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九 (4)
卷九 (4)
1. 痰飲總論
大百勞散,治一切勞疾肌劣,喘息不臥,痰涎不食。
蛤蚧(一對,蜜炙),元州鱉甲(一個,去裙,醋炙),附子(一兩),人參,柴胡,川乾薑,白茯苓(去皮),白朮,茴香,青皮(去白),杏仁(去皮尖),知母,貝母,陳皮(去白),官桂,甘草(炙),半夏(生薑制),蒼朮(湯浸。各一兩),蘇木,龍膽草(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用生薑三片、棗二枚、烏梅二枚同煎,空心稍熱服。有汗,加小麥二十粒。不用鐵煎。
小百勞散,治勞,喘嗽不已,自汗者。
御米殼(不拘多少,炒)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烏梅同煎,水一盞,溫服,食後。有汗,加小麥三十粒同煎,溫服。
五味子湯,治胸膈痞滿,心腹刺痛,短氣噎悶,咳嗽痰唾,嘔逆噁心,不思飲食。溫中益氣。
五味子(九兩),良薑(一兩半),紅皮(去白),茴香(炒。各一兩),乾薑(一兩半),甘草(七兩,炙),鹽(一斤,炒)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百沸湯點,空心食前。甚者,日進三服。
安神散,治遠年近日喘嗽不已。
御米殼(蜜炒,一兩),人參,陳皮(去白),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煎烏梅湯調下,臨臥服。
白話文:
大百勞散,用來治療各種因勞累引起的身體虛弱,導致呼吸困難無法躺臥,並有痰涎而食慾不振的症狀。
藥材包含:蛤蚧一對(用蜂蜜烤過)、元州鱉甲一個(去掉邊緣,用醋烤過)、附子一兩、人參、柴胡、川乾薑、去皮的白茯苓、白朮、茴香、去白的青皮、去皮尖的杏仁、知母、貝母、去白的陳皮、官桂、炙甘草、用生薑處理過的半夏、用湯浸泡過的蒼朮(各一兩)、蘇木、龍膽草(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烏梅二枚一同煎煮,在空腹時稍微加熱服用。如果容易出汗,可以加入小麥二十粒一起煮。煎藥時不要使用鐵鍋。
小百勞散,用來治療因勞累引起的持續喘咳,以及容易自汗的症狀。
藥材包含:炒過的罌粟殼(用量不限)。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烏梅一同煎煮,用一碗水溫服,在飯後服用。如果容易出汗,可以加入小麥三十粒一同煎煮,溫服。
五味子湯,用來治療胸膈痞悶、心腹刺痛、呼吸短促、胸悶、咳嗽痰多、嘔吐噁心、食慾不振等症狀。具有溫暖脾胃、補益氣力的功效。
藥材包含:五味子九兩、良薑一兩半、去白的紅皮、炒過的茴香(各一兩)、乾薑一兩半、炙甘草七兩、炒過的鹽一斤。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滾開的熱水沖泡,在空腹飯前服用。病情嚴重者,可以一天服用三次。
安神散,用來治療長期或近期發作、久咳不止的喘嗽。
藥材包含:用蜂蜜炒過的罌粟殼一兩、人參、去白的陳皮、炙甘草(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煎好的烏梅湯調服,在睡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