通者,有陰陽二症。陰閉者,冷濕乘虛入里,因而不通,五苓散加南木香為末,空心鹽湯調服。外用炒鹽熨臍即通。陽閉者,因暴熱所逼,澀而不通。輕者,五苓散加車前子、燈心治之。重者,以木通散,外用熨臍法即通。
小便淋澀者,蓋小腸為受盛之腑,氣通於膀胱,膀胱者,為津液之府,氣通於腎,小腸受氣,客於膀胱,銷灼腎水,水道澀而不利,故小便澀痛也。先以八正散泄去其熱,次以香芎丸調之。不論五淋,治法皆同。
小便出血者,熱之極也。蓋心生血,於小腸相合,熱甚則失其常道,故不流滲入於胞,故小便血出也。以導赤散,加蒲黃末,空心時,燈心湯送下。
小便出白者,初出微赤,良久澄白,如米泔狀。此由乳哺失節,有傷於脾,致令清濁不分而色白也。久則成疳,以分清飲主之。
祖傳治小便
白色如米泔者,以胃苓丸溫鹽湯下。
小便不禁,此腎與膀胱俱虛,而冷氣乘之,故不能制其尿出而不禁,謂之遺尿。睡里自出者,謂之尿床。俱以雞腸散治,更以地黃丸調之。
凡大小便不通者,有虛有熱。虛者,津液不足,大腸乾澀而秘結,內服通幽湯,甚者,用導法。
熱者,臟腑積熱,內有燥糞,其腹必痛,或作渴,內服三黃丸,外用導法。
大便下血者,是大腸中有積熱也。因恣食酒面,炙煿熱物,流入心肺,血熱妄行,滲入腸中,故大便下血。久則臟毒,無時下血,黃連丸主之。
凡小兒初生七日之內,大小便有血者,此胎毒也。不可用他藥,只以生地黃取自然汁,入蜜少許和勻,溫服之,自愈。
凡小兒非月內大小便有血者,此積熱在心肺二經。熱積於心,故小便出血;熱積於肺,故大腸出血。三黃解毒湯主之。
若小兒出痘疹之時,大小便出血者,此熱毒內攻,臟腑俱壞,乃危症也。難救。
凡小兒常時糞後出血不止者,此名野雞痢,地榆丸主之。
木通散
木通,萹蓄,大黃,瞿麥,滑石,赤茯苓,梔仁,黃芩,車前子,甘草梢
燈心引。
八正散
滑石,瞿麥,大黃,木通,萹蓄,車前子,山梔仁,甘草梢,加黃柏
燈心引。
香芎丸
香附,川芎,赤茯苓(各五錢),海金砂,滑石(各一錢),枳殼,澤瀉,石葦,檳榔(各三錢)
共為末,糯米粥糊丸,麥冬湯送下。
如小便澀痛者,取長流急處順水,用火微溫,入鹽少許調勻,空心服。
分清飲
益智仁,白萆薢,石菖蒲,烏藥,加茯苓(各等分)
白話文:
大小便門
嬰兒生病,出現發熱腹痛、受驚嚇或大小便不通的情況,這是非常危險的症狀,需判斷虛實,迅速治療使其通暢。
如果嬰兒身體壯實,發熱嚴重,可以內服三黃丸,外用貼臍療法,就能通暢。
如果嬰兒體弱,不能使用瀉下藥物,則用熨臍法、導洩膽經的方法,就能通暢。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效,且伴隨腹脹、氣喘、哭鬧不止、煩躁不安、眼向上看、手腳冰冷等症狀,則無法治療。
小便不通,有陰陽兩種情況。陰閉是因寒濕之邪乘虛入侵身體內部而導致不通,可用五苓散加南木香研磨成粉末,空腹用鹽湯送服。外用炒熱的鹽熨貼肚臍即可通暢。陽閉是因陽熱過盛所致,小便澀滯不通。輕者,可用五苓散加車前子、燈芯草治療;重者,用木通散,外用熨臍法即可通暢。
小便淋澀,是因為小腸負責吸收營養,氣機通向膀胱,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地方,氣機通向腎臟。小腸之氣影響膀胱,灼傷腎水,導致水道阻塞不通,因此小便澀痛。應先用八正散瀉去體內熱邪,再用香芎丸調理。各種尿道疾病的治療方法都相同。
小便出血,是熱邪到達極點。因為心臟主血,與小腸相通,熱邪過盛就會影響血液運行,不能正常進入膀胱,所以出現小便出血。用導赤散加蒲黃粉末,空腹時用燈芯草熬煮的湯水送服。
小便顏色發白,最初略帶紅色,過後變白,像米湯一樣。這是因為哺乳不當,損傷脾臟,導致清濁不分而顏色發白。時間長了會發展成疳積,用分清飲治療。
祖傳治小便方法:
小便顏色像米湯一樣,用胃苓丸用溫鹽湯送服。
小便失禁,是腎和膀胱都虛弱,寒邪入侵,無法控制尿液而導致失禁,稱為遺尿。睡覺時不自覺排尿稱為尿床。都用雞腸散治療,再用地黃丸調理。
大小便不通,有虛證和實證。虛證是津液不足,大腸乾燥而導致便秘,內服通幽湯,嚴重者,需使用導洩療法。
實證是臟腑積熱,腸內乾燥糞便,腹部疼痛,或口渴,內服三黃丸,外用導洩療法。
大便出血,是大腸積熱。因為過食酒肉、炙烤辛辣食物,導致心肺積熱,血液妄行,滲入腸道,所以大便出血。時間長了會導致臟腑毒素積聚,隨時出血,用黃連丸治療。
嬰兒出生七天內,大小便帶血,是胎毒。不用其他藥物,只用生地黃榨取汁液,加入少量蜂蜜混合,溫服即可自愈。
嬰兒滿月後大小便帶血,是心肺經積熱。熱積於心,則小便出血;熱積於肺,則大便出血。用三黃解毒湯治療。
嬰兒出痘疹時,大小便出血,是熱毒內侵,臟腑受損,這是非常危險的症狀,很難治療。
嬰兒經常便後出血不止,稱為野雞痢,用地榆丸治療。
木通散:木通、萹蓄、大黃、瞿麥、滑石、赤茯苓、梔仁、黃芩、車前子、甘草梢,燈芯草引。
八正散:滑石、瞿麥、大黃、木通、萹蓄、車前子、山梔仁、甘草梢,加黃柏,燈芯草引。
香芎丸:香附、川芎、赤茯苓(各五錢),海金砂、滑石(各一錢),枳殼、澤瀉、石葦、檳榔(各三錢),共研磨成粉末,用糯米粥糊做成丸劑,用麥冬湯送服。
如果小便澀痛,取小便流動急促的地方的水,用微火加熱,加入少量鹽攪勻,空腹服用。
分清飲:益智仁、白萆薢、石菖蒲、烏藥、茯苓(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