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五 (2)
卷五 (2)
1. 傷寒表證
夫傷寒之候,頭項痛,腰脊強,身體拘急,表熱惡寒,不煩躁,無自汗,或頭而痛,肌熱鼻乾,或胸滿而喘,手足指末微厥,脈浮數而緊者,邪熱在表,皆麻黃湯發汗之證也,或天水散之類,甚佳。
白話文:
傷寒發作時,通常會出現頭部和頸項疼痛、腰背僵硬、身體拘緊等症狀。同時,患者會表現出表熱惡寒,但不會煩躁不安,也不會有自汗。另外,有些患者會出現頭痛、肌肉發熱、鼻腔乾燥的症狀,還有一些患者會感覺胸悶氣喘,手腳指尖發麻。脈象上表現為浮數緊。出現這些症狀,就表示患者體表有邪熱,需要使用麻黃湯來發汗治療,也可以使用與天水散類似的藥方,效果會很好。
2. 傷寒表裡證
傷寒身熱,為熱在表,引飲或小便黃赤,為熱在裡,身熱,渴,或小便黃赤,為表裡俱有熱,身涼不渴,小便清白,為表裡俱無熱。身疼拘急,表熱惡寒,而脈浮者,皆為熱在表也。引飲譫妄,腹滿實痛,發熱,而脈沉者,皆為熱在裡也。胸脅痞痛,或嘔而寒熱往來,脈在肌肉者,邪半在表半在裡也。
白話文:
- 身體發熱,這是表熱的表現,伴隨口渴或小便發黃,這是裡熱的表現,如果同時有身熱、口渴、小便發黃的症狀,表明表裡都有熱。
- 身體不熱也不渴,小便清澈,表明表裡都沒有熱。
- 身體疼痛拘緊,表熱畏寒,脈搏浮動的,都是熱在表。
- 口渴神志不清,腹部脹滿疼痛,發熱,脈搏沉細的,都是熱在裡。
- 胸脅疼痛,或者有嘔吐且發熱寒熱交替,脈搏在肌肉之間的,邪氣一半在表一半在裡。
3. 內外傷
始得病,脈便沉,而里病表和者,內傷也。脈浮而表病,里和者,外傷也。病在身體頭面四肢,為表病,在胸腹之內,為里病也。
白話文:
一開始生病時,如果脈搏深沉而裡面的病症較輕、表面的病症較重,這是內傷造成的。如果脈搏浮淺而表面的病症較重、裡面的病症較輕,這是外傷造成的。長在身體頭臉四肢的病,稱為表病;長在胸腹內的病,稱為裏病。
4. 傷寒論
夫風寒者,百病之始也,是四時八節不正、疫癘之氣。故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冷,乃四時之正氣。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傷耳。
白話文:
風寒是所有疾病的開始,它是四季八節天氣異常和疫病之氣造成的。因此,春天的天氣溫和,夏天的天氣炎熱,秋天的天氣涼爽,冬天的天氣寒冷,這些都是四季中的正常天氣。冬天的時候天氣嚴寒,萬物都躲藏起來,君子堅守自身,就不會受到寒氣的傷害;而那些經常外出或接觸寒氣的人,就會受到傷害。
春應暖而反寒,夏應熱而反冷,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非時而邪氣,是以辛苦之人,一歲之中,病無少長。始自一日巨陽,膀胱受之。巨陽者,三陽之首,故先受之。二日陽明,胃受之。三日少陽,膽受之。未入其臟,可汗之。四日太陰,脾受之。五日少陰,腎受之。
白話文:
春天本該溫暖,卻反覆低溫;夏天本該炎熱,卻反覆低涼;秋天本該涼爽,卻反覆高溫;冬天本該寒冷,卻反覆溫熱。這都是不正常的邪氣造成的。
因此,體力勞動過度的人,一年四季都會不斷生病。
從一天第一個時辰(早上7-9點)的巨陽時開始,由膀胱首先感受。巨陽是三陽經的首領,所以膀胱最先受到影響。
第二天陽明時(早上9-11點),胃會受到影響。
第三天少陽時(早上11-13點),膽會受到影響。如果邪氣還沒有進入臟腑,這時用發汗的方法就可以治療。
第四天太陰時(下午3-5點),脾會受到影響。
第五天少陰時(晚上9-11點),腎會受到影響。
六日厥陰,肝受之。其入藏,可泄之。經云:其未滿三日,汗之而已,其滿三日,泄之而已。故聖人論汗下,大概言之。以脈分別,三四日脈沉伏,亦當下,六七日脈浮滑,亦可汗。
白話文:
從第六天開始是厥陰之氣病變,由肝臟承受。這種情況下,可以瀉下。醫經上說:如果病期未滿三天,只要發汗治療即可;如果超過三天,就只能瀉下。因此,聖人對發汗和瀉下的看法,只是概括性地說明。具體情況需要根據脈象來辨別,三四天時脈象沉伏,也應當瀉下;六七天時脈象浮滑,則可以發汗治療。
故傷寒傳足經不傳手經,未詳耳。且自人身十二經絡,分布上下手足,各有三陰三陽,稟天地之氣。天樞之上,同天之陽,天樞之下,同地之陰。至真要大論云: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之分也,地氣主之。注云:當陰之分,冷病歸之,當陽之分,熱病歸之。
白話文:
因此,傷寒傳播到足經而不傳播到手經,這是原因不明顯。而且,人體有十二條經絡,分佈於上下手腳,各有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吸收了天地之氣。天樞穴以上的部分,與天的陽氣相同,天樞穴以下的部分,與地的陰氣相同。真要大論上說:身體以上的部分,它的氣有三個,這是天的部分,天氣主宰之;身體以下的部分,它的氣有三個,這是地的部分,地氣主宰之。注釋說:當屬於陰的部分時,冷病歸於此;當屬於陽的部分時,熱病歸於此。
