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

1. 痰飲總論

夫嗽者,五臟皆有。嗽皆因內傷脾胃,外感風邪。皮毛屬肺,風寒隨玄府而入,腠理開張,內外相合,先傳肺,而入遂成咳嗽,乃肺寒也。寒化熱,熱則生痰,喘滿也。經云:喉中介介介如梗狀,甚則嗽血也。胸滿氣喘,痰盛稠黏,皆肺氣熱也。

白話文:

咳嗽是由五臟所致,主要原因是脾胃受傷,加上外感風寒。

皮膚和肺有關,風寒會隨著氣管進入肺部,導致毛細孔張開。內外因素相互作用,首先影響肺部,然後演變成咳嗽,這是肺寒的表現。

寒氣轉化為熱氣,熱氣會產生痰液,導致呼吸困難和胸悶。經典醫書記載:如果喉嚨感覺有東西卡住,嚴重的話還會咳出血。胸悶氣喘、痰液濃厚粘稠,都是肺氣過熱的徵兆。

大人參半夏丸,化痰墜涎,止嗽定喘,治諸痰,不可盡述。嘔吐痰逆,痰厥頭痛,風氣偏正頭疼,風壅頭目昏眩,耳鳴鼻塞,咽膈不利,心腹痞滿,筋脈拘卷,肢體麻痹疼痛,中風偏枯,咳唾稠黏,肺痿勞嗽。虛人保養。宣通氣血,調和臟腑,進飲食。

白話文:

大人參半夏丸可以化痰止涎,止咳平喘,治療各種痰證,難以一一列舉。

它能緩解嘔吐、痰逆、痰厥頭痛、風氣導致的偏正頭痛、風壅導致的頭暈目眩、耳鳴鼻塞、咽膈阻塞、心腹痞滿、筋脈拘攣、肢體麻痹疼痛、中風偏癱、咳出的唾液黏稠、肺癆和勞傷咳喘。

虛弱的人可以用它來保養身體。它可以宣通氣血,調和臟腑,促進食慾。

人參茯苓(去皮),天南星,薄荷葉(各半兩),半夏,乾生薑白礬(生),寒水石(各一兩),蛤粉(一兩),藿香葉(一分),

白話文:

人參、茯苓(去皮)、天南星、薄荷葉(各 15 克),半夏、乾生薑、白礬(天然)、寒水石(各 30 克),蛤粉(30 克),藿香葉(3 克)。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小豆大,生薑湯下二三十丸,食後,溫水亦得。

一法,加黃連半兩、黃柏二兩,水丸,取效愈妙。治酒病,調和臟腑,尤宜服之。

白話文:

另一種方法,加入半兩黃連、二兩黃柏,製成水丸,這樣效果會更好。用來治療酒癮,調理臟腑,尤其適合服用。

半夏栝蔞丸(新添。),治遠近痰嗽,煩喘不止者。

半夏(生薑制),栝蔞,杏仁(去皮尖),白礬(枯,杵),款冬花(各等分),

白話文:

半夏(用生薑加工過的),栝蔞,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白礬(乾燥後研磨成粉),款冬花(以上各等分)

上為末,生薑汁打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生薑湯下,不計時候。

白朮厚朴湯,治痰飲嘔吐,利胸膈,除寒熱,美飲食。

白朮甘草(炙),葛根(各一兩),厚朴(半兩),

白話文:

白朮:1 兩 炙甘草:1 兩 葛根:1 兩 厚朴:0.5 兩

上件為末,每服一二錢,水一大盞,生薑五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顯仁丸、仙術芎散、大人參半夏丸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物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錢,加一大杯水,再加入五片生薑,煎煮到剩六分之一。過濾掉藥渣,在飯前服用,同時服用顯仁丸、仙術芎散和大人生半夏丸。

橘皮半夏湯,治痰壅涎嗽久不已者。常服養液潤燥,解肌熱,止咳嗽。

白話文:

橘皮半夏湯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痰液積聚引起久咳不止的疾病。經常服用,可以滋養液體、潤澤乾燥、解除肌肉熱症、止咳。

橘皮(半兩,去白),半夏(二錢半,湯洗七次)

上為末,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盞半,入生薑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知母茯苓湯,治肺痿喘咳不已,往來寒熱,自汗。

茯苓(去皮),甘草(各一兩),知母五味子,人參,薄荷,半夏(洗七次),柴胡,白朮,款冬花,桔梗麥門冬黃芩(各半兩),川芎(三錢),阿膠(三錢,炒)

