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回本書目錄

1. 卷五

2. 傷寒門

3. 傷寒總論

4. 主療說

傷寒表證當汗而不可下,里證當下而不可汗,半在表半在裡則當和解,不可發汗吐下,在上則通之,在下則泄之。傷寒無汗,表病里和,則麻黃湯汗之,或天水散之類亦佳。表不解,半入於裡,半尚在表者,小柴胡湯和解之,或天水、涼膈散甚良。表裡熱勢俱甚者,大柴胡湯微下之。

更甚者,大承氣湯下之。表熱多,裡熱少者,天水一、涼膈半和解之。裡熱多,表熱少,未可下之者,涼膈一、天水半調之。熱更甚者,小承氣湯下之。表證解,但有里證者,大承氣湯下之。凡此諸可下者,通宜三一承氣湯下之。發汗不解,下後,前後無異證者,通宜涼膈散調之,以退其熱。

兩感仿此而已。傷風自汗,表病里和者,桂枝湯解肌。半在表半在裡,白虎湯和解之。病在裡者,大承氣湯下之。一法,無問風寒暑濕,有汗無汗,內外諸邪所傷,但有可下諸證,或表裡兩證俱不見而日深,但目睛不了了,睛不和者,或腹滿實痛者,或煩渴,或譫妄,或狂躁喘滿者,或蓄熱極而將死者,通宜大承氣湯下之,或三一承氣湯尤良。傷寒,大發汗,汗出不解,反無汗,脈虛浮者,蒼朮白虎湯再解之。

或中暑,自汗大出,脈虛弱,頭痛口乾,倦怠煩躁,或時惡寒,或畏日氣,無問表裡,通宜白虎。或裡熱勢甚,腹滿而脈沉,可下者,宜大承氣湯,或三一承氣湯。傷寒,表熱極甚,身疼頭痛不可忍者,或眩或嘔,里有微熱,不可發汗吐下,擬以小柴胡、天水、涼膈之類和解。恐不能退其熱勢之甚。

或大下後,再三下後,熱勢尚甚不能退,本氣損虛而脈不能實,擬更下之,恐下脫而立死,不下亦熱極而死,寒涼之藥,不能退熱勢之甚者。或熱濕內余,下利不止,熱不退者,或因大下後,熱退利不止,熱不退,脈弱氣虛,不可更下者,或諸濕熱內余,小便赤澀,大便溏泄,頻並少而急痛者,必欲作利也,須宜黃連解毒湯。

或裡熱極甚,而恐陰氣不能退者,或已下後,熱不退者,或蓄熱內甚,陽厥極深,以至陽氣沉伏,而不能營運於身,陰欲絕而以致遍身青冷,痛甚不堪,項背拘急,目赤睛疼,昏眩恍惚,咽乾或痛,燥渴虛汗,嘔吐下利,腹滿實痛,煩痞悶亂,喘息急聲,脈雖疾數,以其蓄熱極探,而脈道不利,以致脈沉細而欲絕,俗未明其造化之理,而反傷熱,寒極陰毒者,或始得之,陽熱暴甚,而便有此證者,或兩感勢甚者,通宜解毒湯加大承氣湯下之。熱不退者,再下之。

然雖古人皆云三下熱不退即死矣,亦有按法以下四五次,利一二十行,熱方退而救活者,免致不下退其熱而必死也。下後熱稍退而未愈者,黃連解毒湯調之。或微熱未除者,涼膈散調之。或失下熱極,以至身冷脈微,而昏冒將死者,若急下之,則殘陰暴絕,陽氣後竭而立死,不下亦死,當以涼膈散或者黃連解毒湯養陰退陽。蓄熱漸以消散,則心胸腹暖,脈漸以生。

至陽脈復有力者,方可以三一承氣湯微下之,或解毒湯加大承氣湯尤良。或下後微熱不解者,涼膈散調之。愈後但宜退熱之藥,忌發熱諸物,陽熱易為再作也。

白話文:

