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

1. 疳症門

丁奚者,手足極細,項小骨高,尻削體痿,腹大臍突,號哭胸陷,骨蒸潮熱是也。哺露者,虛熱往來,頭骨分開,翻食吐蟲,煩渴嘔噦是也。丁奚、哺露,皆因脾胃久虛,不能化水穀,以致精神減損,無以榮其氣,故肌肉消削,腎氣不足,復為冷風所傷,故骨枯露也。

小兒十五以下為疳,十五以上,其症為癆,此皆氣血虛憊,腸胃受傷致之,同出而異名也。蓋小兒易虛易實,凡病久則成疳,用藥乖方,飲食過度,將息失宜,俱成疳症。俱用集聖丸加減治之。

小兒臟腑嬌嫩,飽則易傷,飲食失常,不為疳者鮮矣。或小兒失乳,粥飯太早,耗傷神氣,則疳之根生。故乳食稍多,過飽無度,則疳因傷得。恣食肥甘黏膩,生冷鹹酸,以滯中脘,則疳因積生。

或乳母睡臥,寒暖失其調理,飲食乖常,喜怒房勞,即與兒乳,則疳因母患,傳氣而入,以致脾胃一傷,諸臟皆弱。但見目澀,或生白膜,唇赤身黃,喜臥冷地,愛吃泥土,泄痢無常,肚腹脹滿,耳鼻生瘡,頭髮作穗,腳弱項小,極瘦飲水,潮熱進退,皆其症也。以集聖丸本方調之,兼服參苓白朮丸,百無一失。

有因大病,妄投吐利之藥,以致胃虛而亡津液,內發虛熱,外消肌肉者,以集聖丸去莪朮、青皮,加人參、白朮治之。

有因熱病不退,以致津液枯燥者,集聖丸去砂仁、莪朮,加龍膽草治之。

有因吐瀉下利而成疳者,集聖丸去青皮、莪朮,加白朮、肉豆蔻、訶子治之;亦兼服參苓白朮丸治之。

有因久瘧不退而成疳者,集聖丸加鱉甲治之。

有因食積而成疳兼腹痛者,集聖丸去歸、芎,加川楝子肉、小茴香、三稜治之。

有因蟲痛而成疳者,本方去歸、芎,加白蕪荑、川楝子肉治之。

有因脾胃久虛,不能運轉,以榮其氣,或胎中受毒,臟腑血少,以致手足極細,項小骨高,尻削體瘦,若前丁奚、哺露之症者,以集聖丸、參苓白朮丸治之。

有因乳母恣食五辛,酒面炙煿,致令小兒日則煩渴飲水,乳食不進,夜則渴止,此名疳渴。以集聖丸去莪朮、砂仁,加人參、白朮治之;兼服人參麥冬散治之。

凡疳症,熱者,虛中之熱,冷者,虛中之冷。治熱不可用涼,治冷不可用溫,尤不可妄施汗下,以致殺人。

凡小兒略見黃瘦作熱,肚大腹痛,不思乳食者,即服五疳消積丸,或集聖丸治之。

凡治疳症,不必細分五疳,但虛則補之,熱則清之,冷則溫之,吐則治吐,痢則治痢,積則治積,蟲則治蟲,不出集聖丸加減用之,屢試有驗。

亦有無辜疳者,腦後項邊有核,如彈子,按之則動,軟而不動,久則肢體癰瘡,便痢膿血,壯熱羸瘦,頭露骨是也。凡見此症,速破其核,有蟲如米粉,膏藥貼之,內服集聖丸調治。

白話文:

疳症門

丁奚症的孩子,手腳非常細小,脖子細小而頸椎骨突出,臀部瘦削,身體消瘦,腹部膨大而肚臍突出,哭鬧時胸部凹陷,並且伴有骨蒸潮熱。哺露症的孩子,則表現為虛熱往來,頭骨感覺分離,吃奶後吐出食物和蟲子,煩渴嘔吐呃逆。丁奚、哺露這兩種病症,都是因為脾胃長期虛弱,無法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導致精神萎靡,氣血不足以滋養身體,因此肌肉消瘦;腎氣不足,又受寒風侵襲,所以骨骼外露。

