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三 (1)
卷之三 (1)
1. 西江月
痢疾古名滯下,食積濕熱相參,腸鳴腹痛不能安,裡急後重無遍。赤乃小腸火盛,白自大腸邪傳,愚醫以白作寒看,辛熱亂行丸散。
治痢無過二法,河間秘訣流傳,行氣和血術中仙,管取十全無變。氣行後重自止,血和下痢自安,寒涼淡滲禁辛甘,不怕年深日遠。
凡痢先行通藥,黃連枳殼檳榔,多加酒蒸過大黃,或用三黃推蕩。若是虛人忌此,且從消導推詳。保和丸子是仙方,只要認病停當。
下後痛除裡急,再將赤白消詳,赤痢無過剪紅方,白痢固腸穩當。赤白相兼不愈,香連丸子高強,術精鄉郡把名揚,奪取錦纏頭上。
若遇時行痢疾,排門一樣無差,頭疼身痛慢吁嗟,疫癘氣行須怕。先用人參敗毒,次將承氣推詳,然後察脈看減加,虛實分明調他。
痢久前法不止,氣陷腸滑無停,急將涼藥與提升,固澀兼行甚穩。參朮升麻歸芍,烏梅粟殼連芩,乾薑訶子赤茯苓,粳米陳皮作引。
記得痢症藥品,解毒梔子芩連,大黃芒硝可推陳,木香青皮痛定。檳榔枳殼後重,升麻柴胡提升,固腸粟殼訶梅靈,澤瀉豬苓水順。
痢疾不治數症,脈若洪大須防,禁口不食吐水漿,大熱煩渴腹脹。大孔不收魄戶,糞如塵黑瓜瓤,面紅唇赤陷眉眶,氣急悶亂死樣。
小兒肛頭脫出,此由泄痢深沉,氣虛下陷不能升,冷熱不和相併。裡急後重難便,用力太過傷神,以致肛出冷寒乘,不得收返而進。
要識脫肛症治,養血和氣為宜,川芎白芷與當歸,白芍人參赤石。槐子山藥蓮肉,龍骨五倍相隨,細研五倍丸子兒,仍用米湯吞吃。
內服湯丸取效,外用諸藥扶持,梁上倒掛壁塵灰,鱉頭燒灰研細,鼠糞共末艾捻,入桶用火燃之。人坐其上令熏宜,頃刻肛頭收入。
前法若還不效,田螺取搗為泥,朴硝大黃共和之,捶膏敷上即愈。不效再用搽藥,熊膽冰片堪題,鵝膽調搽病即除,此法醫人牢記。
導氣芩連共木香,大黃歸芍殼檳榔。痢下膿血時無度,管取一服即安康。
治脫肛浴法
用陳艾煎水,以陳壁土研細,入艾水澄過渣,以艾水溫浴之,俟收入為度。外用熨法。
熨法
用麥面以好米醋和成薄餅,敷在臍上,將艾薄薄鋪於餅上,燃之。
白話文:
西江月
痢疾古稱滯下,飲食積聚濕熱交織,腸鳴腹痛難以安寧,裡急後重時發時止。紅色便代表小腸火盛,白色便則是大腸邪氣入侵,愚昧的醫生把白色便當作寒症看待,胡亂使用辛熱的丸散藥物治療。
治療痢疾不超過兩種方法,河間學派的秘訣世代相傳,調和氣血是治療的關鍵,保證療效十足,沒有變數。氣機通暢,後重感自然消失,血脈調和,痢疾自然痊癒,禁止使用寒涼、淡滲、辛辣甘甜的藥物,不必擔心久病不愈。
凡是痢疾,首先要使用通便藥物,黃連、枳殼、檳榔,再加酒蒸過的大黃,或者使用三黃瀉下。如果是虛弱的人,就不要用這些藥,應從消導入手,仔細辨證。保和丸是良方,只要能準確辨認病情即可。
大便通暢後,疼痛和裡急後重消除,再詳細辨別赤白痢,赤痢用剪紅方,白痢則用固腸藥。赤白痢混合不愈,香連丸療效顯著,醫術精湛的醫生名揚各地,獲得榮譽和財富。
如果遇到流行性痢疾,症狀都一樣,頭痛身痛,唉聲嘆氣,疫病流行時要格外小心。先用人參敗毒散,然後再根據情況使用承氣湯,觀察脈象,增減藥量,根據虛實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如果痢疾久治不愈,氣虛腸滑,就要用溫補的藥物提升元氣,同時固澀止瀉。人參、白術、升麻、歸尾、芍藥、烏梅、粟殼、黃芩、乾薑、訶子、赤茯苓,再用粳米、陳皮引導藥力。
記住治療痢疾的常用藥物,解毒的藥物有梔子、黃芩、黃連,大黃、芒硝可以瀉熱通便,木香、青皮可以止痛。檳榔、枳殼治療裡急後重,升麻、柴胡可以提升元氣,固腸的藥物有粟殼、訶子、烏梅,澤瀉、豬苓利水消腫。
痢疾如果不治療,出現幾種症狀必須警惕,脈象洪大就要預防危險,禁食,不喝水,高燒煩渴,腹脹。肛門開合失常,大便像黑瓜子一樣,面色紅潤,嘴唇乾燥,眉眼凹陷,呼吸急促,神志不清,危在旦夕。
小兒肛門脫出,是因長期腹瀉,導致氣虛下陷,不能上提,寒熱失調。裡急後重,排便用力過度,傷及元氣,導致肛門脫出,寒邪乘虛而入,無法自行恢復。
治療肛門脫出,要滋陰養血,和中理氣,川芎、白芷、當歸、白芍、人參、赤石脂、槐米、山藥、蓮子肉、龍骨、牡蠣,研磨成五倍子丸,用米湯送服。
內服湯藥丸劑,外用藥物輔助治療,可用梁上塵土、壁土、鱉甲燒灰研末,與鼠糞、艾葉混合,放入桶中燃燒,病人坐在桶上熏蒸,很快肛門就會恢復原位。
如果上述方法仍然無效,取田螺搗爛成泥,與朴硝、大黃混合,製成膏藥外敷,即可痊癒。如果還是不行,再用其他藥物,熊膽、冰片,或者鵝膽調製成藥膏外敷,就能治癒。醫生們一定要牢記這些方法。
導氣藥物有黃芩、黃連、木香,大黃、當歸、熟地、檳榔。如果痢疾伴有膿血,服用一劑就能痊癒。
治脫肛浴法:用陳艾煎水,將陳舊的牆壁土研磨成細粉,放入艾水中,過濾掉渣滓,用溫熱的艾水坐浴,直到肛門恢復原位。
熨法:用麥麵粉和米醋調成薄餅,敷在肚臍上,在餅上放薄薄一層艾葉,點燃艾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