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六 (5)
卷六 (5)
1. 傷寒門
三歲小兒可服七八錢。或惡熱甚,黑陷,腹滿喘急,小便赤澀,而將死者,此一服更加大承氣湯。約以下之,立效。
凡言加者,皆自本方加也,以意加減。退表熱,加益元散,效速。
人參石膏湯,治傷寒咳嗽不已,心煩,及風熱頭痛,精神不利,昏憒,宜服。
人參(一錢半),石膏(三兩),芎(半兩),半夏(二錢,去滑),白朮(半兩),茯苓(半兩),甘草(一兩,炙),大梔子(三錢),知母(半兩),黃芩(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崔宣武人參石膏湯,治傷寒頭痛,心煩悶,風熱,並汗後餘熱,自汗多。清頭目,定喘嗽。
人參(二錢半),石膏(一兩),芎(二兩),黃芩(二錢),茯苓(三錢),甘草(半兩),防風(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雙解散,治風寒暑濕,飢飽勞役,內外諸邪所傷,無問自汗、汗後、雜病,但覺不快,便可通解得愈。小兒生瘡疹,使利出快,亦能氣通宣而愈。
益元散(七兩),防風通聖散(七兩),
上二藥一處相和,名為雙解散,(益元散方在痢門,通聖散方在風門。)各七兩,攪勻,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蔥白五寸、鹽豉五十粒、生薑三片,煎至一盞,溫服。
白朮散,治傷寒雜病,一切吐瀉、煩渴、霍亂、虛損氣弱,保養衰老,及治酒積嘔噦。
白朮,茯苓(去皮),人參(各半兩),甘草(一兩半,炙),木香(一分),藿香(半兩),葛根(一兩),
上為末,白湯調下二錢。煩渴者,加滑石二兩。甚者,加薑汁,續續飲之。
四逆湯,治傷寒表熱未入里,誤以寒藥下之太早,表熱不已,入裡寒,下利不止,因表熱裡寒自利,急以溫里,利止。
又治少陰病,脈沉,下利厥逆,煩渴嘔吐。
甘草(一錢,炙),乾薑(一分),附子(半個,生,去皮臍。附子以半兩者佳,小者力弱,大者性惡,非古方之宜也。不但以美其大者,要知古人之有則也)
上銼如麻豆大,水二盞,煎至一盞,絞汁,溫服。
或蓄熱深極,而手足厥冷者,不宜此方,當以下之。
茯苓半夏湯,治傷寒雜病,一切嘔吐,或喘咳、疼痛、痞滿、頭痛者。
茯苓(一分,去皮),半夏(一錢),生薑(一分,取汁)
上銼如麻豆大,水一盞,煎至四分,絞汁,下生薑汁,溫服,不計時候。
一方加黃芩一分(去腐)、紅皮一分(去穰),治風痰。
白話文:
三歲小孩可以服用七八錢的藥。如果發燒嚴重,臉色發黑、身體下陷,腹部脹滿、呼吸急促,小便赤黃、排尿困難,而且快要死亡的情況,這種情況服用一劑,再加上大承氣湯,大約就能夠通下腸胃,立刻見效。
凡是說「加」的,都是從原本的藥方中增加藥材,根據情況適當加減。要退表熱,可以加入益元散,效果很快。
人參石膏湯,治療傷寒引起的咳嗽不止、心煩、以及風熱頭痛、精神不振、昏沉的情況,適合服用。
(藥方組成:人參一錢半,石膏三兩,川芎半兩,半夏二錢(去除滑膩部分),白朮半兩,茯苓半兩,炙甘草一兩,大梔子三錢,知母半兩,黃芩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剩下六分,去除藥渣,溫服。
崔宣武人參石膏湯,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心煩悶、風熱、以及出汗後殘留的熱氣、自汗過多等症狀。可以清醒頭腦、安定喘咳。
(藥方組成:人參二錢半,石膏一兩,川芎二兩,黃芩二錢,茯苓三錢,甘草半兩,防風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下六分,去除藥渣,溫服,不拘時間。
雙解散,治療風寒暑濕、飲食不節、勞累過度、內外各種邪氣侵擾所引起的疾病,無論是自汗、出汗後或雜病,只要感覺不舒服,都可以用此方來疏解,達到痊癒的效果。小兒生瘡疹,服用此藥可以促進排出,使氣機通暢而痊癒。
(藥方組成:益元散七兩,防風通聖散七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混合在一起,就稱為雙解散。(益元散的藥方在痢疾門,通聖散的藥方在風門。)每種藥各七兩,攪拌均勻,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半,加入蔥白五寸、豆豉五十粒、生薑三片,煎煮至剩下一碗,溫服。
白朮散,治療傷寒引起的各種雜病,包括一切吐瀉、煩渴、霍亂、身體虛弱,可以保養衰老,也可以治療因飲酒引起的嘔吐。
(藥方組成:白朮、茯苓(去皮)、人參各半兩,炙甘草一兩半,木香一分,藿香半兩,葛根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白開水調服二錢。如果煩渴嚴重,可以加入滑石二兩。如果非常嚴重,可以加入薑汁,慢慢地飲用。
四逆湯,治療傷寒初期,表熱尚未入裡,誤用寒涼藥物太早,導致表熱未退,反而使寒邪深入體內,引起腹瀉不止。這種情況是因為表熱而體內寒冷引起的腹瀉,應立即溫補體內,腹瀉才會停止。
也治療少陰病,脈搏沉弱、腹瀉、手腳冰冷、煩躁口渴、嘔吐等症狀。
(藥方組成:炙甘草一錢,乾薑一分,生附子半個(去皮臍)。附子以半兩大小的為佳,太小的藥力不足,太大的藥性太過,不符合古方使用原則。並非只是追求大,而是要了解古人定下的規範。)
將以上藥材切成豆子大小,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下一碗,過濾藥汁,溫服。
如果體內熱邪積聚極深,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就不宜使用此方,應當用通下的藥物來治療。
茯苓半夏湯,治療傷寒引起的各種雜病,包括一切嘔吐、或喘咳、疼痛、胸悶、頭痛等症狀。
(藥方組成:茯苓一分(去皮),半夏一錢,生薑一分(取汁)。)
將以上藥材切成豆子大小,用水一碗,煎煮至剩下四分,過濾藥汁,加入生薑汁,溫服,不拘時間。
另一個藥方,加入黃芩一分(去除腐爛部分)、橘皮一分(去除白絡部分),治療風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