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三 (5)
卷三 (5)
1. 諸風總論
上為末,酒煮麵糊丸,如桐子大,以青黛為衣,嚼胡桃仁,以溫酒下五丸,食後。加減。
瓜蒂神妙散,治頭目昏眩,偏正頭痛等。
焰硝,雄黃,川芎,薄荷葉,道人頭,藜蘆(各一分),天竺黃(一錢半,如無,以鬱金代之)
上為末,研細,含水,鼻中㗜一字。神驗!
清風散,治頭目昏眩,咽膈不利,痰涎壅塞。
石碌(一錢),硃砂,牙硝,雄黃(各三字),龍腦(一字),瓜蒂(二錢),滑石,赤小豆(各半錢),皂角(一字,去皮,炙黃,取末)
上為極細末,每服半錢,新汲水調下。如口噤,不省人事,滴水鼻中。或欠者,可治,為驗。
靈砂丹,治破傷風,一切諸風等。
威靈仙,黑牽牛,何首烏,蒼朮(各半兩),香附子(六兩),川烏頭(去皮),硃砂,沒藥,乳香(各三錢),陳皂角(四錢,炙黃,去皮),
上為末,把皂角打破,用酒二升半,春夏三日,秋冬七日,取汁,打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如破傷風,煎鰾酒下。如牙疼赤眼,捶碎,研三五丸,鼻㗜之。
川芎天麻散,治頭頂痛,頭面腫,拘急,風傷營衛,發燥熱。
川芎,細辛,苦參,地骨皮,菖蒲,何首烏,蔓荊子,薄荷葉,杜蒺藜,牛蒡子,荊芥穗,虼蚾草,威靈仙,防風,天麻(各一兩),甘草(二兩,炙)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研,蜜水調下,茶水任,不計時。
薄荷白檀湯(新增。),治風壅頭目眩,鼻塞煩悶,精神不爽。消風化痰,清頭目。
白檀(一兩),荊芥穗(二兩),薄荷葉(四兩),栝蔞根(二兩),甘草(四兩,炙),白芷(二兩),鹽(四兩),縮砂仁(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百沸湯點,食後臨臥稍熱溫服。
菊葉湯(新增。),治一切風,頭目昏眩,嘔吐,面目浮腫者。
菊花(去梗),羌活,獨活,旋覆花,牛蒡子,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
白話文:
諸風總論
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煮成的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桐子,再用青黛包覆。吃的時候嚼胡桃仁,用溫酒送服五顆藥丸,飯後服用。用量可以根據情況調整。
瓜蒂神妙散,治療頭暈眼花、偏頭痛等症狀。
藥材:焰硝、雄黃、川芎、薄荷葉、道人頭、藜蘆(各一份),天竺黃(一錢半,如果沒有,可以用鬱金代替)。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磨細後,用水濕潤,取少許從鼻子吸入。效果神奇!
清風散,治療頭暈眼花、喉嚨不舒服、痰多阻塞等症狀。
藥材:石碌(一錢)、硃砂、牙硝、雄黃(各三字)、龍腦(一字)、瓜蒂(二錢)、滑石、赤小豆(各半錢)、皂角(一字,去皮,烤黃,取末)。
把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剛汲取的新水調和服用。如果出現口噤、昏迷不醒的狀況,可以往鼻子裡滴水。如果打哈欠,表示藥效起作用,可以治癒。
靈砂丹,治療破傷風和各種風症。
藥材:威靈仙、黑牽牛、何首烏、蒼朮(各半兩),香附子(六兩),川烏頭(去皮),硃砂、沒藥、乳香(各三錢),陳皂角(四錢,烤黃,去皮)。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將皂角搗碎,用二升半的酒浸泡,春夏浸泡三天,秋冬浸泡七天,取汁,用汁和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五顆。如果是破傷風,用魚鰾和酒煎煮後送服。如果是牙痛或眼睛紅腫,可以把藥丸搗碎,研磨三五顆,從鼻子吸入。
川芎天麻散,治療頭頂疼痛、頭面腫脹、拘緊、風邪侵犯營衛、發熱等症狀。
藥材:川芎、細辛、苦參、地骨皮、菖蒲、何首烏、蔓荊子、薄荷葉、杜蒺藜、牛蒡子、荊芥穗、虼蚾草、威靈仙、防風、天麻(各一兩)、甘草(二兩,炙)。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三錢,研磨後用蜂蜜水調和服用,也可以用茶水服用,不限時間。
薄荷白檀湯(新增),治療風邪壅塞導致的頭暈眼花、鼻塞煩悶、精神不佳等症狀。具有疏散風邪、化痰、清利頭目的功效。
藥材:白檀(一兩)、荊芥穗(二兩)、薄荷葉(四兩)、栝蔞根(二兩)、甘草(四兩,炙)、白芷(二兩)、鹽(四兩)、縮砂仁(半兩)。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剛燒開的沸水沖泡,飯後睡前稍微溫熱時服用。
菊葉湯(新增),治療各種風症引起的頭暈眼花、嘔吐、面部浮腫等症狀。
藥材:菊花(去除梗)、羌活、獨活、旋覆花、牛蒡子、甘草(各等份)。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三片,一同煎煮至剩七分,去除藥渣,溫服,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