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十三 (1)
卷十三 (1)
1. 卷十三
2. 諸痛門
3. 諸痛總論
夫痛者,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血泣凝而不行,客於脈外血少,客於脈中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其痛或卒然而止,或痛甚而不休,或痛甚不可按,或按之而痛止,或按之而無益,或痛喘動應手,或心與背相引而痛,或脅肋相引而痛,或腹痛引陰股,或痛宿昔而成積,或卒然而痛,死不知人,而少間復生,或痛而閉不通者,諸痛各不同形。
經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蜷縮,蜷縮則脈絀(音督)。急,脈絀急則外引小絡,衛氣不得流通,故卒然而痛,得熱則痛止。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血氣亂,故痛而不可按。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血氣散,痛乃止也。
脅肋痛者,寒氣客於厥陰之脈也。背與心相引痛者,寒氣客於背俞之脈,注於心,相引痛。寒氣客於陰股,血泣在小腹,相引痛。卒然痛死者,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壅,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氣復反則生矣。
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青則為寒,青黑為痛。經曰:感虛則陷下,其留於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則筋弛肉消。但痛癢瘡瘍癰痛腫而聚者,皆屬心火熱也,不可一例傷寒。凡治痛者,先察本,次明經絡皮部虛實,用藥無誤矣。
辰砂一粒丹,治一切厥心痛,小腸膀胱痛不可止者。
附子(一兩,炮),鬱金,橘紅(等附子,停用)
上為末,醋麵糊為丸,如酸棗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一丸,男子酒下,婦人醋湯下。
服罷又服散子。
神聖代針散,治一切心痛不可忍者,心驚欲死者,小腸氣搐得如角弓,膀胱腫硬,一切氣刺虛痛,並婦人血癖、血迷、血暈、血刺、血衝心,胎衣不下,難產。但一切痛疾,服之大有神效。只是要詳疾證用藥。
乳香,沒藥,當歸,香白芷,川芎(各半兩),元青(一兩,去翅足)
上為細末,更研,每服一字,病甚者半錢,先點好茶一盞,次摻藥末在茶上,不得吹攪,立地細細急呷之。
茴香丸,治男子婦人臍腹疼痛刺胸膈,不止者。
茴香(炒),良薑,官桂(各半兩),蒼朮(一兩,米泔浸)
上為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生薑湯下。
趁痛丸,治一切走注疼痛,婦人經脈住滯,水腫腹脹。
甘遂,大戟,芫花,黃牽牛(各等分),
上為末,以蕎麵同末和作餅子,扦,切為棋子,煮熟服之,得利為度,每服一錢。加減相虛實。
六合散,治一切燥結,汗後餘熱,宣轉不通。(亦名金鑰匙散。)並治小腸氣結,心腹滿,胸中結痞,走疰疼痛。
大黃(一兩,紙裹煨),白牽牛(半兩,生),黑牽牛(微炒),甘遂(各半兩),檳榔(三錢,生),輕粉(一錢),
白話文:
諸痛總論
疼痛的原因,是經脈運行不通暢,周而復始地阻滯。寒氣入侵經脈,導致經脈運行遲緩;血液凝滯不通;寒邪在脈外,則血虛;寒邪在脈內,則氣不通,因此突然疼痛。疼痛的表現形式多樣,有的突然發作又突然停止;有的疼痛劇烈且持續不止;有的疼痛劇烈到不能觸碰;有的觸碰後疼痛減輕;有的觸碰後無效;有的疼痛伴隨呼吸急促,按壓後有反應;有的心與背部牽涉痛;有的脅肋部牽涉痛;有的腹部疼痛牽涉到陰部;有的疼痛持續很久形成積聚;有的突然劇痛,甚至昏迷不省人事,但過一會兒又恢復;有的疼痛伴隨經脈阻塞不通。各種疼痛的症狀表現各不相同。
經書記載:寒邪停滯在經脈外,則脈象寒冷,脈象寒冷則肌肉收縮,收縮則脈搏微弱急促,微弱急促的脈搏會牽動細小的經絡,衛氣無法正常運行,所以會突然疼痛,遇熱則疼痛減輕。寒邪停滯在經脈內,與熱邪相搏,則脈象充實,脈象充實則氣血紊亂,所以疼痛劇烈到不能觸碰。寒邪停滯在腸胃之間、肌肉膜原之下,血液無法散佈,細小經絡牽引,因此疼痛。按壓後,氣血流通,疼痛就會減輕。
脅肋疼痛,是寒邪停滯在厥陰經脈;背部與心臟牽涉痛,是寒邪停滯在背俞經脈,影響到心臟,從而導致牽涉痛;寒邪停滯在陰部,血液凝滯在小腹部,導致牽涉痛。突然劇痛而死亡的,是寒邪侵犯五臟,厥逆上衝,陰氣耗竭,陽氣未至,所以突然劇痛而死。氣機恢復後則會復活。
觀察疼痛部位的顏色,黃赤色屬熱證,白青色屬寒證,青黑色屬疼痛。經書記載:虛證則會導致臟器下陷,停留於肋骨之間,寒邪多則筋脈攣縮、骨頭疼痛,熱邪則筋脈鬆弛、肌肉消瘦。凡是疼痛、瘙癢、瘡瘍、癰腫聚集的,都屬於心火熱證,不能一概而論為傷寒。治療疼痛,首先要找出病因,其次要明確經絡皮部的虛實,用藥才能準確無誤。
以下列出幾種治療疼痛的藥方:
辰砂一粒丹:治療一切厥逆心痛,小腸膀胱疼痛不止。
組成:附子(炮製一兩)、鬱金、橘紅(用量與附子相同,停用)
用法:研末,用醋麵糊做成丸藥,如酸棗般大小,用硃砂包裹,每次服用一丸,男子用酒送服,女子用醋湯送服。服完丸藥後再服用散劑。
神聖代針散:治療一切心痛難忍,心驚欲死,小腸氣痛如角弓,膀胱腫硬,一切氣刺虛痛,以及婦女血癖、血迷、血暈、血刺、血衝心、胎衣不下、難產等。一切疼痛疾病服用此方都有奇效,但需根據病症詳情用藥。
組成:乳香、沒藥、當歸、白芷、川芎(各半兩)、元青(一兩,去翅足)
用法:研成細末,再研磨細膩,每次服用一字,病情嚴重者服用半錢,先用好茶一盞,然後將藥末撒在茶上,不可吹動攪拌,立即細細快速喝下。
茴香丸:治療男女臍腹疼痛刺胸膈,疼痛不止。
組成:茴香(炒)、良薑、官桂(各半兩)、蒼朮(一兩,米泔浸泡)
用法:研末,用酒煮麵糊和成丸藥,如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十丸,生薑湯送服。
趁痛丸:治療一切遊走性疼痛,婦女經脈阻塞,水腫腹脹。
組成:甘遂、大戟、芫花、黃牽牛(各等分)
用法:研末,與蕎麥麵混合研磨成餅,切成棋子大小,煮熟服用,以大便通暢為度,每次服用一錢,根據虛實加減藥量。
六合散:治療一切燥結,汗後餘熱,氣機運行不通暢(亦名金鑰匙散)。也治療小腸氣結,心腹脹滿,胸中結塊痞積,遊走性疼痛。
組成:大黃(一兩,紙裹煨)、白牽牛(半兩,生)、黑牽牛(微炒)、甘遂(各半兩)、檳榔(三錢,生)、輕粉(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