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

1. 西江月

大凡男女吐瀉,陰陽順逆當明,男逢瀉甚下無陰,女子吐多不應。出物多而數少,此為寒盛相侵,如逢物少數頻頻,火盛細加體認。

吐瀉若是同見,此名霍亂陰陽,只用一劑理中湯,上吐下瀉了當。服此若還不效,再加熟附煨姜,烏梅作引是良方,莫與俗人誇獎。

吐瀉時時作渴,諸般湯藥無靈,飲水飲湯腹膨膨,束手坐觀死症。急用伏龍飲子,時時與吃調停,須臾吐止火邪寧,才與理中對症。

吐瀉分為三症,食積寒熱當知,面黃糞臭惡乳食,此症方為食積。若是身熱作渴,宜為熱症祛除,面白身寒腹痛時,正是虛寒之疾。

食積宜行轉取,靈應去積為宜,如逢熱症又何如,益元五苓為主。寒症理中可用,甚加附子烏梅,寒熱總用胃苓奇,吞用乾薑煎水。

白話文:

西江月

一般來說,男女嘔吐腹瀉,要先辨明陰陽的順逆。男人瀉得多,但小便少,是陰虛;女人吐得多,卻不大便,則不正常。排出物多而次數少,這是寒邪入侵;排出物少而次數多,則屬火盛,要仔細分辨。

如果同時嘔吐腹瀉,這叫做霍亂,陰陽失調。只要用一劑理中湯,嘔吐腹瀉就能解決。如果服藥後還沒效,再加入熟附子、煨姜,用烏梅引藥,這是良方,別跟普通人炫耀。

如果時時嘔吐腹瀉又口渴,各種湯藥都沒效,喝水喝湯肚子卻脹脹的,那束手無策,像是絕症了。趕快用伏龍飲,少量多次服用,調整病情。很快嘔吐就會停止,火邪消除,才能再用理中湯對症下藥。

嘔吐腹瀉分三種情況:食積、寒熱,要懂得區分。臉色發黃、大便臭、乳食消化不良,這是食積。如果身體發熱口渴,是熱症,要清除熱邪;如果臉色蒼白、身體發冷、肚子痛,就是虛寒之症。

食積宜用行氣消積的藥方,靈應去積湯最合適;如果是熱症,該怎麼治呢?益元散和五苓散為主。寒症可以用理中湯,再加附子、烏梅;寒熱夾雜則用胃苓湯,並服用乾薑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