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二 (4)
卷二 (4)
1. 痛痹證
(主痹。出《素問·痹論》)
寒勝者,為痛痹,大宜宣通。陰寒為痛,宜通氣溫經而愈。
加減茯苓湯,主之:治痛痹,四肢疼痛,拘倦浮腫。
赤茯苓(去皮),桑白皮(各二兩),防風,官桂,川芎,芍藥,麻黃(去節。各一兩半),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棗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以姜粥投之,汗泄為度,效矣。
白話文:
痛痹證是因寒邪導致的痹症,主要表現為疼痛。治療應以宣通經絡、溫經散寒為主。
加減茯苓湯可用於治療痛痹,症狀包括四肢疼痛、肢體沉重倦怠、浮腫等。
藥方組成:赤茯苓(去皮)、桑白皮(各二兩),防風、官桂、川芎、芍藥、麻黃(去節,各一兩半)。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約15克),加水一盞(約200毫升),大棗一枚,煎煮至八分滿,去渣,溫服。服用後,可用薑粥助其發汗,以微微出汗為宜,則療效顯著。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