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九 (2)
卷九 (2)
1. 痰飲總論
防己丸,治肺不足,喘嗽久不已者。調順氣血,消化痰涎。
防己(二錢),杏仁(三兩),木香(二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煎桑白皮湯下。如大便閟,加葶藶一兩,食後服。
葶藶散,治肺氣喘滿痰嗽,眠臥不安,不思飲食。
苦葶藶,蛤粉(各三錢),桑白皮,山梔子,人參,荊芥穗,薄荷葉,赤茯苓(去皮),陳皮,桔梗,杏仁,甘草(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後。
保安半夏丸,治久新諸嗽,或上逆涎喘,短氣痰鳴,咽乾煩渴,大小便澀滯,肺痿勞劣,心腹痞滿急痛,中滿隔氣,上實下虛,酒食積聚不消。補養氣血,宣行營衛。
半夏,天南星(各半兩),牽牛(二兩),大黃(半兩),黃柏(一兩半),蛤粉(一兩),巴豆(四個)
上為末,水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十五丸,溫水下,食後,日三服。孕婦不可服。
又方,無巴豆,有乾薑一錢半。
人參保肺湯,治五勞七傷,喘氣不接,涎痰稠黏,骨蒸潮熱。
人參,柴胡,當歸,芍藥,桑白皮,知母,白朮,川芎,黃耆,紫菀,荊芥,地骨皮(各一分),茯苓(去皮),黃芩,連翹,大黃,薄荷(各半兩。山梔子同),甘草,桔梗(各一兩),石膏,滑石,寒水石(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泄者,去大黃,同人參半夏丸服。
神應丹,治涎嗽喘滿上攻,心腹卒痛,及利下血,兼婦人帶下病,一切肋脅痛滿。
薄荷葉,甘草(各四錢),巴豆(燈燒存性),盆硝(各二錢),輕粉(一錢),豆豉(一兩,慢火炒),五靈脂(二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溫齏汁下,續後空咽津三五次,禁飲食。少時覺咽喉微暖,效。心腹急痛,溫酒下二丸。未效,再服。得利尤良。帶下,以溫酒下二丸。或大便流利,再服。
人參散,治身熱頭痛,積熱黃瘦,肌熱惡寒,蓄熱發戰,膈熱嘔吐煩渴,濕熱瀉利,或目赤口瘡,咽喉腫痛,或風昏眩,虛汗肺痿,勞嗽不已者。
石膏,甘草(各一兩),滑石(四兩),寒水石(二兩),人參(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水調下,早晚食後。
兼服梔子金花丸。一名既濟解毒丹。
寧神散,治一切痰嗽不已者。諸藥無效,世傳極驗。
御米囊(一斤,生,醋炒),烏梅(四兩)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沸湯點服,食後,日三服。
賈同知方,御米殼一兩(炒)、烏梅肉半兩,依前法服之。康少伊傳,煎烏梅湯尤妙。
桂苓白朮丸,消痰逆,止咳嗽,散痞滿壅塞,開堅結痛悶,推進飲食,調和臟腑。無問寒濕濕熱,嘔吐瀉利,皆能開發,以令遍身流濕潤燥,氣液宣平而愈。解酒毒,療肺痿勞嗽,水腫腹脹。瀉利不能止者,服之利止為度,隨證調之。
白話文:
防己丸,治療肺氣不足,導致長期咳嗽氣喘不止的情況。能調和氣血,幫助消化痰液。
藥材包含:防己(八克)、杏仁(十二克)、木香(八克)。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子,像小豆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二十顆,用桑白皮煎煮的湯送服。如果便秘,可以加葶藶子四克,飯後服用。
葶藶散,治療肺氣壅塞導致的氣喘胸悶、咳嗽多痰、睡眠不安、食慾不振等症狀。