有八節邪氣,所中於人,陽邪為病傳手經,陰邪為病傳足經。其邪自何入?自風池而入,為脊骨兩傍一寸五分,足膀胱經之俞穴。春夏應陽,秋冬應陰。至真要大論云:寒暑溫涼,盛衰之用。其在四維,故陽之動,始於溫,盛於暑,陰之動,始於涼,盛於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
白話文:
人體有八種邪氣,入侵人體後,陽性邪氣會沿手部經絡傳播,陰性邪氣則會沿足部經絡傳播。這些邪氣從哪裡進入人體呢?從風池穴進入,位於脊柱兩側一寸五分的位置,是足膀胱經的俞穴。
春天和夏天陽氣旺盛,秋天和冬天陰氣旺盛。根據《至真要大論》,天氣的寒、暑、溫、涼,會隨著時間的盛衰而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在四個方向,陽氣的運行,從溫暖開始,盛於酷暑;陰氣的運行,從涼爽開始,盛於嚴寒。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時節特徵。
《易》云:水流濕,火就燥。熱論云: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盛不死。太陰陽明論云: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注云:同氣相求耳。又曰: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注云:陽氣炎上,故受風,陰氣潤下,故受濕,蓋同氣相合耳。
白話文:
《易經》說:水會流向低處,形成濕地;火會趨向乾燥的地方。熱病論中提到:所有熱性疾病,都是由寒邪引起的。人一旦受寒就會出現發熱的症狀,儘管發熱嚴重也不會致命。太陰陽明論中說:陽氣會受到風邪的影響,陰氣會受到濕邪的影響。註解中解釋說:這是因為同性質的東西會互相吸引。另外,書中還說:受風邪影響的部位通常在上部先受影響,受濕邪影響的部位通常在下部先受影響。註解中解釋說:陽氣向上升,所以受風邪影響;陰氣向下流,所以受濕邪影響。這是因為同性質的東西會互相結合。
故風熱火為陽,寒濕燥為陰。刺熱論云:五臟俱有熱病,肝熱病,左頰先赤,心熱病,顏先赤,脾熱病,鼻先赤,肺熱病,右頰先赤,腎熱病,頤先赤。《甲乙經·熱論》云:有手足太陰熱病,有手足少陰熱病,有手足厥陰熱病。熱論:其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未嘗則傳足經,不傳手經。
白話文:
因此,風、熱、火屬於陽性;寒、濕、燥屬於陰性。
《刺熱論》中說:五臟都可能出現熱病。肝熱病,左臉頰會先發紅;心熱病,臉會先發紅;脾熱病,鼻子會先發紅;肺熱病,右臉頰會先發紅;腎熱病,下巴會先發紅。
《甲乙經·熱論》中說:有手足太陰熱病,有手足少陰熱病,有手足厥陰熱病。
《熱論》中說: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影響,營氣和衛氣不能運行,五臟不能溝通,人就會死亡。
麻黃,治傷寒,頭痛發熱,體痛惡風,無汗而喘。又治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八九日不解,表證,仍當發其汗。其人發煩目瞑,必衄,衄者,陽氣重也。
白話文:
麻黃,用於治療傷寒,頭疼發燒,身體疼痛怕風,不出汗而喘氣。還用於治療太陽病,脈象浮緊,不出汗發熱身體疼痛,八九天不消退,屬於表證,仍需發汗。如果患者煩躁不安,閉著眼睛,必然流鼻血,流鼻血表示陽氣過重。
麻黃(一兩半,去節),桂枝(一兩,去皮),甘草(半兩,炙,銼),杏仁(二十枚,浸,去皮尖),
白話文:
麻黃(7.5 克,去掉枝節),桂枝(5 克,去掉樹皮),甘草(2.5 克,炒制後搗碎),杏仁(20 粒,浸泡後去掉皮尖)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衣覆以取汗。
或濕病,身煩痛,小便自利者,加白朮四分,微汗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八分水量,過濾掉藥渣後溫服,不限定服用時間,服用後蓋上衣服以促出汗。
若是濕病,身體感到煩躁疼痛,但小便通暢的人,可以添加四分的白朮,使其微微出汗。
桂枝,治傷寒,發熱惡寒,乾嘔頭痛。太陽中風,陽浮陰弱,解肌。脈浮緊,鼻鳴者。
白話文:
桂枝:
適用於傷寒,症狀包括:發熱、惡寒、乾嘔、頭痛。主要作用是疏散表邪,適合陽氣旺盛、陰氣虛弱、太陽病證,脈象浮緊、鼻鳴的人使用。
