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十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2)

1. 小兒病總論

《素問》云:身熱惡寒,戰慄驚惑,皆屬熱證,為少陰君火暴。強直,肢緛戾,裡急筋縮也,皆屬風證,為厥陰風木火。

白話文:

《素問》裡說:身體發熱又怕冷,發抖且驚慌,這些都是熱證,是少陰君火發作。身子僵硬,四肢拘攣,裡急後重,筋縮,這些都是風證,是厥陰風木火發作。

小兒六歲之上,為小兒。十八歲以上,為少年。其六歲以下者,諸經不載,是以乳下嬰兒,有病難治,無可定也。然小兒與大人,不可一例,各異治之。雖小兒誕生,襁褓之後,骨肉脆軟,腸胃細微,可以乳食調和臟腑,乃得平安。肌膚滋潤,筋骨輕嫩,以綿衣之,故生壅滯。內有積熱,熱乘於心,心受邪熱,乃發為驚。驚不止,反為潮搐,則為病也。

白話文:

六歲以上的小孩,稱為小兒。十八歲以上,稱為少年。六歲以下的孩子,各個經絡未記載,因此剛出生的嬰兒有病難以治療,沒有固定的方法。不過,小兒和成人的治療方法不同,需要各自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雖然小兒剛出生時,襁褓中骨肉柔軟,腸胃虛弱,但是可以用乳食來調和臟腑,才能獲得安康。他們的肌膚滋潤,筋骨柔嫩,用棉衣包裹著他們,所以容易生出壅滯。如果體內有積熱,熱氣會影響心臟,心臟受到邪熱侵襲,就會發作驚嚇。驚嚇不止,反而變成抽搐,那就成了疾病了。

大概小兒病者,純陽多熱,冷少,故引《素問》少陰、厥陰證,以小兒病,驚風熱多矣。小兒驚風者,皆由心火暴甚而制金,金不能平木,故風火相搏,而昏冒驚悸潮熱。此證皆謂熱甚而生風,《素問》驚駭驚悸,少陰君火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兒童患病時,體內陽氣旺盛,熱症較多,寒症較少。因此,引用《素問》中關於少陰和厥陰證的說法,來說明兒童疾病,其中驚風熱症較多。

兒童驚風,都是由於心火過旺而剋制了肺金,肺金無法制約肝木,所以風火相搏,導致神志昏蒙、驚悸不安、發熱潮紅。這種症狀都是因爲熱症過重而生風。在《素問》中,驚駭驚悸也被稱爲少陰君火。

小兒脾疳利瀉者,皆熱甚。急驚,瀉利色多青,為熱證明矣。利色黃者何?為火甚,則水衰而睥土旺,故利色黃也。利色赤紅者,為心火,熱甚深也。利色黑者,為火熱過極,則反兼水化制之,故色黑也。五臟皆言熱證,無寒冷證。亦有謂瀉利小便青白不澀,為寒。水穀不化而色不變,吐利腥穢,澄澈清冷,白,不澀,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者,寒證也。

白話文:

對於小兒因脾胃虛弱而出現腹瀉的症狀,都是由於體熱過盛所致。

  • **大便呈青色伴有驚厥:**這是熱證的明顯表現。
  • **大便呈黃色:**這是火熱過盛,導致水液虛衰,脾胃強旺所致,因此大便呈黃色。
  • **大便呈赤紅色:**這是心火過旺,熱證深重的表現。
  • **大便呈黑色:**這是火熱過度,反被水氣制約所致,因此大便呈黑色。

中醫認為,小兒腹瀉都是熱證所致,沒有寒證。但也有人認為,如果大便和小便呈青白色且不黏膩,則可能為寒證。另外,如果水穀未消化而大便色澤不變,嘔吐和腹瀉物有腥臭味,澄澈清冷,呈白色,不黏膩,身體涼爽不口渴,脈搏遲緩細小而微弱,則為寒證。

穀雖不化,而色變非白,煩渴,小便赤黃而澀者,為之熱證。世傳大人小兒吐利霍亂,食乳未及消化,而利尚白,便言論為寒證,誤矣。(向不脈候別之。)仲景邪熱不化谷,豈為寒也!大人也同。

白話文:

儘管食物尚未消化,但顏色變色且非白色,伴有發熱口渴、小便赤黃而刺痛的感覺,這是熱證的表現。民間流傳的說法,認為大人或小兒發生嘔吐、腹瀉、霍亂時,如果服用了奶類而未及時消化,大便仍然呈現白色,就說是寒證,這是錯誤的。(他們通常不通過脈象來區分。)仲景指出,邪熱不化谷,怎麼會是寒證呢?對於成年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龍腦地黃膏,治小兒急慢驚風,痰涎上潮心胸,天吊,驚悸,喉風,小兒胸膈不利,一切熱毒,大有神驗。如病不已,與分肢散一二服,吐利得快。常服此藥。