白話文:

茯苓(剝去外皮)一兩,甘草一兩,知母半兩,五味子半兩,人參半兩,薄荷半兩,半夏(洗滌七次)半兩,柴胡半兩,白朮半兩,款冬花半兩,桔梗半兩,麥門冬半兩,黃芩半兩,川芎三錢,阿膠三錢(炒過)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熱服。

人參潤肺湯,治肺氣不足,喘急咳嗽不已,並傷寒頭疼,憎寒壯熱,四肢疼痛。

白話文:

人參潤肺湯

功效: 治療肺氣不足,導致喘急、咳嗽不止,同時伴有傷寒頭痛、畏寒發熱、四肢疼痛。

人參潤肺湯適用於肺氣虧虛造成的呼吸困難、咳喘不止,以及伴隨傷寒引發的頭痛、畏寒發熱、全身關節肌肉疼痛的症狀。

人參,桔梗,白芷麻黃(去節),乾葛,白朮,甘草(炙。各一兩),白姜(半兩),

白話文:

人參、桔梗、白芷、麻黃(去掉枝節)、乾葛、白朮、甘草(經過炙烤處理,各一兩)、白姜(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蔥白二寸,煎至八分。如出汗,連進二服,通口溫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 2 錢,加一大碗水,再加入 3 片生薑和 2 寸長的蔥白,煎煮至剩八分之一。如果出汗了,接著再服用兩劑,趁熱口服。

杏仁半夏湯,治肺痿,涎喘不定,咳嗽不已,及甚者往來寒熱。

杏仁(去皮),桔梗,陳皮(去白),茯苓(去皮),漢防己,白礬,桑白皮(各三錢),薄荷葉(一錢),甘草(二寸),豬牙皂角(一錢),

白話文:

杏仁(去除外皮),桔梗,陳皮(去掉白色內皮),茯苓(去除外皮),漢防己,白礬,桑白皮(各 15 克),薄荷葉(5 克),甘草(5 釐米),豬牙皁角(5 克)

上為末,作二服,水二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防己丸,治肺不足,喘嗽久不已者。調順氣血,消化痰涎。

防己(二錢),杏仁(三兩),木香(二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煎桑白皮湯下。如大便閟,加葶藶一兩,食後服。

白話文:

將上藥研成細末,加入蜂蜜製成小丸,每個約像小豆一樣大。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桑白皮煎煮的水送服。如果大便不通,可以加入一兩葶藶,飯後服用。

葶藶散,治肺氣喘滿痰嗽,眠臥不安,不思飲食。

苦葶藶,蛤粉(各三錢),桑白皮,山梔子,人參,荊芥穗,薄荷葉,赤茯苓(去皮),陳皮,桔梗,杏仁,甘草(各半兩),

白話文:

苦葶藶、蛤蜊粉(各 3 錢) 桑白皮、山梔子、人參、荊芥穗、薄荷葉、赤茯苓(去皮)、陳皮、桔梗、杏仁、甘草(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後。

保安半夏丸,治久新諸嗽,或上逆涎喘,短氣痰鳴,咽乾煩渴,大小便澀滯,肺痿勞劣,心腹痞滿急痛,中滿隔氣,上實下虛,酒食積聚不消。補養氣血,宣行營衛。

白話文:

保安半夏丸

功效:

治療各種新舊咳嗽,包括:

  • 咳嗽時伴有痰液逆流或喘息
  • 呼吸急促,呼吸時有痰聲
  • 喉嚨乾燥,口渴
  • 排便和排尿困難
  • 肺結核、虛弱
  • 心腹脹滿、疼痛
  • 胸悶不適,伴有上焦鬱熱下焦虛寒
  • 飲食積滯不消化

作用:

  • 補益氣血
  • 促進人體氣血運行

半夏,天南星(各半兩),牽牛(二兩),大黃(半兩),黃柏(一兩半),蛤粉(一兩),巴豆(四個)

白話文:

  • 半夏:半兩
  • 天南星:半兩
  • 牽牛:兩兩
  • 大黃:半兩
  • 黃柏:一兩半
  • 蛤粉:一兩
  • 巴豆:四粒

上為末,水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十五丸,溫水下,食後,日三服。孕婦不可服。

又方,無巴豆,有乾薑一錢半。

人參保肺湯,治五勞七傷,喘氣不接,涎痰稠黏,骨蒸潮熱。

人參,柴胡,當歸,芍藥,桑白皮,知母,白朮,川芎,黃耆紫菀,荊芥,地骨皮(各一分),茯苓(去皮),黃芩,連翹,大黃,薄荷(各半兩。山梔子同),甘草,桔梗(各一兩),石膏滑石,寒水石(各半兩),

