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諸病總論

未利再服,以意消息。三五歲孩兒,丸如麻子大。

凡此一法,此藥至善,常服二三十丸,以利臟腑,但有益無損。

或婦人血下惡物,加桂枝半兩。病微者常服,病重者亦取利,因而結滯開通,惡物日下也。

此方除臟腑滑泄者,或中寒脈遲者,或婦人經病、產後血下不止者,及孕婦等,則不宜服。除此以外,一切風熱雜病悶壅塞,神氣不和,或平人保養,常服自顯其功。

若以效驗觀其藥味,則非明《本草》造化之理者,不可得而知其然也。猶孔子贊《易》道明顯,應化萬仁之善,而不見其大道之功用,故曰顯諸仁,藏諸用,因以云藏用丸,亦其意也。兼以世訛之久矣,而反不喜此等妙方,不肯服之。每有久獲大效,而誠懇求其方,不得已而授之。

既見其方,反生疑懼,不復用焉。亦有效而志信,求其方務以廣傳救疾,因而眾議百端,擬疑妄生謗說,致使俗醫皆畏之,致道不能神,但有妨病者。後之君子,但行其藥,明顯諸人,勿示其方,而密藏諸用耳。

或以一法加黃連、川芎、薄荷等各半兩,治一切頭目昏眩者,愈佳。

柴胡飲子,治解一切肌熱體骨蒸,積熱作發,寒熱往來,(表熱裡寒則發寒,裡熱表和則發熱,邪熱半在表,半在裡,出入進退無和,即寒熱往來,陰陽相勝也。)蓄熱寒戰,(表之陽和,正氣與邪熱並蓄於裡,脈道不行,故身冷脈絕,寒戰而反煩渴也。)及傷寒發汗不解,或中外諸邪熱,口乾煩渴,或下後熱未愈,汗後勞復,或骨蒸肺痿喘嗽,婦人余疾,產後經病。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大黃,當歸,芍藥(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抄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溫服,日三服。病熱甚者,加減之。

崔宣武柴胡飲子,加半夏、五味子、桔梗各三錢。劉庭瑞柴胡飲子,與前分用不同,故以錄之。柴胡、甘草各二兩,黃芩、當歸、芍藥、大黃各一兩,人參半兩,半夏半兩。右為大勞熱病,五七錢,以利為度。未利更加,使病不再發也。

木香萬安丸,治一切風熱怫鬱,氣血壅滯,頭目昏眩,鼻塞耳鳴,筋脈拘卷,肢體焦痿,咽嗌不利,胸膈痞塞,腹脅痛悶,腸胃燥澀,淋閟不通,腰腳重痛,疝瘕急結,痃癖堅積,腸滯胃滿,久不了絕,走注疼痛,喑俳癇病,濕病腹脹水腫。

木香,揀桂,甘遂(各一分),牽牛(二兩),大戟(半兩),大黃,紅皮,檳榔(各一兩),皂角(二兩,要得肥好者,洗淨,水三盞,煮三二沸,取出,槌碎,揉取汁,再熬成稠膏,下蜜,熬二沸,便取出),半夏,蜜(各一兩),

上膏,丸小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生薑湯下。小兒丸如麻子大。水腫、癇病、諸積,快利為度。

白話文:

[諸病總論]

如果服藥後沒有排便,可以再次服用,用量要根據情況調整。三到五歲的小孩,藥丸的大小像麻子一樣。

總體來說,這個藥方非常好,經常服用二三十丸,可以調理內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如果婦人產後惡露不止,可以加入半兩桂枝。病情輕微的人可以經常服用,病情嚴重的人也可以服用以求通便,這樣可以使阻塞開通,惡露也會逐漸減少。

這個藥方不適合內臟虛弱容易腹瀉的人,或是身體受寒脈搏遲緩的人,或是婦人月經不調、產後出血不止,以及懷孕的婦女。除了以上這些情況,其他一切風熱引起的各種雜病,像是身體悶脹不舒服、精神不佳,或是平常人想要保健,經常服用都會有效果。