白話文:

龍腦地黃膏

用於治療兒童急性和慢性癲癇、痰液上湧心胸、驚恐、心悸、喉嚨發炎、兒童胸悶氣滯、各種熱毒,療效顯著。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可以服用一到兩次「分肢散」,可促進嘔吐和腹瀉,有助於快速康復。此藥可經常服用。

大黃(別搗),甘草(橫紋者,別搗),麝香(一錢,別研),雄黃(水窟者一分,別研),生腦子(一錢,別研)

白話文:

  • 川大黃(不要搗碎)
  • 甘草(橫紋的,不要搗碎)
  • 麝香(一錢,研磨成粉)
  • 雄黃(水窪中的,一分,研磨成粉)
  • 生腦子(一錢,研磨成粉)

上五味,各修制了,再入缽內,同研細,煉蜜為膏,油單裹,旋丸如皂子大,化下。如有前病,煎薄荷湯下。如小兒大人睡驚及心神恍惚,煎金銀湯下一丸。常服,新汲水下,大解暑毒。如孕婦人常服,新生男女,永無疾病。如有大人陽毒傷寒,加輕粉二匣子、龍腦少許,水化下一丸,杏核大。小兒看年紀大小加減,服立效。

白話文:

把上面提到的五種食材,各自分別配製好,然後一起放入缽中,研磨成細粉。將蜂蜜煉成膏狀,用油脂包裹,搓製成像皁角子大小的丸劑,把它溶入水中服用。如果有上述的症狀,可用薄荷湯來送服。若小孩大人有夜驚或心神恍惚,可用金銀花湯送服一丸。經常服用,用新打的水服用,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如果孕婦經常服用,所生的男女孩子將永無疾病。若有成年人陽毒傷寒,可加入二匣子輕粉和少許龍腦,用水化開送服一丸,大小如杏核。小孩子的用量要根據年齡大小加減,服用後即可見效。

分肢散,治小兒卒風,大人口眼喎斜,風涎裹心,驚癇天吊,走馬喉痹,急驚,一切風熱等疾。

巴豆(半兩,不出油),川大黃(一兩),朴硝(半兩),

上,大黃為末,後入巴豆、朴硝,一處細研,用油貼起。如有前患,每服半錢,熱茶下。吐下頑涎,立愈。如小兒胸喉驚吊等,先服龍腦地黃膏一服,次服此藥一字,茶下。時上吐下瀉。微瀉,以吐利得快為效。大人半錢,小兒一字,看虛實加減。只是一兩服,見效,不宜常服。如吐瀉不定,以蔥白湯,立止。

白話文:

上藥方,將大黃研成細末,然後加入巴豆、朴硝,一起細細研磨成粉。用油調和後敷貼患處。如果之前有類似症狀,每次服用半錢,用熱茶送服。此方可催吐下瀉,頑涎立止。

對於小兒胸喉驚吊等症狀,先服用一次龍腦地黃膏,再服用此方一次,茶水送服。治療過程中會出現嘔吐腹瀉。如果腹瀉較輕,則以嘔吐、瀉得快為效果佳。成人每次服用半錢,小兒一次服用一錢,酌情增減用量。一般一兩次即可見效,不宜長期服用。

如果嘔吐腹瀉持續不止,可用蔥白湯即可立止。

珍珠丸,治小兒虛中積熱驚癇等疾。

巴豆霜,膩粉(各二錢),滑石(三錢),天南星(一錢半),蠍梢(二十四個),續隨子(二十四個),粉霜(一錢半),

白話文:

巴豆霜、膩粉(各二錢) 滑石(三錢) 天南星(一錢半) 蠍梢(二十四個) 續隨子(二十四個) 粉霜(一錢半)

上為末,研令極細,以糯米粥為丸,如黃米大,小兒二歲以下,每服一丸至三丸,十五歲,每服五丸至十丸,點茶湯下,荊芥湯亦得。虛實加減。

白話文:

將藥粉研磨得非常細,用糯米粥做成丸子,大小如黃米。兩歲以下的小孩,每次服用一到三顆;十五歲以下,每次服用五到十顆。用茶湯或荊芥湯送服,劑量根據虛實狀況增減。

朱黃散,治小兒上焦壅熱,諸眼疾。

肉桂鬱金(各一兩),馬牙硝(四兩),甘草(半兩,並生)

白話文:

肉桂、鬱金(各 30 克),馬牙硝(120 克),甘草(15 克,生用)

上為末,每服一錢,新汲水調下,重枕臥片時。若是小兒,十歲服半錢,五歲以下服一字,永無驚疳癇風患。服之立效。如患眼三五年,吃三五兩便瘥。

白話文:

