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諸病總論

玉芝徐老丸,治一切風壅,胸脅痞悶,消痰利膈,美飲食,調五味。(徐老,緩慢遲老。)

天南星,乾薑(各半兩),黃柏(一兩半),牽牛(四兩),半夏,白礬,大黃(各一兩),蛤粉(二兩),

上為末,滴水和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溫水下,食後,日三服。常服順氣調血,令人徐老。或已衰,大便結者,除腸垢積物,可漸加至三五十丸。孕婦、滑泄病,忌服。滑泄畏牽牛、大黃,孕婦畏南星、半夏。

消痞丸,治積濕毒熱甚者,身體面目黃,心脅腹滿嘔吐,不能飲食,痿弱難以運動,咽嗌不利,肢體焦尫,眩悸膈熱,坐臥不寧,心火有餘而妄行,上為咳血衄血,下為大小便血,腸風痔瘻,三焦壅滯,閟癉熱中消渴,傳化失常,小兒疳積熱。

黃連,甘葛(各一兩),黃芩,大黃,黃柏,梔子,薄荷,藿香,厚朴,茴香(炒。各半兩),木香,辣桂(各一分),青黛(一兩,研),牽牛(二兩),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新水下,溫水亦得。小兒丸如麻子大。病本濕熱內甚。本自利者,去大黃、牽牛。忌發熱諸物。

和中丸,治口燥舌乾,咽嗌不利,胸脅痞滿,心腹痛悶,小便赤澀,大便結滯,風氣怫鬱,頭目昏眩,筋脈拘急,肢體疼倦,一切風壅。常服寬膈美食,消痰止逆。

牽牛(一兩),官桂(一分),大黃,紅皮,黃芩,茴香(各半兩),木香(一分),滑石(二兩),

上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九,煎生薑湯下,溫水亦得,日三服。

崔宣武和中丸,大黃一兩、茴香炒,外七味同。

龍腦丸,治大小人一切蘊積熱,毒氣不散,及失喑癮疹。

龍腦,硃砂,鵬砂,牛黃(各等分),

上為末,熔黃蠟為丸,如米粒大,每服三五丸,炙甘草、人參湯下,不計時候。

大金花丸,治中外諸熱,寢汗咬牙,睡語驚悸,溺血淋閟,咳衄血,瘦弱頭痛,併骨蒸肺痿喘嗽。(去大黃,加梔子,名曰梔子金花丸,又名既濟解毒丸。)

黃連,黃柏,黃芩,大黃(各半兩),

上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二十丸,新汲水下。自利去大黃,加梔子。小兒丸如麻子大,三五丸。

當歸龍膽丸,治腎水陰虛,風熱蘊積,時發驚悸,筋惕搐搦,神志不寧,營衛壅滯,頭目昏眩,肌肉瞤瘛,胸膈痞塞,咽嗌不利,腸胃燥澀,小便溺閟,筋脈拘奇,(奇猶急也,重也。)肢體痿弱,喑風癇病,小兒急慢驚風。常服宣通血氣,調順陰陽,病無再作。

當歸(焙),龍膽草,大梔子,黃連,黃柏,黃芩(各一兩),大黃,蘆薈,青黛(各半兩),木香(一分),麝香(半錢,另研)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小兒如麻子大,生薑湯下,每服二十丸。忌發熱諸物。兼服防風通聖散。

白話文:

諸病總論

玉芝徐老丸

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胸脅悶脹,化痰通膈,促進食慾,調和五臟。(「徐老」意指緩慢衰老。)
成分:天南星、乾薑(各半兩),黃柏(一兩半),牽牛(四兩),半夏、白礬、大黃(各一兩),蛤粉(二兩)。
製法:研磨成末,加水和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10至20丸,溫水送服,飯後一日三次。長期服用可順氣活血,延緩衰老。若體虛便祕者,可逐漸增加至30至50丸,以清除腸道積滯。孕婦及腹瀉者禁服(腹瀉者忌牽牛、大黃;孕婦忌天南星、半夏)。

消痞丸

治療濕熱毒邪嚴重者,症狀包括面黃身腫、胸腹脹滿嘔吐、食慾不振、四肢無力、咽喉不適、焦躁不安、頭暈心悸、咳血鼻血、便血痔瘻、三焦阻塞、消渴症及小兒疳積熱等。
成分:黃連、甘葛(各一兩),黃芩、大黃、黃柏、梔子、薄荷、藿香、厚朴、炒茴香(各半兩),木香、辣桂(各一分),青黛(一兩研),牽牛(二兩)。
製法:細末加水製成小豆大藥丸,每次10丸,冷水或溫水送服;小兒服麻子大小丸。若原有腹瀉者,去大黃、牽牛。忌食燥熱食物。

和中丸

主治口乾舌燥、咽喉不暢、胸脅脹悶、腹疼痛、小便赤澀、便祕、頭暈目眩、筋骨緊繃、肢體疲勞等風邪壅滯症狀,長期服用可寬胸開胃、化痰止嘔。
成分:牽牛(一兩)、官桂(一分)、大黃、紅皮、黃芩、茴香(各半兩)、木香(一分)、滑石(二兩)。
製法:研末製成小豆大藥丸,每次20丸,生薑湯或溫水送服,一日三次。
崔宣武和中丸:大黃一兩、炒茴香,其餘七味同原方。

龍腦丸

治療成人小兒體內熱毒積聚、失聲或皮膚疹瘡。
成分:龍腦、硃砂、硼砂、牛黃(等量)。
製法:研末混入熔化的黃蠟,製成米粒大藥丸,每次3至5丸,炙甘草或人參湯送服,不限時間。

大金花丸

治療內外熱症,如盜汗磨牙、夢話驚悸、尿血便祕、咳血鼻血、消瘦頭痛、骨蒸肺癆咳喘等。(去大黃加梔子,稱「梔子金花丸」或「既濟解毒丸」。)
成分:黃連、黃柏、黃芩、大黃(各半兩)。
製法:研末製小豆大藥丸,每次20丸,冷水送服;腹瀉者去大黃加梔子;小兒服麻子大3至5丸。

當歸龍膽丸

治療腎陰虛、風熱積聚,症狀包括驚悸抽搐、神志不寧、頭暈目眩、胸悶咽乾、便祕尿澀、肢體萎弱、癲癇及小兒驚風等。長期服用可調和氣血陰陽,預防復發。
成分:當歸(焙)、龍膽草、梔子、黃連、黃柏、黃芩(各一兩),大黃、蘆薈、青黛(各半兩),木香(一分),麝香(半錢另研)。
製法:蜜煉成小豆大藥丸,小兒服麻子大,每次20丸,生薑湯送服。忌燥熱食物,可搭配防風通聖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