白話文:

人參、柴胡、當歸、芍藥、桑白皮、知母、白朮、川芎、黃耆、紫菀、荊芥、地骨皮(各 1 份) 茯苓(去除外皮)、黃芩、連翹、大黃、薄荷(各半兩,山梔子同量) 甘草、桔梗(各 1 兩) 石膏、滑石、寒水石(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泄者,去大黃,同人參半夏丸服。

白話文:

把它研成粉末,每次用三錢粉末,加一杯水,放入三片生薑,煎煮到七成乾,過濾掉渣滓,趁溫熱服用。如果出現腹瀉症狀,就把大黃去掉,服用同人參半夏丸。

神應丹,治涎嗽喘滿上攻,心腹卒痛,及利下血,兼婦人帶下病,一切肋脅痛滿。

白話文:

神應丹這個方劑,主治痰涎咳嗽、喘氣困難、氣滿上衝,以及心腹突然疼痛,還有大便帶血,以及婦女帶下病和肋骨周圍脹痛等各種疾患。

薄荷葉,甘草(各四錢),巴豆(燈燒存性),盆硝(各二錢),輕粉(一錢),豆豉(一兩,慢火炒),五靈脂(二錢),

白話文:

薄荷葉、甘草(各 12 克) 巴豆(燈火燒後留存)、盆硝(各 6 克) 輕粉(3 克) 豆豉(30 克,小火炒熟) 五靈脂(6 克)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溫齏汁下,續後空咽津三五次,禁飲食。少時覺咽喉微暖,效。心腹急痛,溫酒下二丸。未效,再服。得利尤良。帶下,以溫酒下二丸。或大便流利,再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上蜂蜜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一丸,用溫熱的濃米湯送服。接著空咽口水三到五次,並禁食。不久會感到喉嚨微微發熱,即有效果。心腹劇烈疼痛時,用溫酒送服兩丸。若無效,再服用一次。如果服後大便通暢,效果會更好。女性帶下時,也可服用兩丸溫酒送服。如果大便流利,再服用一次。

人參散,治身熱頭痛,積熱黃瘦,肌熱惡寒,蓄熱發戰,膈熱嘔吐煩渴,濕熱瀉利,或目赤口瘡,咽喉腫痛,或風昏眩,虛汗肺痿,勞嗽不已者。

白話文:

人參散,用於治療身體發熱頭痛、積聚熱毒導致身體發黃消瘦、肌肉發熱卻畏寒、蓄積熱毒引起發作、橫膈膜發熱導致嘔吐煩渴,濕熱導致腹瀉,或眼睛發紅、口腔潰瘍、咽喉腫痛,或風邪導致眩暈、虛汗、肺結核、久咳不止等疾病。

石膏,甘草(各一兩),滑石(四兩),寒水石(二兩),人參(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水調下,早晚食後。

白話文:

另外服用梔子和金花製成的藥丸。也叫做既濟解毒丹。

寧神散,治一切痰嗽不已者。諸藥無效,世傳極驗。

御米囊(一斤,生,醋炒),烏梅(四兩)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沸湯點服,食後,日三服。

賈同知方,御米殼一兩(炒)、烏梅肉半兩,依前法服之。康少伊傳,煎烏梅湯尤妙。

白話文:

賈同知的藥方:炒熟的糙米一兩、烏梅肉半兩,依照前面的方法服用。康少伊傳承的方法:煎煮烏梅湯效果更佳。

桂苓白朮丸,消痰逆,止咳嗽,散痞滿壅塞,開堅結痛悶,推進飲食,調和臟腑。無問寒濕濕熱,嘔吐瀉利,皆能開發,以令遍身流濕潤燥,氣液宣平而愈。解酒毒,療肺痿勞嗽,水腫腹脹。瀉利不能止者,服之利止為度,隨證調之。

白話文:

桂苓白朮丸 可以化痰止咳,消除胸悶腹脹,緩解痛悶,促進食慾,調理臟腑。無論寒溼、溼熱、嘔吐腹瀉,都能有效緩解,讓全身潤澤通暢,氣血平和而康復。它還能解酒毒,治療肺癆、咳嗽和水腫腹脹。如果腹瀉不止,服用本藥直到腹瀉停止後再根據症狀調整用量。

