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

1. 胎毒門

至聖保命丹,治小兒驚風內瘹,腹肚堅硬,睡不安,夜多啼哭,急慢驚風,眼目上視,手足搐掣,不省人事者,服之即效。

全蠍(去毒十四個),防風(二錢),白附子(煨一錢),南星(炮用牛膽制),蟬蛻(去毒),殭蠶(炒去毒),天麻(各二錢),辰砂(另研一錢),麝香(五分)

上為末,揉糯米飯丸,如黃豆大,金箔為衣,每一丸,鉤藤燈心湯磨下。有熱加牛黃、腦子、硼砂。

又方,加羌活二錢,此藥常服,鎮心化痰。

袖珍方云,胎驚治法,宜解散風邪,利驚,化痰,調氣,貼囟。甚則以朱銀丸利之。面青拳搐者,宜服保命丹、鉤藤散、全蠍散。初生嬰兒,難以用藥,凡有此候,急取豬乳,細研辰砂、牛黃、麝香各少許,調抹入口中即愈矣。

全蠍散,治胎驚癇、諸驚。

全蠍(一個),琥珀,辰砂(各少許)

麥冬湯調下一字。

獨活湯,治胎驚,發散風邪。

羌活,獨活(各二錢),檳榔,天麻,麻黃(去節),甘草(各一錢)

上銼散,每服一錢,白朮煎,內加天南星末,蜜調貼囟門上。

凡小兒生下,大便三五日不通者,此名鎖肚。胎中受熱,熱毒壅盛,結於肛門,閉而不通,無復滋潤。急令婦人以溫水漱口,吸咂兒前後心,並臍下手足共七處,凡四五次;再用輕粉五分,蜜少許,溫水化開,時時少許服之,以通為度。如更不通,即是肛門內合。或以金簪透而通之,須刺入二寸,以香油和蜜納入孔中,糞出為快也。

若肚脹不乳,呻吟聲至於七日,難可望生矣。

凡小兒生即不吮乳,此由拭口不淨,穢物入腹,致令腹滿氣短,不能吮乳;或有嘔吐,乳不得下;或胎中受寒,令兒腹痛不乳,此則多啼。以木香散治之。

木香,甘草,茯苓,乾薑,木瓜,丁香,陳皮(各等分)

共為細末,每用一字,水煎綿蘸,滴與食之。

臍風者,由斷臍之後,被水濕風冷之氣所乘,流入心脾,令腹脹臍腫,四肢強直,日夜多啼,不能吮乳。甚則發為風搐,若臍邊青腫,撮口不開者,是為內搐,不治。爪甲黑者,死。

撮口者,由胎氣挾熱,兼風邪入臍,流入心脾二經,故令舌強唇青,口撮喘急,啼聲不出,不乳。若口出白沫,四肢冷者,不治。最為急候,一臘之內尤甚。

噤風者,眼閉口噤,啼聲漸少,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大小便皆不通。亦由胎中受熱,熱毒流入心脾,故形於喉舌間也。

以上三症,其名雖異,受病則一。初生七日之內,得此症者多死。若不急救,坐以待斃,良可憫焉!

但見小兒噴嚏多啼,身熱不乳,急看兒上齶,有小泡子如粟米大,或以指甲,或以挖耳,輕輕刮去,以綿絹纏指,蘸溫水拭淨其血,勿令下咽,即便安妥,不必服藥,誠良方也。

白話文:

至聖保命丹,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小孩子因為驚風導致的抽搐,肚子硬邦邦,睡不好,晚上哭鬧,無論是急性或慢性的驚風,眼睛向上看,手腳抽動,甚至人事不省,吃了這個藥就會有效。

藥材包含:全蠍(去除毒性,用十四個),防風(二錢),白附子(用火煨過,一錢),南星(用牛膽汁泡製後炮製),蟬蛻(去除毒性),殭蠶(炒過去除毒性),天麻(各二錢),辰砂(另外研磨成粉,一錢),麝香(五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糯米飯揉成丸子,像黃豆那麼大,外面包上金箔,每次吃一丸,用鉤藤和燈心草煮的湯送服。如果發熱,可以加入牛黃、腦子、硼砂。

