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

1. 脹滿門

脹滿專屬於肺,有虛脹,積脹,熱脹,寒脹。

虛脹者,或因吐泄,或誤服下藥,致成脹滿者,此宜補中調氣,利小便,以四君子湯去甘草,加厚朴、陳皮、蒼朮、木香、木通治之。蓋中滿忌甘草,所以去之,若厚朴乃脹滿必用之藥。

積脹者,腹中原有食積結糞,小便黃,腹時作痛,微喘脈實,時時飲水,又不能食者,可下,用丁香脾積丸,下後,以集聖丸調之。

如脾胃素弱,不能消導運化,傷食作脹者,先補脾,四君子湯去甘草,加厚朴、陳皮、砂仁,後以脾積丸下之。後又補脾,集聖丸主之。輕者,只以保和丸調之。

熱脹者,渾身壯熱,面赤煩躁,大便秘,此因胎稟素厚,誤服藥而致者,急以三黃丸下之。不通者,用膽導法,下後以胃苓丸調之。

寒脹者,因寒積鬱結而脹,手足厥冷,面青氣急。先以塌氣丸治之,後以胃苓丸調之。

凡脹滿喘急,除寒脹一症,其餘俱以葶藶丸治之。

亦有遍身瘡疥,因淋洗塗搽,逼毒歸內而腹脹者,輕則敗毒散治之,重則解毒丸下之,瘡出脹消而愈。如面青黑,氣上急,手足冷,目直視,或目閉嘔乳者,皆不可治。

塌氣丸

胡椒(一兩),蠍梢(去毒,五錢)

共為末,麵糊丸,陳米飲下。

一方加萊菔子,名褐丸子。

敗毒散

荊芥,防風,連翹,枳殼,升麻,薄荷葉,羌活,獨活,桔梗,乾葛,木通,金銀花,黃芩,川芎,甘草,山梔子

上腫加蔥三莖,下腫加燈心一握,姜三片引,水煎服。

凡腫脹,大小便不通,嘔吐者,不治。臍突背平者,不治。

凡腹脹喘急,氣長出,目閉,不食者,不治。

凡腹脹喘促,驚搐,悶亂者,不治。

祖傳治脹滿,以解毒丸下之,胃苓丸調之。

白話文:

脹滿門

脹滿症專指肺部脹滿,可分為虛脹、積脹、熱脹、寒脹四種。

虛脹:因嘔吐腹瀉或誤服藥物導致脹滿,應補益中氣、利尿。可用四君子湯去甘草,再加厚朴、陳皮、蒼朮、木香、木通治療。因為中滿忌甘草,所以要去除;厚朴是治療脹滿的必用藥物。

積脹:腹部有食物積滯或糞便積聚,小便黃,腹痛隱隱作痛,呼吸略喘,脈象有力,經常想喝水,但吃不下東西,需服用藥物通便。可用丁香脾積丸瀉下,之後再用集聖丸調理。

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不良導致食積脹滿者,應先補益脾胃。可用四君子湯去甘草,再加厚朴、陳皮、砂仁,之後再服用脾積丸瀉下。之後再用集聖丸補益脾胃。症狀較輕者,可用保和丸調理。

熱脹:全身發熱,面紅煩躁,大便秘結,多因體質強健,誤服藥物所致,需服用瀉下藥物。可用三黃丸瀉下,若不通,則用膽導法,瀉下後用胃苓丸調理。

寒脹:因寒邪積聚鬱結導致脹滿,手腳冰冷,面色青白,呼吸急促。先用塌氣丸溫通氣血,之後用胃苓丸調理。

凡脹滿伴隨呼吸急促,除寒脹外,其餘都可用葶藶丸治療。

若全身長瘡疥,因清洗塗抹藥物導致毒邪內陷而腹脹,輕者用敗毒散治療,重者用解毒丸瀉下,待瘡瘍排出後脹滿即可消退痊癒。但若面色青黑,氣息上逆急促,手腳冰冷,眼睛直視或閉眼嘔吐乳汁者,則無法治療。

塌氣丸:

胡椒一兩,蠍子尾(去毒)五錢。共研為末,用麵糊做成丸藥,用陳米湯送服。另一方加萊菔子,名為褐丸子。

敗毒散:

荊芥、防風、連翹、枳殼、升麻、薄荷葉、羌活、獨活、桔梗、葛根、木通、金銀花、黃芩、川芎、甘草、山梔子。上腫加蔥三莖,下腫加燈芯一握,薑三片引藥,水煎服。

凡腫脹伴隨大小便不通、嘔吐者,不予治療。臍部突出,背部平坦者,不予治療。

凡腹脹伴隨呼吸急促,氣息長而有力,閉眼,不吃東西者,不予治療。

凡腹脹伴隨呼吸急促,驚厥抽搐,煩悶心亂者,不予治療。

祖傳治療脹滿的方法:用解毒丸瀉下,再用胃苓丸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