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八 (1)
卷八 (1)
1. 卷八
2. 水濕門
3. 水濕總論
夫諸濕者,濕為土氣,火熱能生土濕也。故夏熱則萬物濕潤,秋涼則濕物燥干也。濕病本不自生,因於大熱怫鬱,水液不能宣通,即停滯而生水濕也。
凡病濕者,多自熱生,而熱氣尚多,以為兼證,云濕熱,亦猶風熱義同。雖病水寒,不得宣行,亦能為濕,雖有此異,亦以鮮矣。或跗腫體寒,而有水者,以蓄熱入里極深,本非病寒也。
三花神祐丸,治中滿腹脹,喘嗽淋閟,一切水濕腫滿,濕熱腸垢沉積,變生疾病。久病不已,黃瘦困倦,氣血壅滯,不得宣通。或風熱燥郁,肢體麻痹,走注疼痛,風痰涎嗽,頭目旋運。瘧疾不已,癥瘕積聚,堅滿痞悶,酒積食積,一切痰飲嘔逆。及婦人經病不快,帶下淋瀝,無問赤白。並男子婦人傷寒濕熱,腹滿實痛,久新瘦弱。俗不能別。辨或尋常,只為轉動之藥。兼瀉久新腰痛,並一切下痢,及小兒驚疳積熱乳癖滿,並宜服之。
甘遂,大戟,芫花(醋拌濕,炒。各半兩),牽牛(二兩),大黃(一兩,為細末),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溫水下,每日三服。加至快利,利後卻常服,病去為度。
設病愈後,老弱虛人常人,常服保養,宣通氣血,消進酒食。病癖悶極甚者,便多服,則頓攻不開,轉加痛悶。則初服兩丸,每服加兩丸,至快利為度,以意消息。
小兒丸如麻子大,隨強弱增損。三四歲者,三五丸,依前法。
崔宣武神祐丸,加黃柏一兩,牽牛四兩,大黃二兩,輕粉二錢,甘遂、大戟、芫花各一分,依前法。劉庭瑞神祐丸,用此藥治水氣,常得效。賈同知稱之不已,乃神仙奇絕之藥也。
葶藶木香散,治濕熱內外甚,水腫腹脹,小便赤澀,大便滑泄。
葶藶,茯苓(去皮),豬苓(去皮),白朮(各一分),木香(半錢),澤瀉,木通,甘草(各半兩),辣桂(一分),滑石(三兩),上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食前。
此藥下水濕,消腫脹,止泄瀉,利小便。若小便不得通利,而反轉泄者,此乃濕熱痞閟極深,而攻之不開,是能反為注泄。此正氣已衰,而多難救也。慎不可攻之,而無益耳。
白朮木香散,治喘嗽腫滿,欲變成水病者。不能臥,不敢食,小便閟者。
白朮,木豬苓(去皮),甘草,赤茯苓,澤瀉(各半兩),木香,檳榔(各三錢),陳皮(二兩,去白),官桂(二錢),滑石(三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六分,食後,去滓,溫服。
大橘皮湯,治濕熱內甚,心腹脹滿,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滑泄。
橘皮(一兩,去白),木香(一分),滑石(六兩),檳榔(三錢),茯苓(一兩,去皮),木豬苓(去皮),澤瀉,白朮,官桂(各半兩),甘草(二錢)
白話文:
水濕總論
濕氣本質上是土氣的一種表現,而火熱則能產生濕氣。因此,夏天炎熱時萬物都顯得濕潤,秋天涼爽時濕氣則會乾燥。濕病並非自然產生,而是由於暑熱鬱結,體內水液不能正常運行,停滯而形成的。
患濕病的人,大多由熱邪引起,而熱邪往往較盛,因此常被認為是兼證,稱為濕熱,這與風熱的道理相似。即使是因寒邪導致水液不能運行而產生濕邪,這種情況也較少見。有些人腳踝腫脹,身體冰冷,卻有水腫現象,這是因為體內蓄積的熱邪深入臟腑,並非真正寒邪作祟。
三花神祐丸用於治療腹部脹滿、喘咳、小便不利、一切水腫、濕熱腸垢積聚等引起的疾病。久病不愈者,常伴有黃瘦、倦怠、氣血瘀滯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風熱燥鬱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風痰咳嗽、頭暈目眩;瘧疾久治不愈、癥瘕積聚、胸腹痞悶;酒積食積、一切痰飲嘔逆;婦女月經不調、帶下過多,不論是赤色或白色;以及男女因傷寒濕熱引起的腹部脹滿疼痛、久病體虛等症狀。民間常將這些病症混淆,但此方可有效治療,如同轉動機械般,能將病邪排出體外。此方還能治療久病腰痛、各種痢疾,以及小兒驚癇、疳積、熱毒乳房腫塊等。
藥方組成:甘遂、大戟、芫花(用醋拌濕後炒,各半兩)、牽牛(二兩)、大黃(一兩,研成細末)、輕粉(一錢)。
製法:將以上藥物研成細末,加水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藥。
用法:初服五丸,每次服藥增加五丸,溫水送服,每日三次,直至大便通暢,然後減少藥量,直至病癒為止。
療後保養:病癒後,體弱虛弱者可長期服用此丸,以調理氣血,增進食慾。但若病情嚴重,則不宜一次服用過多,否則可能加重病情。初服應服用兩丸,每次增加兩丸,直至大便通暢為止,應根據病情調整用藥量。
小兒服用:小兒藥丸大小如麻子,根據年齡及體質增減藥量。三四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法同上。
崔宣武神祐丸:在原方基礎上,增加黃柏一兩、牽牛四兩、大黃二兩、輕粉二錢,甘遂、大戟、芫花各一分,其餘用法同上。劉庭瑞也用此方治療水腫,療效甚佳,賈同知對其讚譽有加,認為此藥為神效奇藥。
葶藶木香散:治療濕熱內外夾攻,水腫腹脹,小便短赤澀痛,大便稀溏。
藥方組成:葶藶、茯苓(去皮)、豬苓(去皮)、白朮(各一分)、木香(半錢)、澤瀉、木通、甘草(各半兩)、辣桂(一分)、滑石(三兩)。
用法:將藥物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白湯調服,飯前服用。
此方能利水消腫,止瀉利尿。若服用後小便不通暢,反而大便更加稀溏,則表示濕熱鬱結於深層,藥力無法攻破,反而加重病情,這表示正氣已衰,難以治療。此時應慎用此方,以免加重病情。
白朮木香散:治療喘咳腫滿,將要發展成水腫的病人,不能平臥,不敢進食,小便不利。
藥方組成:白朮、豬苓(去皮)、甘草、赤茯苓、澤瀉(各半兩)、木香、檳榔(各三錢)、陳皮(二兩,去白)、官桂(二錢)、滑石(三兩)。
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飯後去渣,溫服。
大橘皮湯:治療濕熱內盛,心腹脹滿,水腫,小便不利,大便稀溏。
藥方組成:橘皮(一兩,去白)、木香(一分)、滑石(六兩)、檳榔(三錢)、茯苓(一兩,去皮)、豬苓(去皮)、澤瀉、白朮、官桂(各半兩)、甘草(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