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六 (3)
卷六 (3)
1. 傷寒門
上為末,每服三錢,溫湯調下,新水亦得,生薑湯尤良。小兒每服一錢,同上法。
此藥下神金丸,止瀉利,無不驗也,並解內外諸邪所傷,濕熱。
又一方,卻不用豬苓,或日三服,不計時候。
梔子柏皮湯,治頭微汗,小便利而微發黃者。濕熱相摶微者宜服。
黃柏(半兩),甘草(一分),大梔子(十五個)
上銼如麻豆大,水三盞,煎至一盞,絞汁,分次作一日服之。
梔子豉湯,治懊憹煩心,及傷寒不得眠,燥熱怫鬱結內,而氣不宣通,胸滿頭痛,微汗虛煩。
大梔子(七個,銼碎),豆豉(半合。俗言鹽豉。)
上銼如麻豆大,先以水二盞煮梔子,至一盞半,內豉,煮至半盞,絞汁,溫服。少氣者,加甘草一分。嘔者,誤以丸藥下之者,加生薑半兩,或用溫湯濯手足,使心胸結熱宣通而已。凡加者,皆用梔子,先煮。得吐,止後服。
凡用梔子豉湯,皆非吐人之藥。以其燥熱鬱結之甚,而藥頓攻之,不能開通,則發熱而嘔吐。因其嘔吐,發開鬱結,則氣通,津液宣行而已,故不須再服也。
大陷胸湯,治汗下之後,不大便五六日,舌乾而渴,日晡潮熱,從心至小腹脹滿而痛不可近,脈當沉緊滑數。或但胸結,則無大段熱,頭微汗出,脈沉澀者,水結也。
大黃(三錢),芒硝(三錢),甘遂末(三字)
上銼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盞,煎大黃至六分,內硝,再煎一二沸,絞汁,調甘遂一字匕半,溫服。未快利,再服。勢惡不能利,以意加服。
小陷胸湯,治小結胸,心下按之痛,脈浮而滑,無大段熱,表未罷,不可下之,下之即死。小結胸,宜服。
半夏(四錢,湯洗,全用,不銼),生薑(二錢,切),黃連(二錢,銼),栝蔞實(大者,半兩,唯銼其殼,子則不銼,若銼其中子者,非也)
上以水三盞,煮栝蔞汁一盞半,內藥,煮至一盞,絞汁,分兩次溫服。以效。
大陷胸丸,治發熱而下之太早,熱入因作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痓狀,下之則和也。
大黃(半兩),芒硝(一分),杏仁(十二個,去皮尖、雙仁,草灰炒變色),葶藶(三錢,微炒)
上,大黃為末,下葶藶,杵,羅,研杏仁、硝如泥,和彈子大,每服一丸,入甘遂末三字、白蜜半匙,水一盞,煮至半盞,溫服。當一宿許乃下。未利,再服。
梔子厚朴湯,治傷寒下後,心煩腹滿,坐臥不安者。
大梔子(七個),枳實(二錢),厚朴(半兩,去皮,炙)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一盞半煮,絞汁半盞,溫服。
檳榔散,治傷寒陰病,下之太早成痞,心下痞滿而不痛,按之軟虛者。
檳榔,枳殼(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煎黃連湯調下,不計時候,溫服。
大黃黃連瀉心湯,治傷寒成病痞不已,心腹亦實熱煩滿,或譫妄而脈沉,無他證者。
白話文:
傷寒門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溫水沖服,冷水也可以,生薑湯效果更好。小孩每次服用一錢,方法相同。
此藥配合神金丸服用,可止瀉,效果顯著,並能化解體內外因各種邪氣所致的損傷及濕熱症。
另有一方,不使用豬苓,每天服用三次,不限時間。
梔子柏皮湯
適用於頭部微汗、小便通暢但略帶黃疸者,濕熱相搏的輕症可服用。
黃柏(半兩)、甘草(一分)、大梔子(十五顆)
將藥材切碎如麻豆大小,加三碗水煎至一碗,濾出藥汁,分次在一天內服用。
梔子豉湯
治療心中煩悶、傷寒失眠,因燥熱鬱結、氣血不通導致的胸悶頭痛、微汗虛煩。
大梔子(七顆,切碎)、豆豉(半合,俗稱鹽豉)。
將藥材切碎如麻豆大小,先以兩碗水煎梔子至一碗半,加入豆豉,再煎至半碗,濾汁後溫服。
若氣虛者,加甘草一分。
若嘔吐者,或因誤服丸藥導致,加生薑半兩。
亦可用溫水浸泡手足,使心胸鬱結的熱氣消散。
每次追加藥材時,都需先煎煮梔子。若服後嘔吐,則停止再服。
注意:梔子豉湯並非催吐藥,只因燥熱鬱結嚴重,藥物一時無法疏通,可能引發發熱嘔吐。若因嘔吐而使鬱結打開、氣血暢通,則不必再服。
大陷胸湯
適用於發汗或瀉下後,連續五六日無大便、口乾口渴、傍晚發熱、從心口至小腹脹滿劇痛且不可觸碰,脈象沈緊滑數者。
若僅胸悶結硬,無明顯發熱、頭部微汗且脈沈澀者,為水氣鬱結所致。
大黃(三錢)、芒硝(三錢)、甘遂末(少量)。
將藥材切碎如麻豆大小,分兩次服用。每次加水一碗,煎大黃至六分,加入芒硝再煮沸一兩次,濾汁後調入少量甘遂末,溫服。若未瀉下,可再服。若症狀嚴重仍無法瀉下,可酌情加量。
小陷胸湯
治療小結胸,心窩按壓時疼痛,脈浮滑但無明顯發熱,表證未解時不可用瀉下法,否則可能致命。
半夏(四錢,洗淨後完整使用,不切)、生薑(二錢,切片)、黃連(二錢,切碎)、栝蔞實(大顆半兩,僅切外殼,不可切碎種子)。
以三碗水煎栝蔞至一碗半,加入其餘藥材煎至一碗,濾汁後分兩次溫服,直至見效。
大陷胸丸
治療因過早瀉下導致熱邪內陷成結胸,頸項強直如痙攣狀,瀉下後可舒緩。
大黃(半兩)、芒硝(一分)、杏仁(十二顆,去皮尖及雙仁,草灰炒至變色)、葶藶(三錢,微炒)。
將大黃磨粉,與葶藶搗碎過篩,再將杏仁、芒硝研磨成泥,混合後捏成彈子大小藥丸。每次一丸,加入少量甘遂末與半匙蜂蜜,以一碗水煎至半碗,溫服。約一夜後會瀉下,若未見效可再服。
梔子厚朴湯
適用於傷寒瀉下後,心煩腹脹、坐臥不安者。
大梔子(七顆)、枳實(二錢)、厚朴(半兩,去皮炙烤)。
將藥材切碎如麻豆大小,以一碗半水煎至半碗,濾汁後溫服。
檳榔散
治療傷寒陰證過早瀉下導致痞症,心窩脹滿但按壓柔軟無痛感者。
檳榔、枳殼(等分)。
磨成細粉,每次三錢,以黃連湯送服,不限時間,溫服。
大黃黃連瀉心湯
治療傷寒痞症未癒,心腹實熱煩悶,或譫妄而脈沈、無其他症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