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古義》~ 卷之下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下 (7)

1. 卷之下

(第四十二舊同)難曰:人腸胃長短、受水穀多少、各幾何?

然,胃大(圍)一尺五寸,徑五寸(圍三徑一之法下同),長二尺六寸(古有縱橫斜等黍尺不知是用何尺),橫(橫讀如廣)屈受水穀三斗五升(此亦古量法未可知)。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小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舊本脫寸之少三字故補),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脫寸之大三字故補),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穀八(靈樞作九)鬥七(靈樞作二)升六(靈樞作一)合八分合之一(靈樞作合之大半)。

○按:每腑所受水穀多寡與靈樞同,而本篇謂通計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則見四升五合之不足;予私疑小腸二斗四升當是一斗九升強。何則?胃者腐熟水穀化生精液,大小腸及廣腸皆受其糟粕而次第減損,轉輸運逆則豈有增之理乎?蓋扁鵲見靈樞所書小腸谷量比諸胃量多四升強,則直改以為會計者必矣。然其所改遂乃漫滅,後人再因靈樞文而補之者乎?姑且書此以俟識者。此腸胃長短、受水穀之數也。

肝重二斤(十六兩為斤)四兩(三錢弱為兩下仿此);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主藏魂。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竅同)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主藏魄。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主藏志。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兩分二十四之一為銖下同);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一兩;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小半;左回疊積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腸重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寸之小半(舊本脫寸之小今補);當臍右(靈樞作左還為是);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橫同)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廣二寸半。

唇至齒,長九分;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二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寸之(舊本脫寸之二字今補)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按:此與靈樞絕谷篇文同;而其所主專在胃中所受水穀三斗五升者。蓋人平日承此食量,則足以榮養臟腑。苟有過不及,則不徒害沖和之氣,抑亦足以致病。至其大小腸及廣腸,皆受其滓穢,以為泌別傳導之用耳。此為後篇言絕谷七日而死之起本。肝重云云以下一百九字,靈素無所見。

白話文:

(第四十二條與前述相同)有人問道:人的腸胃長短,以及能容納多少水和食物,各自是多少呢?回答是:胃的周長約一尺五寸,直徑約五寸(依照周長三倍等於直徑的算法,以下相同),長度約二尺六寸(古時有縱向、橫向、斜向等不同的量尺,不知此處用的是哪種),橫向彎曲可以容納水和食物三斗五升(這也是古代的量法,無法得知確切數值)。其中通常會留存食物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寬約二寸半,直徑約八分多一點點,長度約三丈二尺,可以容納食物二斗四升,水六升多一點。迴腸寬約四寸,直徑約一寸多一點點(舊的版本少了「多一點點」這三個字,現在補上),長度約二丈一尺,可以容納食物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寬約八寸,直徑約二寸多一點點(少了「多」這三個字,現在補上),長度約二尺八寸,可以容納食物九升多一點點。所以,腸胃總長約五丈八尺四寸。

總共能容納水和食物八(《靈樞》記載為九)斗七(《靈樞》記載為二)升六(《靈樞》記載為一)合多一點點(《靈樞》記載為多一半。按:每個臟腑所能容納的水和食物的多少與《靈樞》相同,但本文說總共是八斗七升六合多一點點,就表示少了四升五合左右,我個人懷疑小腸的二斗四升應該是一斗九升多一點,為什麼呢?因為胃是腐熟水穀、化生精液的地方,大小腸和廣腸都是接收其糟粕,並依序減少、傳輸運送,怎麼會有增加的道理呢?可能是扁鵲看到《靈樞》所記載的小腸容積比胃多四升多,就直接改了,會計的人也一定是這樣改的。但改了之後就變得模糊不清,後人可能再根據《靈樞》的文獻去補回。這裡先這樣寫著,等有識之士來判斷吧!)。這就是腸胃的長短,以及能容納水和食物的數量。

肝臟重二斤四兩(十六兩為一斤),約略分成左邊三葉、右邊四葉,總共七葉,主要儲藏魂魄。心臟重十二兩,中有七個孔(同竅),生有三根毛,儲存精汁三合,主要儲藏神志。脾臟重二斤三兩,扁而寬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要包裹血液,溫養五臟,主要儲藏意念。肺臟重三斤三兩,有六葉兩耳,總共八葉,主要儲藏魄力。

腎臟有兩枚,共重一斤一兩,主要儲藏意志。膽囊位於肝臟的短葉之間,重三兩三銖(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為一銖),儲存精汁三合。胃重二斤一兩,彎曲伸縮,長二尺六寸,周長一尺五寸,直徑五寸,能容納食物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寬二寸半,直徑八分多一點點,左側迴旋疊積十六次,能容納食物二斗四升,水六升多一點點。大腸重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寬四寸,直徑一寸多一點點(舊版本少了「多」這個字,現在補上),位於肚臍右側(《靈樞》記載為左側才是正確的),迴旋十六次,能容納食物一斗,水七升半。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向和橫向都是九寸,能儲存尿液九升九合,開口寬二寸半。嘴唇到牙齒的長度為九分,牙齒後面到會厭的深度為三寸半,能容納五合的液體。舌頭重十兩,長七寸,寬二寸半。咽門重十二兩,寬二寸半,到胃的長度為一尺六寸。喉嚨重十二兩,寬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肛門重十二兩,周長八寸,直徑二寸多一點點(舊版本少了「多」這個字,現在補上),長二尺八寸,能容納食物九升多一點點。

總結來看,這裡所記載的內容與《靈樞》的〈絕谷篇〉相同。而它所強調的重點,在於胃所能容納的水和食物為三斗五升。因為人平時所吃的量,大約就是這個程度,足以滋養五臟六腑。如果超過或不足,不僅會傷害身體的平和之氣,也會因此而生病。至於大小腸和廣腸,都是接收胃消化後的殘渣,用來泌別糟粕、傳導排出。這也是後文說人若絕食七日就會死亡的依據。至於肝臟重量的記載等等以下一百九字,在《靈樞》和《素問》中沒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