如果從藥效來看藥方中的藥材,就不是了解《本草》藥理的人可以知道的。這就像孔子讚揚《易經》道理淺顯易懂,能夠教化萬人向善,卻看不到其中深奧的道理,所以說「顯於仁,藏於用」,因此把這藥方叫做「藏用丸」,也是這個意思。再加上世俗的錯誤觀念太久了,反而不喜歡這種好藥方,不肯服用。常常有人服用後效果非常好,才誠懇地來求藥方,不得已才給他們。

但他們拿到藥方後,反而產生懷疑和害怕,不再服用。也有人相信藥效,努力求得藥方,想要廣為流傳,救助病人,結果眾說紛紜,有人胡亂猜測、誹謗,使得一般的醫生都害怕使用,以致於藥效無法發揮,反而妨礙了疾病的治療。後來的君子,只要使用這個藥方,讓大家看到療效就好,不要給他們藥方,暗自了解藥方的功效就行了。

有的人會在這個藥方裡,加入黃連、川芎、薄荷各半兩,用來治療各種頭暈目眩,效果會更好。

[柴胡飲子],可以治療各種肌肉發熱、骨蒸發熱(身體發熱像在蒸一樣)、積熱發作、忽冷忽熱(如果體表發熱、體內發冷就會發冷,體內發熱、體表正常就會發熱,邪熱一半在體表,一半在體內,發冷發熱沒有規律,就是忽冷忽熱,陰陽交戰的表現),以及體內積熱、身體發冷顫抖(體表陽氣正常,正氣和邪熱都積在體內,脈搏不通暢,所以身體發冷、脈搏微弱,發冷顫抖反而口渴),還有傷寒發汗後沒有痊癒,或是外邪、內邪引起的各種發熱,口乾口渴,或是瀉藥後發熱沒有痊癒,或是發汗後過度勞累導致的病情復發,或是骨蒸肺痿(肺病)引起的氣喘咳嗽,婦人的其他疾病、產後月經不調。

藥方:柴胡、人參、黃芩、甘草、大黃、當歸、芍藥(各半兩)。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三片生薑煎到剩七分,溫熱服用,每天服用三次。病情嚴重的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藥量。

崔宣武柴胡飲子,在原方基礎上加入半夏、五味子、桔梗各三錢。劉庭瑞柴胡飲子,和上面的藥方用法不同,所以也記錄下來:柴胡、甘草各二兩,黃芩、當歸、芍藥、大黃各一兩,人參半兩,半夏半兩。這個藥方適用於勞累過度引起的發熱,每次服用五到七錢,以排便為度,如果沒有排便可以再次服用,使疾病不再復發。

[木香萬安丸],可以治療各種風熱引起的胸悶、氣血不通暢、頭暈目眩、鼻塞耳鳴、筋脈彎曲、四肢無力、咽喉不利、胸部悶脹、腹部和脅肋疼痛、腸胃乾燥、排尿不暢、腰腿疼痛、疝氣、腹中腫塊、腸胃積滯、久治不癒的病症、遊走性疼痛、失語症、癲癇、濕病引起的腹脹水腫。

藥方:木香、揀桂、甘遂(各一分),牽牛(二兩),大戟(半兩),大黃、紅皮、檳榔(各一兩),皂角(二兩,要用肥大的,洗淨後用三杯水煮沸兩三次,撈出後搗碎,揉捏取汁,再熬成濃稠的膏狀,加入蜂蜜,熬兩次沸騰,然後取出),半夏、蜂蜜(各一兩)。

把以上藥材製成膏狀,做成像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到十五丸,用生薑湯送服。小孩服用時,藥丸大小像麻子一樣。治療水腫、癲癇、各種積聚的病症,以快速通便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