藥材包含:苦葶藶(十二克)、蛤粉(十二克)、桑白皮(二十克)、山梔子(二十克)、人參(二十克)、荊芥穗(二十克)、薄荷葉(二十克)、赤茯苓(去皮,二十克)、陳皮(二十克)、桔梗(二十克)、杏仁(二十克)、甘草(二十克)。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十二克,用一大杯水加入三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溫服,飯後服用。
保安半夏丸,治療各種新舊咳嗽,或是伴隨上逆咳喘、氣短痰鳴、咽喉乾燥煩渴、大小便不順暢、肺虛勞損、心腹脹滿疼痛、胸悶氣阻、上熱下寒、消化不良等症狀。能補養氣血,促進氣血運行。
藥材包含:半夏(二十克)、天南星(二十克)、牽牛子(八十克)、大黃(二十克)、黃柏(六十克)、蛤粉(四十克)、巴豆(四個)。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水製成丸子,像小豆子一樣大,每次服用十到十五顆,用溫水送服,飯後服用,每日三次。孕婦不可服用。
另外一個配方,沒有巴豆,加入乾薑六克。
人參保肺湯,治療因勞累過度或內傷導致的呼吸不順暢、痰液濃稠、骨蒸潮熱等症狀。
藥材包含:人參(四克)、柴胡(四克)、當歸(四克)、芍藥(四克)、桑白皮(四克)、知母(四克)、白朮(四克)、川芎(四克)、黃耆(四克)、紫菀(四克)、荊芥(四克)、地骨皮(四克)、茯苓(去皮,二十克)、黃芩(二十克)、連翹(二十克)、大黃(二十克)、薄荷(二十克,與山梔子同)、甘草(四十克)、桔梗(四十克)、石膏(二十克)、滑石(二十克)、寒水石(二十克)。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十二克,用一杯水加入三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七分,去除藥渣,溫服。如果腹瀉,則去除大黃,與人參半夏丸一同服用。
神應丹,治療因痰液引起的咳嗽氣喘、心腹突然疼痛、便血、婦女白帶以及各種肋骨疼痛。
藥材包含:薄荷葉(十六克)、甘草(十六克)、巴豆(燒成炭,八克)、盆硝(八克)、輕粉(四克)、豆豉(四十克,慢火炒)、五靈脂(八克)。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子,像梧桐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一顆,用溫熱的米湯送服,之後空嚥口水三五次,禁食。稍後感覺咽喉微微溫熱,即為有效。心腹劇痛,用溫酒送服兩顆。如果沒有效果,再服用。如果服後腹瀉,則效果更佳。婦女帶下病,用溫酒送服兩顆。如果大便通暢,則再服用。
人參散,治療身體發熱頭痛、體內積熱導致的身體消瘦、肌肉發熱怕冷、發熱發抖、胸膈發熱導致的嘔吐煩渴、濕熱腹瀉、眼睛紅腫口瘡、咽喉腫痛、頭暈眼花、虛汗不止、肺虛勞咳等症狀。
藥材包含:石膏(四十克)、甘草(四十克)、滑石(一百六十克)、寒水石(八十克)、人參(二十克)。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八克,用溫水調和送服,早晚飯後服用。
同時服用梔子金花丸,又名既濟解毒丹。
寧神散,治療各種久咳不止,其他藥物無效的情況。據說效果極佳。
藥材包含:御米囊(五百克,生用,醋炒)、烏梅(一百六十克)。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八至十二克,用沸水沖泡服用,飯後服用,每日三次。
賈同知的配方,御米殼(炒過,四十克)、烏梅肉(二十克),用法同上。康少伊傳授,用烏梅煎湯服用,效果更佳。
桂苓白朮丸,能消除痰逆,止咳,散痞滿壅塞,開解堅硬的結塊疼痛,幫助消化,調和臟腑功能。無論是寒濕還是濕熱,嘔吐還是腹瀉,都能有效治療,使全身氣血流通,滋潤乾燥,氣液調和而痊癒。能解酒毒,治療肺虛勞咳,水腫腹脹。對於腹瀉不止的情況,服藥至腹瀉停止為度,根據具體病情調整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