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

1. 瘧疾門

水煎,薑棗引。有汗用白朮,無汗用蒼朮,治瘧加青皮。

加減胃苓湯,此滲利之聖藥也。

豬苓,澤瀉,赤茯苓,白朮,官桂,五加皮,蒼朮,陳皮,厚朴,甘草,木通,大腹皮,防風,生薑皮

燈心、姜引,取順流水煎服。

平瘧養脾丸

歸身,人參,陳皮(去瓤,各一錢),黃芩(二錢),草果仁(一錢),南星(炮,一錢),白朮(一錢五分),白茯苓(一錢),柴胡(一錢五分),甘草(炙,五分)

共為末,米糊丸,如黍米大,竹葉、炒米湯下。

一方加常山、黃耆、鱉甲(醋炙黃色)。

月蟾丸

木香,人參,黃耆,當歸,桔梗,使君子肉,黃連,三稜(炮),枳實,莪朮(煨),鱉甲(炙),苦楝根皮,乾蟾(燒存性),訶子肉,夜明砂,綠礬(各等分)

共為末,醋糊丸,陳米湯下。

祖傳治瘧之法,以斬鬼丹截之,胃苓丸調之。

常用平胃散,加常山、草果為末,每服一字,於臨發日五更,用桃柳枝七根,煎湯調服。

治大人瘧疾方

人參(五分),常山(酒炒,三分),檳榔(三分),草果仁(四分),綠豆粉(炒),甘草(炙),貝母(三分),青皮(五分)

水煎服。

又方

常山,檳榔(一個),當歸,蒼朮,甘草,陳皮

先一服,用酒擂細,滾酒泡服。

如不效,將桃枝七根,燈心七根,水煎二三滾,露一宿,發日五更溫服。禁生冷雞魚發物。

白話文:

瘧疾門

用水煎煮藥材,加薑和紅棗引導藥效。如果患者有出汗,就用白朮;如果不出汗,就用蒼朮。治療瘧疾可以加入青皮。

加減胃苓湯,這是具有滲濕利水功效的良藥。

配方包含豬苓、澤瀉、赤茯苓、白朮、官桂、五加皮、蒼朮、陳皮、厚朴、甘草、木通、大腹皮、防風、生薑皮。

用燈心草和薑引導藥性,取順流而下的水煎煮後服用。

平瘧養脾丸

配方包含當歸身、人參、陳皮(去內瓤,各一錢)、黃芩(二錢)、草果仁(一錢)、南星(炮製過,一錢)、白朮(一錢五分)、白茯苓(一錢)、柴胡(一錢五分)、甘草(炙烤過,五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糊製成如黍米大小的丸子,用竹葉和炒米湯送服。

另一種配方可以加入常山、黃耆、鱉甲(用醋炙烤成黃色)。

月蟾丸

配方包含木香、人參、黃耆、當歸、桔梗、使君子肉、黃連、三稜(炮製過)、枳實、莪朮(煨烤過)、鱉甲(炙烤過)、苦楝根皮、乾蟾(燒至藥性保存)、訶子肉、夜明砂、綠礬(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醋糊製成丸子,用陳米湯送服。

祖傳治療瘧疾的方法,是用斬鬼丹來截斷病情,再用胃苓丸來調理。

常用平胃散,加入常山、草果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少量,在瘧疾發作的前一天五更時分,用桃枝和柳枝各七根煎煮湯藥,調合藥粉服用。

治療大人瘧疾的藥方

配方包含人參(五分)、常山(用酒炒過,三分)、檳榔(三分)、草果仁(四分)、綠豆粉(炒過)、甘草(炙烤過)、貝母(三分)、青皮(五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一藥方

配方包含常山、檳榔(一個)、當歸、蒼朮、甘草、陳皮。

先服用一劑,用酒研磨細後,倒入滾燙的酒中浸泡後服用。

如果沒有效果,就用桃枝七根、燈心草七根,用水煎煮兩三次,露置一夜,在瘧疾發作的當天五更時分溫熱後服用。禁食生冷、雞魚等容易誘發疾病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