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

1. 西江月

泄瀉秘傳治法,等閒不語時人,如今傳授與子孫,勝似良田萬頃。初次且行淡滲,溫中以次施行,三升四塞救兒嬰,此方古今永定。

泄瀉緣何發作?只因水穀無分,所以淡滲法先行,小便長而泄定。滑石車前赤茯,人參白朮豬苓,甘草澤瀉與砂仁,薑棗煎來作引。

淡滲行而又泄,須防穀氣中虛,溫中丸散不須拘,斷要一時泄住。白朮人參砂藿,炙姜炙草依書,烏梅熟附澤瀉豬,引用生薑作主。

溫中若還不效,中氣下陷須提,人參白朮與黃耆,甘草乾姜炙取。澤瀉豬苓赤茯,升麻熟附烏梅,柴胡白芍與當歸,引用薑棗休棄。

以此升提未止,只因腸滑難收,塞用通用更何憂,擊其惰歸可救。參朮炙姜炙草,烏梅粟殼相扶,升麻訶子芍歸求,薑棗同煎溫服。

法盡泄還不止,其間吉少凶多,假饒父母不奈何,要你醫時休錯。參朮附陳薑棗,砂仁豆蔻粟訶,乾蟾蘆薈木香和,赤石醋丸服可。

泄瀉時常作渴,白朮散子如仙,人參白朮木香兼,乾葛藿香葉片,甘草茯苓七味,烏梅加上同煎,臨時再用伏龍肝,此法千金不換。

泄瀉如常治法,不須別用心機,只將黑藥胃苓醫,三服自然停息。如此不能取效,依前四法支持,吾將心法教人知,才顯明醫三世。

五六月間泄瀉,其中寒少熱多,理中丸子救沉疴,玉露散子真可。不效四苓作引,同吞理中調和,自然泄止莫蹉跎,活得人多念我。

夏月人多泄瀉,腹疼煩熱相攻,豬苓澤瀉茯苓同,甘草乾姜炙用。白朮黃連滑石,人參砂藿溫中,升麻提氣妙無窮,更把烏梅煎送。

泄瀉症雖各別,大要總因濕成,風寒水濕中人身,乳食過傷為病。此由中氣不足,脾胃積滯惟深,以致氣脈不調勻,故成泄瀉之症。

人皆知有泄瀉,當分泄瀉原根,冷則滑泄故無聲,熱則腸結為病,故致裡急後重,如水注下有聲,此名瀉症熱緣因,下麵條陳病症。

細詳冷泄病症,腹中卻似雷鳴,注下清白水之形,面白肚疼等症。甚者四肢厥逆,此由兒弱溺寒侵,寒氣在腹刺攻人,故令兒患此症。

熱泄色多黃赤,小便不利心煩,口燥作渴定咽乾,食乳必粗可驗。此由腸胃挾熱,冷風乘入其間,熱氣相傳不安然,所以兒有此患。

冷熱不均泄瀉,瀉色赤白不常,或水或谷病為殃,小兒如何抵當。此由先冷後熱,先熱腹被冷傷,腸胃宿虛虧中臟,冷熱交攻勻當。

更有傷食而泄,腹痛乳食不思,面黃寒熱異常時,糞多酸臭氣味。此由乳食過度,以致脾胃傷虧,遂成泄瀉病孩提,小兒多有此疾。

又有一般暑泄,多於暑熱之時,亦宜寒熱症中推,庶好斟酌用劑。若或瀉瀼赤白,腹大青筋發稀,或吃泥土出蛔時,此為疳泄之疾。

又見泄多青色,亦或發熱有時,睡臥不安忽驚悸,乃是驚泄之勢。此是脾受肝克,速宜及早醫之,若變脾風瘈瘲時,就是神仙費力。

白話文:

西江月

治療腹瀉的秘傳方法,平常從不輕易告訴別人,現在傳授給子孫,比擁有萬頃良田還好。一開始先用淡滲的方法,溫和地逐步治療,三升四塞法能救活嬰兒,這個方法古今有效。

腹瀉為什麼會發作?只是因為水谷不分,所以先用淡滲法,小便增多後腹瀉就會停止。用滑石、車前子、赤茯苓、人參、白朮、豬苓、甘草、澤瀉和砂仁,用生薑、大棗煎水送服。

如果淡滲後腹瀉還沒停止,要防止穀氣中虛,溫中丸、溫中散不必拘泥,重要的是要立即止瀉。用白朮、人參、砂仁、藿香、炮薑、炙甘草(依書中記載炮製),烏梅、熟附子、澤瀉、豬苓,用生薑送服。

如果溫中方法還沒有效,是中氣下陷需要提升,用人參、白朮、黃耆、甘草、乾薑(炮製)。澤瀉、豬苓、赤茯苓、升麻、熟附子、烏梅、柴胡、白芍、當歸,用生薑、大棗送服。

如果用升提的方法還沒有停止腹瀉,是因為腸道滑利難以收斂,就用塞法,無論哪種方法,只要能止瀉就好。用人參、白朮、炮薑、炙甘草、烏梅、米殼(互相輔助),升麻、訶子、白芍、當歸,用生薑、大棗煎水溫服。