主療說

傷寒初期表症需發汗,不可攻下;里症需攻下,不可發汗;表裡夾雜則需和解,不可發汗或攻下。表症在上則疏通,下則瀉下。傷寒無汗,表病里和,用麻黃湯發汗,或天水散等亦可。表症未解,半入裡半在表,用小柴胡湯和解,或天水、涼膈散效果很好。表裡俱熱甚者,用大柴胡湯略微攻下;更甚者,用大承氣湯攻下。表熱多裡熱少者,用天水散為主,涼膈散輔助和解;裡熱多表熱少,暫不宜攻下者,用涼膈散為主,天水散輔助調和;熱更甚者,用小承氣湯攻下。表症已解,單有裡症者,用大承氣湯攻下。凡需攻下者,一般都可用三一承氣湯。發汗後無效,攻下後前後症狀無變化者,用涼膈散調和退熱。

風寒濕邪引起的疾病也遵循類似原則。傷風自汗,表病里和者,用桂枝湯解肌;表裡夾雜者,用白虎湯和解;病在裡者,用大承氣湯攻下。還有一種方法,無論風寒暑濕,無論有無汗,內外諸邪所傷,只要有可攻下的症狀,或表裡兩證都不明顯但病程加深,表現為眼睛不清亮、神志不清、腹脹疼痛、煩渴、神志不清、狂躁喘滿、蓄熱極甚將死等情況,都可用大承氣湯攻下,或三一承氣湯更佳。傷寒大汗後症狀未解,反而無汗,脈虛浮者,用蒼朮白虎湯再解。

中暑後自汗出得多,脈虛弱,頭痛口乾,倦怠煩躁,有時惡寒或畏光,無論表裡,都可用白虎湯。裡熱甚,腹脹,脈沉,可攻下者,用大承氣湯或三一承氣湯。傷寒表熱極甚,頭痛身痛難忍,或眩暈嘔吐,裡有微熱,不可發汗或攻下,可用小柴胡湯、天水散、涼膈散等和解,但擔心退不了熱。

或大便後,多次攻下後,熱勢仍然很重,正氣受損,脈象虛弱,再攻下擔心脫肛而死,不攻下又熱極而死,寒涼藥物又不能退熱;或熱濕內留,下痢不止,熱不退;或因大便後熱退但下痢不止,熱不退,脈弱氣虛,不可再攻下;或濕熱內留,小便赤澀,大便溏瀉,頻數且急痛,想通便,則需用黃連解毒湯。

裡熱極甚,擔心傷及陰氣;或已攻下後,熱不退;或蓄熱內甚,陽氣衰竭,陽氣沉伏,不能運行於身,陰氣將絕,導致全身青冷,疼痛難忍,項背拘緊,眼睛紅痛,昏眩恍惚,咽乾或痛,口乾舌燥,虛汗,嘔吐下痢,腹脹疼痛,煩悶痞脹,喘息急促,脈雖急數,因蓄熱極甚,脈道不通,導致脈沉細欲絕,俗人不明其道理,反而傷熱,寒極陰毒者;或病初陽熱暴烈,就出現這些症狀者;或風寒濕邪夾雜嚴重者,都可用解毒湯加大承氣湯攻下,熱不退者,再攻下。

雖然古人說三次攻下熱不退就死了,但也有按方法攻下四五次,大便十幾二十次,熱才退而活下來的例子,為避免不攻下而熱極致死。攻下後熱稍退但未癒者,用黃連解毒湯調治;或微熱未退者,用涼膈散調治;或攻下過度,導致身體冰冷,脈微弱,昏迷將死,如果急於攻下,則會陰氣暴絕,陽氣耗竭而立即死亡,不攻下也會死,要用涼膈散或黃連解毒湯滋陰退熱。蓄熱漸漸消散,則心胸腹溫暖,脈象漸漸有力。

等到陽氣脈象有力時,才可以用三一承氣湯略微攻下,或解毒湯加大承氣湯更佳。或攻下後微熱未退者,用涼膈散調治。痊癒後只宜服用退熱藥物,忌食發熱的食物,以免陽熱再次發作。

