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九 (3)

回本書目錄

卷九 (3)

1. 痰飲總論

楝桂,乾生薑(各一分),茯苓(去皮),半夏(各一兩),白朮,紅皮(去白),澤瀉(各半兩),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小豆大,生薑湯下二三十丸,日三服。病在膈上,食後,在下,食前,在中,不計時候。或一法更加黃連半兩、黃柏二兩,水丸,取效愈妙。

潤肺散,治小兒膈熱,咳嗽痰喘甚者,久不瘥者。

栝蔞實(一枚,去子用)

上為末,以寒食麵和為餅子,炙黃,為末,每服一錢,溫水化乳糖下,日三服,效乃止。

又方:治寒嗽。

麻黃(四兩),官桂(一兩),蠟(二錢),

上為末,以蠟同煎,每服一二錢,溫服。

寧肺散,治一切寒熱痰盛,久新咳嗽不止者。

御米殼(四兩),木瓜(三兩,御米殼一處,用蜜二兩,水化,同炒微黃),五味子(一兩),人參(一兩),皂角(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烏梅同煎,臨臥食後服。大效。

鱉甲丸,治吐血咳嗽,神效!

鱉甲(一個,九肋者,醋炙黃),柴胡(一兩,醋浸一宿),杏仁(一兩,童子小便浸,炒),甘遂(一兩,炙),人參(半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生薑湯下。

又方,用厚朴一兩(生薑制)。

石膏散,治熱嗽喘甚者。

石膏(一兩),甘草(半兩,炙)

上為末,每服三錢,新汲水下,又生薑汁、蜜調下。

人參半夏丸,治一切痰飲,喘嗽不已。

白礬,天南星,半夏(各半兩),甘草(二錢半,炙),人參(二錢),赤小豆(四十九粒),杏仁(四十九粒),豬牙皂角(一錢)

上為末,秫米三合,醋一升,熬粥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炒蘿蔔子湯臨臥下。

仙人肢丸,治遠年勞嗽,不問寒熱,痰涎喘滿。先服松花膏下過。多服此藥,無不效。

人參,沙參,玄參,紫團參,丹參,白朮,牡蠣,知母,甘草(各二兩),蛤蚧(一對,頭尾全用,河水淨洗,文武火酥炙黃色)

上為末,用麻黃十五斤(去根)、枸杞子三斤,熬成膏,丸如彈子大,磁合子內盛,臨臥煎生薑自然汁化下一丸。小兒量歲數加減。

松花膏,治三十年勞嗽,預九月間宣利一切痰涎肺積,喘嗽不利。

防風,乾生薑,野菊花,芫花,枸杞子,甘草,蒼朮,黃精(各等分),

上為末,取黃精根熬成膏子,和藥末,如彈子大,每服細嚼一丸,冷水化下,臨臥,不吃夜飯,服藥一粒。

辰砂半夏丸,治小兒肺壅痰實,咳嗽喘急,胸膈痞滿,心忪煩悶,痰涎不利,呀呷有聲。

半夏(半兩,洗),葶藶(水研成膏),杏仁(炒,研成膏。各半兩),硃砂,五靈脂(微炒。各一兩)

上為末,更研勻,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生薑湯下。

白話文:

痰飲總論

將以下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麵粉糊製成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用生薑湯送服20至30丸,每日三次。病症在橫膈膜以上者,飯後服用;在下方者,飯前服用;在中部者,不限時間。另一方法可加黃連半兩、黃柏二兩,以水丸製成,效果更好。

潤肺散

治療小兒膈熱、咳嗽痰喘嚴重或久治不癒者。
將栝蔞實去籽後研磨成末,與寒食麵混合製成餅狀,烤至黃色後再研成細末,每次取一錢,用溫水加乳糖沖服,每日三次,見效即停。

治寒嗽方

麻黃四兩、官桂一兩、蠟二錢,研磨成末後與蠟同煎,每次服用一至二錢,溫服。

寧肺散

治療各種寒熱痰盛、新久咳嗽不止。
將御米殼、木瓜(與御米殼一同用蜜水炒至微黃)、五味子、人參、皂角研磨成末,每次取二錢,與烏梅同煎,睡前飯後服用,效果顯著。

鱉甲丸

治療吐血咳嗽,效果神速。
將醋炙黃的鱉甲、醋浸柴胡、童便浸炒杏仁、炙甘遂、人參研磨成末,煉蜜製成桐子大的藥丸,每次10至15丸,生薑湯送服。另一方法可加入生薑製厚朴一兩。

石膏散

治療熱嗽、氣喘嚴重者。
石膏一兩、炙甘草半兩研磨成末,每次三錢,用新汲水送服,或以生薑汁加蜜調服。

人參半夏丸

治療各種痰飲、喘咳不止。
將白礬、天南星、半夏、炙甘草、人參、赤小豆、杏仁、豬牙皂角研磨成末,用秫米和醋熬粥後製成桐子大的藥丸,每次15丸,睡前以炒蘿蔔子湯送服。

仙人肢丸

治療長年勞嗽,無論寒熱或痰喘胸悶。先服用松花膏通利痰涎後,再長期服用此藥,效果顯著。
將人參、沙參、玄參、紫團參、丹參、白朮、牡蠣、知母、甘草、蛤蚧(頭尾全用,酥炙黃)研磨成末,用麻黃和枸杞熬膏製成彈子大藥丸,睡前以生薑汁化服一丸,小兒依年齡增減劑量。

松花膏

治療三十年勞嗽,建議九月時服用以通利痰涎、肺積及喘咳不順。
將防風、乾生薑、野菊花、芫花、枸杞子、甘草、蒼朮、黃精等分研磨,用黃精根熬膏混合藥末製成彈子大藥丸,每次嚼服一丸,冷水送服,睡前空腹服用。

辰砂半夏丸

治療小兒肺壅痰實、咳嗽喘急、胸悶煩躁、痰涎不順或有痰鳴聲。
將半夏、葶藶膏、杏仁膏、硃砂、五靈脂研磨均勻,用生薑汁煮麵糊製成桐子大藥丸,每次15丸,生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