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古義》~ 卷之下 (1)
卷之下 (1)
1. 卷之下
(第三十一舊三十二) 難曰:五臟俱等(列)而心肺獨在鬲上者,何也? 然。心者血,肺者氣;血為榮,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榮衛。通行經絡,榮周於外,故令心肺在鬲上也。
按此篇所述,五臟同輩等列,而心肺獨在鬲上。脾、肝、腎三臟皆在鬲下。上焉則清陽之處,下焉則濁陰之地;此乃心肺獨似有貴焉。夫心者生化榮血,肺者運行衛氣;一身氣血,率皆賴於二臟之運化,則其所職最重。故心肺之所貴者無他,唯在血與氣耳。素問曰:「鬲肓之上,中有父母。」所謂父母者,指氣血言;則此篇主意,權輿乎此。蓋雖五臟為一身之主,神氣之舍;然其所以為病,皆因血氣虛實。且藥有氣味,亦唯不過療氣血耳。氣血生化,則精神魂魄寓其中。然則醫之治病,專在氣血之分,豈拘拘於臟象乎?故素問又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則此之謂也。
(第三十二舊三十三) 難曰:肝(色)青,象(乙)木;肺(色)白,象(辛)金。肝得水(精氣)而沉(位卑),木得水而浮(輕);肺得水(精氣)而浮(高),金得水而沉(重)。其意何也? 然。肝者非為純木也(吸金氣),乙(木)角(少)也,庚之柔。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陽(甲木),而吸其微陰(庚金)之氣,其意樂金。又行陰道(足厥陰多血少氣)多,故令肝得水(精氣)而沉(重濁為常)也。肺者,非為純金也(受火氣),辛(金)商(少)也,丙之柔。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陰(庚金),婚而就(丙)火,其意樂火。又行陽道(手太陰多氣少血)多,故令肺得水(精氣)而浮(輕清為常)也。肺熟(火氣離)而復沉,肝熟(金氣絕)而復浮者,何也?故知辛當歸庚(純金),乙當歸甲(純木)也。
按此篇問答,閱覽內經,無有明據。審其設問之辭,以肺、肝二臟倒置其位發難。所謂肺者象金,其體當沉;肝者象木,其體當浮。凡五行之性,木火屬陽,金水屬陰;火性炎上,故心居上部;水性潤下,故腎居下部;是理之當然也。然木質當浮,反沉在下;金體當沉,反浮在上;似非木金之性,是其所以發難焉。竊考其所以倒置,即臟腑剛柔之事也。所謂剛柔者,夫婦之道也。假令甲乙庚辛,即肝、膽、肺、大腸。腑為陽,兄之行也;臟為陰,妹之行也。甲乙本自同氣,故乙木感於異氣,其意樂庚金。庚辛本自同性,故辛金配於異性,婚而就火。腑屬陽,夫之道也;臟屬陰,婦之道也。故曰:「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陰道陽道,謂肺主氣在上,肝藏血在下;且在各經,亦復如此。「肝肺熟之熟」,滑注以為散失之義;王氏《評林》為相離也。蓋草木實熟,則離謝枝莖之意歟?姑且從之。肝肺若不易地,則心、腎陰陽共為偏勝,何以致五臟之和平乎?
白話文:
[卷之下]
(第三十一)有人問道:五臟的排列位置都差不多,為何心肺獨自在膈膜之上呢?這是因為心主血,肺主氣;血為營氣,氣為衛氣,它們互相伴隨,運行於全身經絡,營氣運行於體表,所以心肺位於膈膜之上。
這篇文章提到,五臟雖然排列位置大致相同,但心肺獨自位於膈膜之上,脾、肝、腎則位於膈膜之下。上面是清陽之處,下面是濁陰之處,因此心肺似乎更為尊貴。心負責化生營血,肺負責運行衛氣,全身的氣血都依靠這兩個臟器的運化,所以它們的功能最重要。心肺之所以尊貴,就在於血和氣。<<素問>>說:「膈膜和肓骨之間,有父母之臟」,所謂的「父母」,指的是氣血,這篇文章的主旨也正是在此。雖然五臟是人體的主宰,是神氣的居所,但它們生病的原因,都與氣血虛實有關,藥物也主要是治療氣血。氣血生化,則精神魂魄才能寄託其中,所以醫學治病,重點在於氣血的盛衰,而不是拘泥於臟腑的象徵。因此<<素問>>又說:「氣血是人的神明,不可不謹慎保養。」
(第三十二)有人問道:肝色青,像木;肺色白,像金。肝得到水(精氣)則下沉,木得水則浮;肺得到水(精氣)則上浮,金得水則下沉,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肝並非純粹的木,乙木是甲木的少陽之氣,庚金的柔順之氣,陰陽而言,就如同夫婦。肝吸收少許庚金的陰氣,它喜歡金,又多行陰道(足厥陰經血多氣少),所以肝得水則下沉。肺並非純粹的金,辛金是丙火的少陰之氣,庚金的柔順之氣,陰陽而言,就如同夫婦。肺吸收少許丙火的陽氣,它喜歡火,又多行陽道(手太陰經氣多血少),所以肺得水則上浮。肺成熟(火氣離去)後又下沉,肝成熟(金氣衰竭)後又上浮,這是為什麼呢?所以知道辛金應歸屬於庚金(純金),乙木應歸屬於甲木(純木)。
這篇文章的問答,在<<內經>>中找不到明確的記載。審視它的提問,是將肺肝兩個臟器的位子顛倒來發問。肺象金,理應下沉;肝象木,理應上浮。五行之性,木火屬陽,金水屬陰;火性炎上,所以心在上;水性潤下,所以腎在下,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木性應當上浮,卻下沉;金性應當下沉,卻上浮,這似乎違背了木金的特性,所以才提出這個問題。仔細推敲它顛倒的原因,在於臟腑的剛柔之性。所謂剛柔,就是夫婦之道。比如甲乙庚辛,就是肝膽肺大腸,腑屬陽,像兄長;臟屬陰,像妹妹。甲乙同氣相連,所以乙木受到庚金的影響,它喜歡庚金;庚辛同性相連,所以辛金與丙火相配,腑屬陽,像丈夫;臟屬陰,像妻子。所以說:「大言陰陽,小言夫婦。」陰道陽道,指的是肺主氣在上,肝藏血在下,在各個經絡中也是如此。肝肺熟,滑注理解為散失的意思,王氏評林則認為是相離。大概是指草木成熟後,就會脫離枝幹的意思吧,姑且這樣理解。如果肝肺不變位置,則心腎的陰陽就會偏勝,怎麼能維持五臟的平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