如果用盡各種方法腹瀉還不止,吉凶難料,就算父母束手無策,也要你用正確的方法治療。用人參、白朮、熟附子、陳皮、生薑、大棗、砂仁、豆蔻、訶子、乾蟾蜍、蘆薈、木香,製成赤石脂丸服用。

腹瀉經常口渴,白朮散就像仙丹一樣,用人參、白朮、木香、葛根、藿香葉、甘草、茯苓七味藥,再加上烏梅一起煎服,必要時再用伏龍肝,這個方法價值千金。

腹瀉的常用治療方法,不必另外費心,只用黑藥、胃苓湯治療,三劑就能自然停止。如果這樣還沒有效果,就依照之前的四種方法治療,我會把治療的精髓告訴你,才能顯現出三代名醫的水平。

五月六月腹瀉,寒症少熱症多,理中丸能救治重病,玉露散也很有效。如果沒效果,就用四苓湯引導,再服用理中丸調和,腹瀉自然就會停止,活著的人都會記得我。

夏天很多人腹瀉,肚子痛、煩躁、發熱同時出現,用豬苓、澤瀉、茯苓,再加甘草、乾薑(炮製)。白朮、黃連、滑石、人參、砂仁、藿香溫中,升麻提氣效果極好,再用烏梅煎水送服。

雖然腹瀉症狀各有不同,但主要都是濕邪引起的,風寒、濕邪侵犯人體,飲食過度也能導致疾病。這是因為中氣不足,脾胃積滯嚴重,導致氣血運行不調,所以產生腹瀉。

大家都知道有腹瀉,應該區分腹瀉的原因,冷證腹瀉聲音小,熱證腹瀉則腸道絞痛,所以會有裡急後重,像水一樣往下流,聲音很大,這是熱證腹瀉。下面詳細描述各種症狀。

仔細分析冷證腹瀉的症狀,肚子裡像打雷一樣,排出的是清澈的水一樣的便,臉色蒼白肚子痛等症狀。嚴重者四肢厥冷,這是因為孩子體弱受寒,寒邪入侵腹部,所以孩子會得這種病。

熱證腹瀉大便顏色多為黃赤,小便不利,心煩,口乾舌燥,咽喉乾燥,吃奶時必會哭鬧,可以據此驗證。這是因為腸胃積熱,冷風侵入,熱邪傳播,所以孩子會有這種疾病。

冷熱不均導致腹瀉,大便顏色赤白不一,可能是水樣便或食糜樣便,小兒如何能承受?這是因為先受寒後受熱,或先受熱後腹部受寒,腸胃本來就虛弱,冷熱交加。

還有因為飲食積滯而腹瀉,肚子痛,不想吃奶,臉色發黃,寒熱交替,大便有酸臭味。這是因為飲食過度,導致脾胃受損,造成腹瀉,小兒多見。

還有一種暑瀉,多發生在暑熱季節,也應該根據寒熱症狀來判斷,才能更好的選擇藥物。如果大便赤白不一,肚子大,青筋暴露,或者吃泥土、排出蛔蟲,這是疳瀉。

還有一種大便青色,或者偶爾發熱,睡覺不安,突然驚悸,這是驚瀉。這是脾臟受肝臟克制,應該及早治療,如果變成脾風驚癇,就算神仙也無能為力。

腹瀉排出黃水,有的口渴有的不口渴,這在風濕病中尋找原因,多發生在春季。如果排出清水樣大便,肚子不痛,這是純濕邪引起的疾病,多發生在陰雨之後。

腹瀉腸道滑利不止,濕邪傷損元氣,導致元氣下陷,應該用升提的藥物來救治孩子,才能體會到治療的精妙之處。如果腹瀉時間長,身體發熱依然不退,這是因為時間長了元氣過度虛弱,應該服用調元湯。

丹溪治療腹瀉的方法,腹瀉排出水樣大便不痛,這種疾病是濕邪引起的,四苓湯加二術(白朮、蒼朮)。食物進入胃中不能停留,宿食不消化,這是氣虛引起的疾病,用人參、白朮、升麻、白芍。

肚子痛得很厲害然後腹瀉,腹瀉後疼痛減輕,這是食物積滯引起的疾病,用神麴、大黃促進排泄。一痛一瀉的症狀,腹瀉時腸鳴,這是火證,用四苓湯,再加黃芩、通草效果更好。

總之,各種腹瀉症狀,治療方法條理清晰,醫生一定要仔細分析,尤其要根據病症用藥,治療只按照之前的辦法,不要先用澀藥,如果胡亂用藥,反而會變成痢疾膿血症。

如果不知道腹瀉的症候,長時間不停止很憂慮,精神狀態很好,口渴不止,臉紅嘴唇紅,消瘦。脈象沉細,腹瀉,不吃奶煩惱,變成痢疾赤白,或者驚厥抽搐,肛門像筒子一樣,無法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