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1)

1. 卷十四

2. 眼目門

3. 眼目總論

《素問》云:目得血而能視,手得血而能握,其證足厥陰之經絡所主。肝臟受虛而即補腎,實而即瀉心。

夫人之眼目者,似天地之日月也。若人無雙目,豈能辨別賢愚,天無日月,萬物安得照耀。是故眼通五臟,氣貫五輪,外應肝候。肝藏虛而風邪郁,風邪鬱而熱蘊沖,火炎上行,故攻目,目昏滲澀,疼痛赤絲皆發。營衛實則能視,營衛虛則昏暗。凡人餐熱物,或嗜五辛,坐濕當風,凌寒冒暑,將息失度,皆喪目之源也。

黃連膏,治一切眼目痛,瘀肉攀睛,風癢淚落不止。

朴硝(一斗,以水半鬥,淘淨去土,陰乾用),黃連(半斤),白丁香(五升,以水一斗,淘淨去土,攪細用)

上取水,入硝、香,釜內熬至七分,淘出,令經宿,水面浮牙者,取出,控干,以紙袋子盛,風中懸至風化,將黃連細末熬清汁,曬乾,稍用豬羊膽和,加蜜妙,點之妙矣。

滌昏膏,治一切風眼疼痛,不可忍者,洗之妙矣。

好崖蜜(一斤),黃連(一兩),沒藥(半兩),黃丹(一兩,炮紫色)

上入蜜,同熬黑,煎黃連成稠汁、黃丹入藥內,煎熬稠,更入沒藥末,同熬數沸,濾去滓,洗。甚妙!後更用通天散㗜鼻。

通天散,治偏正頭疼並腦風,通一切壅滯,明目。

赤芍藥,川芎,黃連,黃芩,玄胡索,草烏頭,當歸,乳香(別研,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少許,紙捻子蘸藥,任之鼻㗜。神效!

神芎散,治風熱上攻,頭目眩痛,上壅鼻塞眼昏,並牙齒悶痛。

川芎,鬱金(各二錢),荊芥穗(一分),薄荷葉(一分),盆硝(二錢),紅豆(一錢。以上為細末,後入盆硝)

上研勻,鼻內㗜三兩耳剜。力慢加藥。病甚者,兼夜㗜之。

凡熱多風少,隨證選用諸藥。

金絲膏,治一切目疾,昏暗如紗羅所遮,或疼或痛。

宣黃連(半兩,銼碎,水一盞,浸一宿,取汁,再添水半盞浸滓,經本日許,取汁,與前汁放,別用,水半盞),蜜(一兩),白礬(一字),井鹽(一分。如無,以青鹽代之),山梔子(二錢,好者,捶碎,與黃連滓同煮五七十沸,取盡力了,濾去滓,與前黃連汁一處,入余藥)

上用銀瓷器內同熬十餘沸,用生絹,上細紙數重,再濾過用。時常點。

白藥子散,治一切疳眼爛目生翳,眼內外障,赤疾,並小兒吐利疳瀉。

白藥子(一兩),甘草(半兩),

上為末,用豬肝一葉,批開,糝藥五錢,水一大盞,煮熟,食後服。

胡黃連散,治一切久新赤目疼痛,不能坐臥,並大小人口瘡。

胡黃連,檳榔(各半兩),麝香(少許,別研)

上為細末,研細點之。如口瘡,每服半錢,麝香一字,勻口瘡大小貼之。忌食魚豬油膩物。

碧霞丹,點一切惡眼風赤者。

白話文:

眼目總論

《黃帝內經》說:眼睛靠血液滋養才能視物,手靠血液滋養才能握物,這都與足厥陰經絡有關。肝臟虛弱就要補腎,肝臟實熱就要瀉心火。

人的眼睛如同天地日月,沒有雙眼,人就不能辨別賢愚;沒有日月,萬物就不能得到光照。所以,眼睛與五臟相通,氣息貫通五輪,外在則反映肝臟的狀況。肝臟虛弱,風邪就會鬱結;風邪鬱結,就會產生內熱;內熱上升,就會侵犯眼睛,導致眼睛昏暗、澀痛、紅腫、出現血絲等症狀。營衛氣血充足,就能看得清楚;營衛氣血虛弱,就會視力模糊。凡是吃熱燙食物、嗜食辛辣之物、久坐潮濕環境、吹風受寒、貪涼冒暑、作息不規律的人,都是損傷眼睛的根源。

黃連膏:治療各種眼痛、眼球瘀血、風癢流淚不止等症。

配方:朴硝(一斗,用半斗水淘洗乾淨,陰乾備用)、黃連(半斤)、白丁香(五升,用一斗水淘洗乾淨,研細備用)。將水放入鍋中,加入朴硝和丁香,熬煮至七分,取出靜置一夜,將水面浮起的渣滓去除,瀝乾水分,用紙袋盛裝,懸掛在通風處風乾。將黃連研成細末,用清水熬煮取汁,曬乾,再加入少許豬羊膽汁和蜂蜜,調勻點眼。

滌昏膏:治療各種風眼疼痛難忍,洗眼效果極佳。

配方:上好崖蜜(一斤)、黃連(一兩)、沒藥(半兩)、黃丹(一兩,炮製成紫色)。將蜂蜜放入鍋中熬至發黑,再加入黃連熬成稠汁,然後加入黃丹,熬至稠厚,再加入沒藥末,同熬數沸,過濾去渣,用於洗眼。效果甚佳!之後再用通天散通鼻。

通天散:治療偏頭痛、腦風、各種阻塞不通,明目。

配方:赤芍藥、川芎、黃連、黃芩、玄胡索、草烏頭、當歸、乳香(各等分,乳香需單獨研磨)。研成細末,每次取少許,用紙捻蘸藥,塞入鼻孔。

神芎散:治療風熱上攻,頭目眩暈疼痛,鼻塞眼昏,牙齒疼痛。

配方:川芎、鬱金(各二錢)、荊芥穗(一分)、薄荷葉(一分)、盆硝(二錢)、紅豆(一錢)。將以上藥物研成細末,再加入盆硝,混合均勻,塞入鼻孔或耳中。病情嚴重者,可整夜使用。

凡是熱證多風證少,根據症狀選用藥物。

金絲膏:治療各種眼疾,視物模糊如同蒙上紗羅,或疼痛。

配方:宣黃連(半兩,切碎,用一盞水浸泡一夜,取汁,再加半盞水浸泡藥渣,放置一天,取汁,與之前的汁液混合備用)、蜂蜜(一兩)、白礬(一分)、井鹽(一分,若無井鹽,可用青鹽代替)、山梔子(二錢,選擇質量好的,搗碎,與黃連藥渣一同煮沸五七十次,取盡藥力,過濾去渣,與之前的黃連汁液混合,再加入其他藥物)。用銀器或瓷器熬煮十餘沸,用生絹或多層細紙過濾後使用,經常點眼。

白藥子散:治療各種疳眼、爛眼、生翳、眼內外障礙、眼赤以及小兒吐瀉疳積。

配方:白藥子(一兩)、甘草(半兩)。研成細末,取豬肝一片,剖開,撒上五錢藥粉,加一大盞水煮熟,飯後服用。

胡黃連散:治療各種久治不愈或新發的眼赤疼痛,不能坐臥,以及大小人口瘡。

配方:胡黃連、檳榔(各半兩)、麝香(少許,單獨研磨)。研成細末,點眼。若為口瘡,每次服用半錢,麝香一分,均勻塗抹於口瘡處。忌食魚、豬肉等油膩食物。

碧霞丹:治療各種惡性眼疾、風眼、眼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