另外一個藥方,加入羌活二錢,這個藥可以經常服用,有鎮定心神、化解痰液的功效。

有本叫《袖珍方》的書提到,治療胎驚的方法,應該要解散風邪,幫助驚嚇平復,化解痰液,調和氣息,貼在囟門上。嚴重的話,可以用朱銀丸來治療。如果臉色發青,身體蜷曲抽搐,應該服用保命丹、鉤藤散、全蠍散。剛出生的嬰兒,很難用藥,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可以馬上取一些豬奶,加入少許研磨細碎的辰砂、牛黃、麝香,調和後抹在嬰兒口中,就會好了。

全蠍散,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因為胎驚引起的癲癇和其他驚風症狀。

藥材包含:全蠍(一個),琥珀,辰砂(都用少許)。

用麥冬煮的湯調服,每次服用一字(古代劑量單位)。

獨活湯,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胎驚,有發散風邪的作用。

藥材包含:羌活,獨活(各二錢),檳榔,天麻,麻黃(去除節),甘草(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後,每次服用一錢,用白朮煮的湯送服,並在湯中加入天南星的粉末,用蜂蜜調和後塗抹在囟門上。

如果小孩子生下來後,大便三五天不通暢,這叫做「鎖肚」。這是因為在胎中受到熱氣,熱毒聚集在肛門,導致阻塞不通,失去滋潤。要趕快讓婦女用溫水漱口,然後吸吮嬰兒的前後心、肚臍下方和手腳共七處,大概四五次;再用輕粉五分,加少許蜂蜜,用溫水化開,時常餵食一點點,直到大便通暢為止。如果還是不通,可能是肛門內部閉合。可以用金簪子刺穿打通,大概刺入兩寸,然後用香油和蜂蜜調和後放入孔中,等到糞便排出就好了。

如果肚子脹氣,不吃奶,呻吟不止,到了七天,就難以存活了。

如果小孩子一生下來就不吸吮乳汁,這可能是因為擦嘴時沒有擦乾淨,污穢的東西進入肚子,導致肚子脹滿、氣短,不能吸吮乳汁;或者出現嘔吐,奶水無法下嚥;或者是在胎中受寒,導致嬰兒肚子痛、不吃奶,因此哭鬧不停。可以用木香散來治療。

藥材包含:木香,甘草,茯苓,乾薑,木瓜,丁香,陳皮(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用一字(古代劑量單位),用水煎煮後用棉布沾取,滴入嬰兒口中餵食。

「臍風」是因為剪斷臍帶後,受到水濕、風寒之氣侵襲,流入心脾,導致肚子脹大、肚臍腫脹,四肢僵硬,整天哭鬧不停,不吸吮乳汁。嚴重的話,會發展成抽搐,如果肚臍旁邊青腫,嘴巴緊閉打不開,就是「內搐」,無法醫治。如果指甲變黑,就會死亡。

「撮口」是因為胎氣夾雜熱氣,加上風邪入侵肚臍,流入心脾二經,導致舌頭僵硬、嘴唇發青、嘴巴緊縮、呼吸急促、哭不出聲、不吃奶。如果口吐白沫、四肢冰冷,就無法醫治。這是非常危急的症狀,尤其是在出生後一個月內最為嚴重。

「噤風」的症狀是眼睛閉上,嘴巴緊閉,哭聲漸漸減少,無法吸吮乳汁,口吐白沫,大小便都不通。也是因為在胎中受熱,熱毒流入心脾,因此反應在喉嚨和舌頭之間。

以上三種病症,雖然名稱不同,但病因卻是相同的。剛出生七天內如果得了這些病,大多會死亡。如果不趕快救治,就只能坐等死亡,實在讓人感到可悲!

如果看到小孩子經常打噴嚏、哭鬧不停、身體發熱、不吃奶,要趕快看看嬰兒的上顎,是否有像小米粒大小的小水泡,可以用指甲或挖耳勺輕輕刮去,然後用棉布纏繞手指,沾上溫水擦乾淨血跡,不要讓嬰兒吞下血水,這樣就會平安無事,不需要服藥,這真是個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