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新汲取的冷水送服,服用後枕著高枕平臥一段時間。如果是小孩,十歲服用半錢,五歲以下服用一字(指銅錢上的文字),這樣就能避免驚風、疳積和癲癇發作。服用後立竿見影。如果患有眼疾三、五年,服用三到五兩就能痊癒。

硃砂,治小兒急慢驚風,及風熱生涎,咽喉不利,取驚積。

硃砂,天南星,巴豆霜(各一錢),

上為末,麵糊和丸,如黍粒大,看病虛實大小,每服二丸。或天吊戴上眼,每服四五丸,薄荷水下,立愈。

白話文:

把它搗成細末,用麵糊和成丸子,像小米粒大小,根據患者虛實體質的不同調整用量,每次服用兩粒。或者掛在頭頂上,眼睛上方,每次服用四五粒,用薄荷水送服,立竿見影。

鬱金散,治小兒急慢驚風等疾。

鬱金(一枚,大者),巴豆(七個,去皮,不出油)

上研為細末,每服一字,煎竹葉湯放溫下。把藥抄盞,唇上放,以湯充下喉咽為妙。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字的量。用竹葉湯煎煮藥粉,待溫度適中後服用。將藥粉倒入湯碗中,貼近嘴脣,用湯液沖服至喉嚨深處,這樣效果最好。

澤瀉散,治小兒齁䶎,膈上壅熱,涎潮。

澤瀉(一分),蟬殼(全者二十一個),黃明膠(手掌大一片,炙令焦)

白話文:

澤瀉(一份) 蟬殼(完整的二十一個) 黃明膠(手掌大小的一片,烤焦)

上為細末,每服一大錢,溫中湯調下,日進二服。未愈,再服。

鎮庭散,治小兒一切驚喘,肚脹咳嗽。

鬱金,大黃(各半兩),甘草(三錢),輕粉(一錢),

上為末,每服半錢,用薄荷汁、硃砂(細研),冷水,以木匙瀝下。

定命散,治小兒天吊驚風,不能哭泣。

藜蘆川芎,鬱金(各等分)

上研為細末,鼻中㗜之。如哭,可醫。

金肺散,治小兒諸般喘嗽急驚風,神效!

錫灰(一錢),漢防己(二錢),鬱金(一錢半),砒黃(二錢),半夏(一錢半,湯洗七次)

白話文:

錫灰(5克) 漢方葛根(10克) 鬱金(7.5克) 砒霜(10克) 半夏(7.5克,用沸水清洗七次)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加至一錢,小兒加減,煎豬肉湯下,日進二服,食後。

厚朴散,治小兒虛滑瀉利不止。

厚朴訶子皮(各半兩),使君子(一個),揀丁香(十個),茯苓,吳白朮青皮(各二錢),甘草(一寸,炒)

白話文:

厚朴,訶子皮(各10克),使君子(一個),丁香(10顆),茯苓,白朮,青皮(各4克),甘草(3克,炒過)

上為末,每服一宇,一歲,加減,用清米湯下。

人參散,治小兒虛熱煩渴,因吐瀉煩渴不止。及疏轉後服之。

人參(半兩),茯苓(二兩半),牛膝(二錢半),甘草(半兩),甘葛(半兩),桔梗(二錢半),

白話文:

人參(30克),茯苓(125克),牛膝(15克),甘草(30克),甘葛(30克),桔梗(15克)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入燈心五莖,同煎至六分,放溫,不計時候。煩熱者,以新竹湯下。量年紀加減。

白話文:

把它弄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一大杯水,放五根燈芯草,一起煮到剩六分之一,放溫,不限時間。身體燥熱的人,可用新鮮竹葉煮的水送服。根據年齡調整用量。

碧雲散,治小兒驚風有痰。

膽礬(半兩,研),銅青(一分,研),粉霜,輕粉(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薄荷湯下。中風,將水下。如吐多不定,煎蔥白湯投之,立止,效。

白話文:

上方的藥末,每次服用一個字的份量,用薄荷湯送服。如果發生中風,用水送服。如果嘔吐不止,煎煮蔥白湯服用,可以立即止吐,效果顯著。

桃符丸,治小兒風熱。

大黃,郁李仁,黃柏,宣連,鬱金(各一分),巴豆(二七個,去皮,出油為霜),輕粉(二錢),

白話文:

大黃、郁李仁、黃柏、宣連、鬱金(各 1 份) 巴豆(27 個,去皮,榨出油脂成霜) 輕粉(2 錢)

上為末,滴水為丸,如綠豆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二丸,用桃符煎湯下。看大人小兒加減。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物磨成細粉,加點水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外面裹一層硃砂。每次服用兩丸,用桃符煎的水送服。根據大人小孩的身體狀況調整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