楝桂,乾生薑(各一分),茯苓(去皮),半夏(各一兩),白朮,紅皮(去白),澤瀉(各半兩),

白話文:

楝樹皮、肉桂(各一份),茯苓(去皮)、半夏(各一兩),白術、丹參(去白皮)、澤瀉(各半兩)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小豆大,生薑湯下二三十丸,日三服。病在膈上,食後,在下,食前,在中,不計時候。或一法更加黃連半兩、黃柏二兩,水丸,取效愈妙。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磨成細粉,加入麵粉糊製成如小豆般大小的丸劑,用生薑湯送服 20-30 丸,一天三次。

病情在膈肌以上,飯後服用;在膈肌以下,飯前服用;介於中間的,不分時段。

另外有一種方法:加入黃連半兩、黃柏二兩,製成水丸服用,效果會更好。

潤肺散,治小兒膈熱,咳嗽痰喘甚者,久不瘥者。

栝蔞實(一枚,去子用)

上為末,以寒食麵和為餅子,炙黃,為末,每服一錢,溫水化乳糖下,日三服,效乃止。

又方:治寒嗽。

麻黃(四兩),官桂(一兩),蠟(二錢),

上為末,以蠟同煎,每服一二錢,溫服。

寧肺散,治一切寒熱痰盛,久新咳嗽不止者。

御米殼(四兩),木瓜(三兩,御米殼一處,用蜜二兩,水化,同炒微黃),五味子(一兩),人參(一兩),皂角(二兩),

白話文:

大米殼(40 公克),木瓜(30 公克,連同大米殼一起用,加入 20 公克蜂蜜,用清水溶解,一起炒至微黃),五味子(10 公克),人參(10 公克),皁角(20 公克)

上為末,每服二錢,烏梅同煎,臨臥食後服。大效。

鱉甲丸,治吐血咳嗽,神效!

鱉甲(一個,九肋者,醋炙黃),柴胡(一兩,醋浸一宿),杏仁(一兩,童子小便浸,炒),甘遂(一兩,炙),人參(半兩),

白話文:

鱉甲(一個,具有九條肋骨,用醋炙烤至黃色),柴胡(一兩,用醋浸泡一夜),杏仁(一兩,用童子尿浸泡,然後炒熟),甘遂(一兩,炙烤),人參(半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生薑湯下。

又方,用厚朴一兩(生薑制)。

石膏散,治熱嗽喘甚者。

石膏(一兩),甘草(半兩,炙)

上為末,每服三錢,新汲水下,又生薑汁、蜜調下。

人參半夏丸,治一切痰飲,喘嗽不已。

白礬,天南星,半夏(各半兩),甘草(二錢半,炙),人參(二錢),赤小豆(四十九粒),杏仁(四十九粒),豬牙皂角(一錢)

白話文:

  • 白礬:半兩
  • 天南星:半兩
  • 半夏:半兩
  • 甘草:二錢半(炙烤過)
  • 人參:二錢
  • 赤小豆:四十九粒
  • 杏仁:四十九粒
  • 豬牙皁角:一錢

上為末,秫米三合,醋一升,熬粥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炒蘿蔔子湯臨臥下。

白話文:

研磨成細粉,加上約 3 合的稻米和 1 升的醋,煮成粥並捏成丸狀,大小約如桐子。每次服用 15 丸,臨睡前用炒過的蘿蔔子煮成的湯送服。

仙人肢丸,治遠年勞嗽,不問寒熱,痰涎喘滿。先服松花膏下過。多服此藥,無不效。

白話文:

仙人肢丸,用於治療多年咳嗽,無論寒熱虛實,痰涎阻塞氣喘。在服用本藥方之前,需要先服用松花膏通下。堅持服用此藥,幾乎所有的患者都能收到療效。

人參,沙參玄參,紫團參,丹參,白朮,牡蠣,知母,甘草(各二兩),蛤蚧(一對,頭尾全用,河水淨洗,文武火酥炙黃色)

白話文:

人參、沙參、玄參、紫團參、丹參、白朮、牡蠣、知母和甘草(各兩)蛤蚧(一對,頭尾都要用,用河水洗淨,文武火烤成黃色)

上為末,用麻黃十五斤(去根)、枸杞子三斤,熬成膏,丸如彈子大,磁合子內盛,臨臥煎生薑自然汁化下一丸。小兒量歲數加減。

白話文:

上方取麻黃15斤(去掉根部),枸杞子3斤,熬製成膏狀,搓成如彈子大小的丸子,放入磁盒中保存。臨睡前,用生薑榨出自然汁液,溶解一丸服用。小兒服用時,根據年齡加減用量。

松花,治三十年勞嗽,預九月間宣利一切痰涎肺積,喘嗽不利。

防風,乾生薑,野菊花芫花,枸杞子,甘草,蒼朮黃精(各等分),

白話文:

防風、乾薑、野菊花、芫花、枸杞子、甘草、蒼朮、黃精(均等量)

上為末,取黃精根熬成膏子,和藥末,如彈子大,每服細嚼一丸,冷水化下,臨臥,不吃夜飯,服藥一粒。

辰砂半夏丸,治小兒肺壅痰實,咳嗽喘急,胸膈痞滿,心忪煩悶,痰涎不利,呀呷有聲。

白話文:

辰砂半夏丸

功效: 治療小兒肺部痰液過多、咳嗽喘急、胸悶腹脹、心煩胸悶、痰液難以咳出,發出喘鳴聲。

半夏(半兩,洗),葶藶(水研成膏),杏仁(炒,研成膏。各半兩),硃砂,五靈脂(微炒。各一兩)

白話文:

半夏(12 克,洗淨) 葶藶(水研成糊,12 克) 杏仁(炒熟,研成糊,12 克) 硃砂(6 克) 五靈脂(微炒,6 克)

上為末,更研勻,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生薑湯下。

大百勞散,治一切勞疾肌劣,喘息不臥,痰涎不食。

蛤蚧(一對,蜜炙),元州鱉甲(一個,去裙,醋炙),附子(一兩),人參,柴胡,川乾薑,白茯苓(去皮),白朮,茴香青皮(去白),杏仁(去皮尖),知母,貝母,陳皮(去白),官桂,甘草(炙),半夏(生薑制),蒼朮(湯浸。各一兩),蘇木龍膽草(各半兩),

白話文:

  • 壁虎(一對,用蜂蜜炙烤)
  • 元州鱉甲(一個,去除甲裙,用醋炙烤)
  • 附子(一兩)
  • 人參(一兩)
  • 柴胡(一兩)
  • 川乾薑(一兩)
  • 白茯苓(去皮,一兩)
  • 白朮(一兩)
  • 茴香(一兩)
  • 青皮(去白,一兩)
  • 杏仁(去皮尖,一兩)
  • 知母(一兩)
  • 貝母(一兩)
  • 陳皮(去白,一兩)
  • 桂枝(一兩)
  • 甘草(炙烤,一兩)
  • 半夏(用生薑炮製,一兩)
  • 蒼朮(用湯浸泡,一兩)
  • 蘇木(半兩)
  • 龍膽草(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用生薑三片、棗二枚、烏梅二枚同煎,空心稍熱服。有汗,加小麥二十粒。不用鐵煎。

白話文:

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加一碗水,用三片生薑、兩顆棗子和兩顆烏梅一起煎煮。在空腹時服用,稍加熱即可。如有出汗情況,可加入 20 粒小麥。不能使用鐵器煎煮。

小百勞散,治勞,喘嗽不已,自汗者。

御米殼(不拘多少,炒)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烏梅同煎,水一盞,溫服,食後。有汗,加小麥三十粒同煎,溫服。

五味子湯,治胸膈痞滿,心腹刺痛,短氣噎悶,咳嗽痰唾,嘔逆噁心,不思飲食。溫中益氣。

白話文:

五味子湯

用於治療胸口和橫膈膜發脹、悶痛,心腹疼痛,呼吸短促、氣喘,咳嗽有痰,嘔吐反胃,不想吃飯等症狀。具有溫補脾胃、益氣的作用。

五味子(九兩),良薑(一兩半),紅皮(去白),茴香(炒。各一兩),乾薑(一兩半),甘草(七兩,炙),鹽(一斤,炒)

白話文:

五味子(400克),良薑(60克),紅皮(去白皮)、茴香(炒過,各40克),乾薑(60克),甘草(350克,炙烤過),鹽(500克,炒過)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百沸湯點,空心食前。甚者,日進三服。

安神散,治遠年近日喘嗽不已。

御米殼(蜜炒,一兩),人參,陳皮(去白),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煎烏梅湯調下,臨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