5. 論風熱濕燥寒

諸風:風本生熱,以熱為本,風為標,言風者,即風熱病也。

諸熱:熱甚而生風,或熱微風甚,即兼治風熱,或風微熱甚,但治其熱,即風自消也。

諸濕:濕本土氣,火熱能生土濕,故夏熱則萬物濕潤,秋涼則濕復燥干也。濕病本不自生,因於火熱怫鬱,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滯而生水濕也。凡病濕者,多自熱生,而熱氣尚多,以為兼證,當云濕熱。亦猶風熱,義同。雖病水寒,不得宣行,亦能為濕。雖有此異,亦以鮮矣。

或跗腫體寒,而有水者,以為蓄熱入里極深,本非病寒也。及夫寒熱吐瀉,因得濕而成也。

諸燥:燥乾者,金肺之本。肺藏氣,以血液內損,氣虛成風,則皴揭。風能勝濕,熱能耗液,皆能成燥。故經云:風熱火兼為陽,寒濕燥同為陰。又燥濕亦異也,然燥雖屬秋陰,而其性異於寒濕。燥陰盛於風熱也,故風熱甚而寒濕同於燥也。然中寒吐瀉,亡液而成燥者,亦以此矣。故經云: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也。

諸寒:寒者,上下所生水液,澄澈清冷,穀不化,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本末不經有見陽熱證,其脈遲者是也。此因飲食冷物過多,陰勝陽衰,而為中寒也。或冷熱相併,而反陽氣怫鬱,不能宣散,怫熱內作,以成熱證者,不可亦言為冷,當以熱證辨之。夫濕熱吐瀉,當見陽脈,若亡液氣虛,亦能反見諸陰脈也,當以標本明之,不可妄治。

或熱證誤服白朮調中湯,溫藥亦能開發,陽氣宣通而愈,別無加害也。

白話文:

論風熱濕燥寒

各種風證:風本就生熱,以熱為本質,風只是表象。提到風,指的是風熱病。

各種熱證:熱盛則生風,或熱輕風重,就要同時治療風熱;或風輕熱重,只需治療熱證,風自然會消退。

各種濕證:濕是土的本氣,火熱能生土濕,所以夏天熱則萬物濕潤,秋天涼則濕氣又會乾燥。濕病本不自行產生,是因火熱鬱結,水液不能正常運行,停滯而產生水濕。凡是濕病,大多由熱生,而熱氣仍然較多,應視為兼證,應稱為濕熱,與風熱的道理相同。雖然因水寒不能運行也能導致濕證,但這種情況較少見。

腳踝腫脹、身體冰冷,又有水腫的,是因為蓄積的熱邪深入臟腑,根本不是寒症。寒熱交加導致吐瀉,也可能因此而產生濕證。

各種燥證:燥乾是金肺的本質。肺臟藏氣,如果血液受損,氣虛則生風,導致皮膚乾燥粗糙、裂紋。風能勝濕,熱能耗損津液,都能導致燥證。所以經書說:「風熱火同屬陽,寒濕燥同屬陰。」燥與濕雖有不同,但燥雖然屬於秋天的陰氣,但其特性卻與寒濕不同。燥的陰氣比風熱更盛,所以風熱盛時,寒濕也和燥相似。中寒導致吐瀉,耗損津液而導致燥證,也是這個道理。所以經書說:「各種澀滯、乾枯、乾裂、粗糙,都屬於燥證。」

各種寒證:寒證是由於上下生成的體液,澄澈清冷,食物不能消化,小便清澈不澀,身體冰冷不渴,本末沒有陽熱的症狀,脈象遲緩,就是寒證。這是因為飲食過多冰冷食物,陰氣勝過陽氣而導致的。或者冷熱交雜,反而使陽氣鬱結,不能宣洩,內部鬱熱而形成熱證,就不能說這是寒證,應該按照熱證來辨證。濕熱導致吐瀉,應該見到陽脈;如果耗損津液、氣虛,也可能反見陰脈,應該根據標本症狀來判斷,不能胡亂治療。

有時熱證誤服白朮調中湯等溫熱藥物,也能使陽氣宣通而痊癒,沒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