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九 (5)

回本書目錄

卷九 (5)

1. 勞門

白朮黃耆散,治五心煩,自汗,四肢痿劣,飲食減少,肌瘦昏昧。

白朮,黃耆,當歸,黃芩(去皮),芍藥(各半兩),石膏,甘草(各二兩),茯苓,寒水石(各一兩),官桂(一分),人參,川芎(各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前,一日三服。

人參白朮湯

方在燥門,第一方是也。此乃為同,不復錄耳。

黃連丸,治濕熱流連,氣血不通,壅滯不散。清爽頭目。

黃連(好者,不拘多少)

上為末,酒、麵糊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溫水下,不計時候,日三服。

必效散,治五勞七傷,勞役肌瘦,不思飲食,喘嗽不已。

川烏頭(一兩,生),天南星(半兩,生)

上為末,每服二錢,蘿蔔八塊,如拇指大,以水煮熟,去滓,食後服,嚼。

當歸地黃湯,治嗽血衄血,大小便血,或婦人經候不調,月水過多,喘嗽者。

當歸,芍藥,川芎,白朮,染槐子,黃藥子(各半兩),生地黃,甘草,茯苓(去皮),黃芩,白龍骨(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前。

紫菀散,治勞,體熱心寒,脈滑短,咳嗽,婦人多有此疾。口乾眼澀,骨痿短氣。皆因腸胃燥滯,營衛不能開發,玄府閉塞,熱鬱內余。可以開發陰陽,宣通澀滯,和營衛,順三焦。兼服人參白朮湯。

紫菀,桑白皮,桔梗,續斷,甘草,五味子(各一兩),赤小豆(一合)

上為末,水一大盞,藥末五錢、青竹茹彈子大,同煎至七分,溫服,去滓。

枳實飲子,治婦人手足煩熱,夜臥多汗,肌肉黃瘁,經候不調,四肢煩倦,心腹滿悶,狀似勞氣。

枳實(二兩),半夏(一兩,湯洗七次,生薑汁浸二日,火炒黃色,用半夏),紅芍藥,柴胡(各一兩),黃芩(一兩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及治五心煩熱,及身體壯熱潮熱,續服桃仁煎丸。又治月經不調,阻滯不通。

桃仁(二兩,湯浸,火炒),川大黃,川朴硝(各二兩),虻蟲(一兩,去翅頭足)

上為末,用醋五升,入金銀鐺內,以慢火熬成膏,可丸如桐子大,當日晚不食夜飯,溫酒下一丸,不嚼破。午際取下赤小豆汁,似雞肝、小蝦蟆衣。未,再服。候鮮紅,即住服。

盧同散,治男子婦人一切咳嗽喘急。

款冬花,井泉石,鵝管石,鐘乳石,官桂,甘草,白礬,佛耳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竹筒子吸吃,日三服。立效。

焚香透膈散,治一切勞嗽壅滯,胸膈痞滿。

雄黃,佛耳草,鵝管石,款冬花(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用藥一錢,安在香爐子上,焚著,以開口吸菸在喉中。立驗。

白話文:

勞門

白朮黃耆散
治療五心煩熱、自發性出汗、四肢無力、食慾減退、肌肉消瘦、精神昏沈。

成分:白朮、黃耆、當歸、黃芩(去皮)、芍藥(各半兩),石膏、甘草(各二兩),茯苓、寒水石(各一兩),官桂(一分),人參、川芎(各三分)。

製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杯,煎煮至六分滿,過濾藥渣,溫熱服用,飯前服用,每日三次。

人參白朮湯
此方記載於「燥門」的第一方,與前述相同,不再重複記錄。

黃連丸
治療濕熱停滯、氣血不通、鬱結不散,能清爽頭目。

成分:黃連(品質好的,不限用量)。

製法:研磨成細末,用酒或麵糊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溫水送服,不限時間,每日三次。

必效散
治療五勞七傷、因勞累導致肌肉消瘦、食慾不振、持續咳嗽氣喘。

成分:川烏頭(一兩,生用)、天南星(半兩,生用)。

製法: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搭配八塊拇指大小的蘿蔔,加水煮熟後過濾藥渣,飯後服用,嚼食蘿蔔。

當歸地黃湯
治療咳嗽帶血、鼻血、大小便出血,或婦女月經不調、經血過多、咳嗽氣喘。

成分:當歸、芍藥、川芎、白朮、染槐子、黃藥子(各半兩),生地黃、甘草、茯苓(去皮)、黃芩、白龍骨(各一兩)。

製法: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杯,煎煮至七分滿,過濾藥渣,溫熱服用,飯前服用。

紫菀散
治療勞症,身體發熱但內心寒冷,脈搏滑而短,咳嗽,婦女多見此症。症狀包括口乾、眼睛乾澀、骨骼無力、呼吸短促。病因是腸胃燥熱停滯,營衛之氣無法運行,毛孔閉塞,熱氣鬱積體內。此方能調和陰陽,疏通滯氣,調和營衛,順暢三焦。可搭配服用人參白朮湯。

成分:紫菀、桑白皮、桔梗、續斷、甘草、五味子(各一兩),赤小豆(一合)。

製法:研磨成細末,取一大杯水,加入五錢藥末和彈珠大小的青竹茹,煎煮至七分滿,溫熱服用,過濾藥渣。

枳實飲子
治療婦女手足煩熱、夜間多汗、肌肉發黃消瘦、月經不調、四肢疲倦、心腹脹悶,類似勞氣症狀。

成分:枳實(二兩),半夏(一兩,用熱水洗七次,生薑汁浸泡兩天,炒至黃色),紅芍藥、柴胡(各一兩),黃芩(一兩半)。

製法: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杯,加入三片生薑和兩枚紅棗,煎煮至八分滿,過濾藥渣,溫熱服用。

此方也可治療五心煩熱及身體發熱、潮熱,後續可服用桃仁煎丸。另可治療月經不調、經血阻塞。

桃仁煎丸
成分:桃仁(二兩,熱水浸泡後炒過),川大黃、川朴硝(各二兩),虻蟲(一兩,去除翅膀、頭、足)。

製法:研磨成細末,用五升醋放入金銀鍋中,以小火熬煮成膏狀,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當天晚上不吃晚餐,用溫酒送服一丸,不要嚼破。次日中午會排出類似赤小豆汁、雞肝或小蝦蟆衣的物質。若未排出,可再服用。待排出鮮紅色物質後,即可停止服用。

盧同散
治療男女一切咳嗽、氣喘急促。

成分:款冬花、井泉石、鵝管石、鐘乳石、官桂、甘草、白礬、佛耳草(各等分)。

製法: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竹筒吸入服用,每日三次,效果迅速。

焚香透膈散
治療一切勞累引起的咳嗽、胸悶、氣滯。

成分:雄黃、佛耳草、鵝管石、款冬花(各等分)。

製法: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一錢藥粉,放在香爐上點燃,張口吸入煙霧至喉嚨中,立即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