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十三 (1)
卷十三 (1)
1. 卷十三
2. 諸痛門
3. 諸痛總論
夫痛者,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血泣凝而不行,客於脈外血少,客於脈中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其痛或卒然而止,或痛甚而不休,或痛甚不可按,或按之而痛止,或按之而無益,或痛喘動應手,或心與背相引而痛,或脅肋相引而痛,或腹痛引陰股,或痛宿昔而成積,或卒然而痛,死不知人,而少間復生,或痛而閉不通者,諸痛各不同形。
經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蜷縮,蜷縮則脈絀(音督)。急,脈絀急則外引小絡,衛氣不得流通,故卒然而痛,得熱則痛止。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血氣亂,故痛而不可按。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血氣散,痛乃止也。
脅肋痛者,寒氣客於厥陰之脈也。背與心相引痛者,寒氣客於背俞之脈,注於心,相引痛。寒氣客於陰股,血泣在小腹,相引痛。卒然痛死者,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壅,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氣復反則生矣。
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青則為寒,青黑為痛。經曰:感虛則陷下,其留於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則筋弛肉消。但痛癢瘡瘍癰痛腫而聚者,皆屬心火熱也,不可一例傷寒。凡治痛者,先察本,次明經絡皮部虛實,用藥無誤矣。
辰砂一粒丹,治一切厥心痛,小腸膀胱痛不可止者。
附子(一兩,炮),鬱金,橘紅(等附子,停用)
上為末,醋麵糊為丸,如酸棗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一丸,男子酒下,婦人醋湯下。
服罷又服散子。
神聖代針散,治一切心痛不可忍者,心驚欲死者,小腸氣搐得如角弓,膀胱腫硬,一切氣刺虛痛,並婦人血癖、血迷、血暈、血刺、血衝心,胎衣不下,難產。但一切痛疾,服之大有神效。只是要詳疾證用藥。
乳香,沒藥,當歸,香白芷,川芎(各半兩),元青(一兩,去翅足)
上為細末,更研,每服一字,病甚者半錢,先點好茶一盞,次摻藥末在茶上,不得吹攪,立地細細急呷之。
茴香丸,治男子婦人臍腹疼痛刺胸膈,不止者。
茴香(炒),良薑,官桂(各半兩),蒼朮(一兩,米泔浸)
上為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生薑湯下。
趁痛丸,治一切走注疼痛,婦人經脈住滯,水腫腹脹。
甘遂,大戟,芫花,黃牽牛(各等分),
上為末,以蕎麵同末和作餅子,扦,切為棋子,煮熟服之,得利為度,每服一錢。加減相虛實。
六合散,治一切燥結,汗後餘熱,宣轉不通。(亦名金鑰匙散。)並治小腸氣結,心腹滿,胸中結痞,走疰疼痛。
大黃(一兩,紙裹煨),白牽牛(半兩,生),黑牽牛(微炒),甘遂(各半兩),檳榔(三錢,生),輕粉(一錢),
白話文:
諸痛總論
疼痛的產生,是由於經脈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寒邪侵入經脈,導致氣血凝滯不通,若寒邪停留於脈外,則血行減少;若停留於脈內,則氣機阻滯,因而突然疼痛。疼痛的表現多樣:有的突然發作又驟然停止,有的劇痛不止,有的痛到不能觸碰,有的按壓後疼痛緩解,有的按壓無效,有的疼痛伴隨跳動感,有的心背牽引而痛,有的脅肋牽扯作痛,有的腹痛延伸至大腿內側,有的長期疼痛形成積聚,有的突然劇痛昏厥後又甦醒,還有的疼痛伴隨閉塞不通。各種疼痛的表現各不相同。
經典記載:寒邪侵襲脈外,使脈絡受寒收縮,牽引周圍細絡,衛氣無法暢通,因而突然疼痛,遇熱則緩解。若寒邪侵入經脈內,與體內熱氣相搏,導致氣血壅滯,疼痛劇烈且拒按。寒邪停留於腸胃之間或膜原之下,使血液凝滯,細絡拘急,因而疼痛,按壓後氣血散開則痛止。
脅肋疼痛是因寒邪侵犯厥陰經脈;心背牽引痛是因寒邪侵襲背部俞穴經脈,影響心臟所致;大腿內側疼痛是因寒邪導致小腹氣血凝滯。突然劇痛昏厥,是因寒邪深入五臟,氣機逆亂,陰氣耗竭而陽氣未復,待氣機回順即可甦醒。
觀察面色可辨病因:黃赤為熱證,白青為寒證,青黑為痛證。經典提到:氣血虛弱則脈絡下陷,寒邪多致筋脈拘攣、骨骼疼痛,熱邪則使筋脈鬆弛、肌肉消瘦。凡痛、癢、瘡瘍、腫痛等症狀集中者,多屬心火熾熱,不可全歸於寒證。治療疼痛時,須先辨明病因,再判斷經絡皮部虛實,用藥方能準確。
辰砂一粒丹
主治:突發心痛、小腸膀胱劇痛不止。
配方:炮附子一兩,鬱金、橘紅(與附子等量,後停用)。
製法:研末,以醋麵糊製成酸棗大藥丸,硃砂為衣。每次一丸,男子以酒送服,婦人以醋湯送服。服後再服散劑。
神聖代針散
主治:一切劇烈心痛、驚悸瀕死感、小腸氣痛如角弓反張、膀胱腫硬、氣滯虛痛,及婦人血瘀、血暈、血衝心、胎衣不下、難產等。凡疼痛皆有效,但須辨證用藥。
配方:乳香、沒藥、當歸、香白芷、川芎各半兩,元青一兩(去翅足)。
用法:研細末,每次取少量(重症半錢),先備好茶一碗,將藥末撒於茶上,勿攪拌,趁熱緩緩飲盡。
茴香丸
主治:男女臍腹劇痛牽連胸膈,持續不止。
配方:炒茴香、良薑、官桂各半兩,蒼朮一兩(米泔水浸)。
製法:研末,以酒煮麵糊製成梧桐子大藥丸,每次十丸,生薑湯送服。
趁痛丸
主治:遊走性疼痛、婦人經血停滯、水腫腹脹。
配方:甘遂、大戟、芫花、黃牽牛等分。
製法:研末與蕎麥麵混合製成餅,切塊如棋子大小,煮熟後服用,以腹瀉為度,每次一錢。視體質增減用量。
六合散(又名金鑰匙散)
主治:燥結便秘、發汗後餘熱未清、氣機不暢,及小腸氣結、心腹脹滿、胸中痞塊、遊走疼痛。
配方:大黃一兩(紙裹煨)、白牽牛半兩(生)、黑牽牛(微炒)、甘遂各半兩,檳榔三錢(生),輕粉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