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九 (4)
卷九 (4)
1. 痰飲總論
大百勞散,治一切勞疾肌劣,喘息不臥,痰涎不食。
蛤蚧(一對,蜜炙),元州鱉甲(一個,去裙,醋炙),附子(一兩),人參,柴胡,川乾薑,白茯苓(去皮),白朮,茴香,青皮(去白),杏仁(去皮尖),知母,貝母,陳皮(去白),官桂,甘草(炙),半夏(生薑制),蒼朮(湯浸。各一兩),蘇木,龍膽草(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用生薑三片、棗二枚、烏梅二枚同煎,空心稍熱服。有汗,加小麥二十粒。不用鐵煎。
小百勞散,治勞,喘嗽不已,自汗者。
御米殼(不拘多少,炒)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烏梅同煎,水一盞,溫服,食後。有汗,加小麥三十粒同煎,溫服。
五味子湯,治胸膈痞滿,心腹刺痛,短氣噎悶,咳嗽痰唾,嘔逆噁心,不思飲食。溫中益氣。
五味子(九兩),良薑(一兩半),紅皮(去白),茴香(炒。各一兩),乾薑(一兩半),甘草(七兩,炙),鹽(一斤,炒)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百沸湯點,空心食前。甚者,日進三服。
安神散,治遠年近日喘嗽不已。
御米殼(蜜炒,一兩),人參,陳皮(去白),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煎烏梅湯調下,臨臥服。
白話文:
【痰飲總論】
大百勞散:治療各種勞損虛弱之症,如呼吸急促無法平躺、痰多難化、食慾不振。
藥材:蛤蚧(一對,蜜炙)、元州鱉甲(一個,去除邊緣後醋炙)、附子(一兩)、人參、柴胡、川乾薑、白茯苓(去皮)、白朮、茴香、青皮(去除白色部分)、杏仁(去皮尖)、知母、貝母、陳皮(去除白色部分)、官桂、甘草(炙)、半夏(生薑制)、蒼朮(以熱水浸泡,各一兩)、蘇木、龍膽草(各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杯,再加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烏梅兩枚一同煎煮,空腹時溫熱服用。若有出汗症狀,可加入二十粒小麥煎煮。注意:不可用鐵器煎藥。
小百勞散:治療勞損導致的持續喘息咳嗽,伴隨自汗症狀。
藥材:御米殼(適量,炒過)。
製法: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與烏梅一同煎煮,加水一杯,溫服,飯後服用。若出汗,可加入三十粒小麥一同煎煮後溫服。
五味子湯:治療胸悶腹脹、心腹刺痛、呼吸短促、咳嗽痰多、嘔吐反胃、食慾不振等症。能溫和調理中焦、補益氣血。
藥材:五味子(九兩)、良薑(一兩半)、紅皮(去除白色部分)、茴香(炒過,各一兩)、乾薑(一兩半)、甘草(七兩,炙)、鹽(一斤,炒過)。
製法: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以煮沸的熱水沖服,空腹時飯前服用。症狀嚴重者,每日可服用三次。
安神散:治療長期或短期的持續喘咳。
藥材:御米殼(蜜炒,一兩)、人參、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甘草(炙,各一兩)。
製法: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以烏梅湯送服,睡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