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三 (2)
卷之三 (2)
1. 西江月
泄瀉注成黃水,或渴不渴殊途,此在風溼症中求,多病春天時候。如或瀉下清水,腹中不作痛楚,此是純濕病之由,症傳陰雨之後。
泄瀉腸滑不止,濕傷元氣陷虛,藥宜升舉救兒軀,才得醫理妙處。如或泄瀉日久,身熱仍舊不除,此為日久氣多虛,調元湯劑宜服。
丹溪治泄之法,瀉水腹無痛疼,此症因受濕分明,四苓二術當增。飲食入胃不住,宿穀不化猶存,此則氣虛病之根,參朮升麻芍並。
腹內痛甚而瀉,瀉後痛減覺輕,此在食積症中尋,神麯大黃推滲。一痛一泄成障,泄火更見腸鳴,火症分明用四苓,加上芩通尤勝。
大端泄瀉諸症,治法條貫分明,醫人最要細詳論,尤貴依方對症,調治只依前法,澀藥切莫先行,若然胡亂敗章程,反變痢膿重症。
泄瀉不知症候,許久不止堪憂,精神美好渴無休,面赤唇紅消瘦。脈理若見沉細,滑泄不乳煩愁,變痢赤白或驚搐,大孔如筒不救。
白話文:
腹瀉拉出黃色水便,或是感到口渴或不渴,這是不同的情況,這種狀況通常是風濕病引起的,特別容易在春天發生。如果腹瀉拉出清澈的水便,肚子卻不會感到疼痛,這就是單純的濕氣引起的病,通常會在陰雨天氣後發生。
腹瀉不止、腸道滑利,是因為濕氣損傷了元氣,導致身體虛弱下陷,這時應該使用具有升提作用的藥物來救治,這才是治療的精妙之處。如果腹瀉持續很久,而且身體發熱沒有消退,這就是因為病程太久導致氣虛,應該服用調元湯劑來調理。
朱丹溪治療腹瀉的方法,如果拉肚子但肚子不痛,這明顯是因為受到濕氣的影響,應該使用四苓散並增加二術來治療。如果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還殘留著未消化的食物,這就是氣虛的根本原因,應該使用人參、白朮、升麻、芍藥等藥物來治療。
如果肚子非常疼痛才腹瀉,瀉後疼痛減輕,這就是因為食物積滯引起的,應該使用神麯、大黃等藥物來幫助消化、通便。如果一陣疼痛就腹瀉一次,腹瀉時腸鳴更明顯,這是火氣引起的,應該使用四苓散,再加上黃芩、木通效果更好。
總而言之,各種腹瀉的症狀,治療方法都有明確的條理,醫生最重要的是要仔細辨別,特別是根據不同的症狀選用合適的藥方。調理時只需按照之前的原則,不要急著使用收澀的藥物。如果胡亂使用藥物,反而會使病情惡化,變成痢疾或膿血便等重症。
如果腹瀉時不了解病因,導致腹瀉很久都沒停止,這很令人擔憂。但如果精神還好、不感到口渴,只是臉色紅潤、嘴唇紅、身體消瘦,而且脈象呈現沉細,腹瀉不止,而且難以消化吸收,這就會很麻煩,可能會變成痢疾、出現紅血便或白血便,甚至會驚厥抽搐,如果肛門像竹筒一樣無法收縮就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