十五歲以下的孩子患此症稱為疳,十五歲以上則稱為癆,這兩種病都是由於氣血虛弱,腸胃受損引起的,雖然名稱不同,但病因相通。因為小兒體質容易虛實變化,任何疾病久治不愈都會導致疳症,用藥錯誤、飲食過度、作息不規律都會導致疳症。這些情況都可以用集聖丸加減治療。

小兒臟腑嬌嫩,吃得太飽容易受損,飲食不規律,很少有不患疳症的。或者孩子過早斷奶,過早吃粥飯,耗傷了元氣,就會導致疳症的產生。因此,奶水或食物稍多,過度飽食,都會導致疳症。恣意食用肥甘厚膩、生冷酸鹹的食物,阻塞中焦脾胃,也會導致疳積。

如果母親睡眠不足,寒暖失調,飲食不規律,喜怒無常,勞累過度,然後哺乳孩子,疳症就會因為母親的疾病,通過乳汁傳給孩子,導致脾胃受損,其他臟腑也虛弱。孩子就會出現眼睛乾澀,甚至長白膜,嘴唇紅赤,皮膚發黃,喜歡臥在陰涼的地方,愛吃泥土,腹瀉不定時,肚子脹滿,耳鼻生瘡,頭髮稀疏,腳弱頸細,非常消瘦,喝水也多,潮熱反覆,這些都是疳症的症狀。用集聖丸加減治療,配合服用參苓白朮丸,百發百中。

有些孩子因為患大病,錯誤服用嘔吐瀉下的藥物,導致胃氣虛弱,津液喪失,內有虛熱,體表肌肉消瘦,可以用集聖丸去除莪朮、青皮,加入人參、白朮治療。

有些孩子因為熱病久治不退,導致津液枯燥,可以用集聖丸去除砂仁、莪朮,加入龍膽草治療。

有些孩子因為吐瀉腹瀉而導致疳症,可以用集聖丸去除青皮、莪朮,加入白朮、肉豆蔻、訶子治療,同時服用參苓白朮丸。

有些孩子因為瘧疾久治不愈而導致疳症,可以用集聖丸加入鱉甲治療。

有些孩子因為食積而導致疳症伴隨腹痛,可以用集聖丸去除當歸、川芎,加入川楝子肉、小茴香、三稜治療。

有些孩子因為蟲積而導致疳症,可以用集聖丸去除當歸、川芎,加入白蕪荑、川楝子肉治療。

有些孩子因為脾胃長期虛弱,無法運化水谷精微以滋養身體,或者胎中受毒,臟腑血少,導致手腳非常細小,脖子細小而頸椎骨突出,臀部瘦削,身體消瘦,像前面提到的丁奚、哺露症一樣,可以用集聖丸、參苓白朮丸治療。

有些孩子因為母親恣意食用辛辣食物、飲酒吃肉,導致孩子白天煩渴多飲,不吃奶水,晚上渴感消失,這種病症稱為疳渴。可以用集聖丸去除莪朮、砂仁,加入人參、白朮治療,同時服用人參麥冬散。

所有疳症,熱證是虛中之熱,寒證是虛中之寒。治療熱證不能用寒涼藥物,治療寒證不能用溫熱藥物,尤其不能妄用發汗瀉下的方法,以免危及生命。

所有小兒略微出現黃瘦發熱、肚子大腹痛、不思飲食的情況,就應該服用五疳消積丸或集聖丸治療。

治療疳症,不必細分五種疳症,只要虛則補之,熱則清之,寒則溫之,嘔吐則治嘔吐,腹瀉則治腹瀉,積滯則治積滯,蟲積則治蟲積,總之,以集聖丸加減治療,屢試不爽。

還有一種無名疳症,腦後項部有一個包塊,像彈子一樣大小,按壓會移動,軟而無痛,時間久了就會出現肢體瘡瘍、膿血便痢、壯熱消瘦、頭骨外露。凡是出現這種症狀,應及時切開包塊,裡面會有像米粉一樣的蟲子,再用膏藥貼敷,內服集聖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