桂枝(三分,去皮),芍藥(三分),甘草(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三個,煎至七分,不計時候。
白話文:
桂枝(去掉皮,用量三分),白芍(用量三分),甘草(用量三分)。
將這些藥材切碎成像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杯半來煎煮,加入生薑三片和三個紅棗,煎煮至剩下約七分的量,不受時間限制地服用。
小青龍湯,治傷寒表未罷,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利,或小便不利,小腹滿,喘。
白話文:
小青龍湯 用於治療傷寒表證尚未解除,心臟以下有水氣積聚,出現乾嘔、發熱、咳嗽,同時可能伴有口渴、腹瀉或小便不利,小腹脹滿、氣喘。
麻黃(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三錢),半夏(湯洗),芍藥,細辛,乾薑,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分),五味子(二錢),
白話文:
麻黃(去除枝節,泡在熱水中去黃色汁液,烘焙乾燥,三錢),半夏(用熱水洗淨),芍藥,細辛,乾薑,甘草(炙烤過),桂枝(去皮,各三分),五味子(二錢)。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半盞,生薑、棗同煎,不計時候,溫服。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錢。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彈子大。噫者,去麻黃,加附子三錢(炮),以開怫熱結滯。小便不利,小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錢。喘者,去麻黃,加杏仁。
大柴胡湯
小柴胡湯
白話文:
把藥材搗碎成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加一大碗水,煮到剩下一半碗。加入生薑和棗子一起煮,時間不限,溫熱後服用。
針對不同症狀的調整:
- 口渴:去掉半夏,加入栝蔞根三錢。
- 腹瀉:去掉麻黃,加入芫花彈子大小。
- 呃逆:去掉麻黃,加入炮附子三錢,以疏通熱結。
- 小便不利,小腹脹滿:去掉麻黃,加入茯苓四錢。
- 喘息:去掉麻黃,加入杏仁。
瓜蒂散,治傷寒,表證罷,邪熱入里,結於胸中,項不強,腹滿而不能食,四肢微厥,而脈乍緊者,宜以吐之。經云在上者吐之,在下者泄之。
白話文:
瓜蒂散,是用來治療傷寒的。當表證解除,邪熱已入裡,並且停留在胸中,沒有脖子僵硬,腹部脹滿而無法進食,四肢稍微冰冷,脈搏時而緊繃的。這種情況適合用催吐的方法治療。醫經裡說:「邪氣在上就催吐,邪氣在下就瀉下。」
瓜蒂,赤小豆(各等分)
上為末,香豉半合,(豆豉是也。)水一盞半,煮取汁半盞,調下錢匕。不吐,加服。
白話文:
將瓜蒂和赤小豆各等量研磨成粉末,再加入半合的香豉,用一盞半的水煮至剩下半盞的汁液,然後用此汁液調和藥粉服用。如果沒有引起嘔吐,可以增加劑量再次服用。
五苓湯(五苓散是也。),治傷寒中暑,大汗後,胃中干,煩躁不得眠,脈浮,小便不利,微熱煩渴,及表裡俱熱,飲水反吐。
白話文:
五苓湯(別名:五苓散)
適應症:
- 傷寒中暑
- 大量出汗後
- 胃中乾澀
- 煩躁失眠
- 脈搏浮快
- 小便不利
- 微熱煩渴
- 表裡兩虛,喝水後嘔吐
(名曰水逆。)或攻表不解,當汗而反下之,利不止,脈浮,表不解,自利。或一切留飲不散,水停心下。並兩感中濕而昏躁,霍亂吐瀉驚風。
白話文:
(稱為水逆。)或治療外感不佳,本應發汗卻反而瀉下,腹瀉不止,脈象浮浮,外感未解,自發腹瀉。或一切停留在體內的飲水無法消散,積水停留在心臟以下。同時感到心中濕氣過重而昏迷煩躁,出現霍亂、嘔吐、腹瀉和癲癇等症狀。
豬苓(去皮),茯苓(去皮),白朮(各半兩),桂(一分,去皮),澤瀉(一兩),
白話文:
豬苓(去掉皮),茯苓(去掉皮),白朮(各半兩),桂皮(一分,去掉皮),澤瀉(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湯調下愈妙。加滑石二兩甚佳。喘嗽煩心,不得眠者,加阿膠半兩(枯)。夏月大暑,新水調服,立愈。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熱湯調和下肚,效果最佳。加入二兩滑石會更好。如果出現喘咳、心煩、失眠的症狀,可再加入半兩膠(曬乾)。在炎熱的夏季,用冷水調和飲用,立即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