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五 (1)
卷五 (1)
1. 主療說
傷寒表證當汗而不可下,里證當下而不可汗,半在表半在裡則當和解,不可發汗吐下,在上則通之,在下則泄之。傷寒無汗,表病里和,則麻黃湯汗之,或天水散之類亦佳。表不解,半入於裡,半尚在表者,小柴胡湯和解之,或天水、涼膈散甚良。表裡熱勢俱甚者,大柴胡湯微下之。
白話文:
傷寒表證,該發汗的時候不能瀉下,裡證該瀉下的時候不能發汗。表裡證同在,就應該和解,不能發汗或瀉下。在上焦,就要通利之;在下焦,就要泄利之。
傷寒沒有發汗,表證明顯,裡證平和,可以使用麻黃湯發汗,或者天水散之類的藥物也很有效。表證未解,一半進入裡證,一半還在表證,可以用小柴胡湯和解,或者天水散、涼膈散效果很好。表裡熱盛,可以使用大柴胡湯輕微瀉下。
更甚者,大承氣湯下之。表熱多,裡熱少者,天水一、涼膈半和解之。裡熱多,表熱少,未可下之者,涼膈一、天水半調之。熱更甚者,小承氣湯下之。表證解,但有里證者,大承氣湯下之。凡此諸可下者,通宜三一承氣湯下之。發汗不解,下後,前後無異證者,通宜涼膈散調之,以退其熱。
白話文:
更嚴重的,用大承氣湯瀉下。表熱較多,裡熱較少的話,用天水一、涼膈半來緩和。裡熱較多,表熱較少,不適合瀉下的,用涼膈一、天水半來調節。熱更嚴重的話,用小承氣湯瀉下。表證解除,只有裡證存在的,用大承氣湯瀉下。凡是以上這些可以瀉下的,都適宜用三一承氣湯瀉下。發汗後仍然沒有解除,瀉下前後都無其他症狀的,都適宜用涼膈散來調理,以退熱。
兩感仿此而已。傷風自汗,表病里和者,桂枝湯解肌。半在表半在裡,白虎湯和解之。病在裡者,大承氣湯下之。一法,無問風寒暑濕,有汗無汗,內外諸邪所傷,但有可下諸證,或表裡兩證俱不見而日深,但目睛不了了,睛不和者,或腹滿實痛者,或煩渴,或譫妄,或狂躁喘滿者,或蓄熱極而將死者,通宜大承氣湯下之,或三一承氣湯尤良。傷寒,大發汗,汗出不解,反無汗,脈虛浮者,蒼朮白虎湯再解之。
白話文:
其他相關的疾病都是如此。如果有傷風卻出汗,表示外邪已被解除,但內部問題仍存在,這時候可以使用桂枝湯來緩解表肌。如果症狀一半在表,一半在裡,可以使用白虎湯來調和病症。如果病在內裡,可以使用大承氣湯來瀉下。還有一種方法,不論是風、寒、暑、濕,有汗或無汗,只要內外受到邪氣侵犯,出現需要瀉下的症狀,或者表裡症狀都不明顯,但逐漸加重,出現眼睛無神、不協調,或腹部脹滿疼痛,或煩渴,或神志不清,或狂躁喘滿,或內熱蓄積嚴重而瀕臨死亡等情況,都可以服用大承氣湯來瀉下,其中三一承氣湯的效果尤其好。對於傷寒患者,如果發汗後症狀未緩解,反而不出汗,脈象虛浮,可以使用蒼朮白虎湯再次進行緩解。
或中暑,自汗大出,脈虛弱,頭痛口乾,倦怠煩躁,或時惡寒,或畏日氣,無問表裡,通宜白虎。或裡熱勢甚,腹滿而脈沉,可下者,宜大承氣湯,或三一承氣湯。傷寒,表熱極甚,身疼頭痛不可忍者,或眩或嘔,里有微熱,不可發汗吐下,擬以小柴胡、天水、涼膈之類和解。恐不能退其熱勢之甚。
白話文:
如果是中暑,出汗很多、脈搏虛弱、頭痛口乾、疲倦煩躁,有時會覺得冷,有時會怕陽光,無論是外感還是內傷,都可以用白虎湯治療。
如果內熱很盛,肚子脹滿,脈搏深沉,可以服瀉藥,可以使用大承氣湯或三一承氣湯。
如果是感冒,外面熱得厲害,身體疼痛、頭痛難忍,有暈眩或嘔吐,裡面也有點熱,不能發汗或催吐,打算用小柴胡、天水、涼膈散等藥來調和。但擔心這些藥無法減輕嚴重的熱症。
或大下後,再三下後,熱勢尚甚不能退,本氣損虛而脈不能實,擬更下之,恐下脫而立死,不下亦熱極而死,寒涼之藥,不能退熱勢之甚者。或熱濕內余,下利不止,熱不退者,或因大下後,熱退利不止,熱不退,脈弱氣虛,不可更下者,或諸濕熱內余,小便赤澀,大便溏泄,頻並少而急痛者,必欲作利也,須宜黃連解毒湯。
白話文:
-
大量服藥瀉下後,或服藥後連續瀉下多次,體熱仍未退,說明身體元氣虛損,脈象虛弱,若再瀉下,恐會虛脫而死;但若不瀉下,又會因熱勢過盛而死,此時寒涼藥物已無法退熱。
-
或因體內濕熱過剩,導致腹瀉不止,體熱不退;或因大量瀉下後,體熱退但腹瀉不止,體熱不退,脈象虛弱,元氣不足,不宜再瀉下。
-
或因體內濕熱過剩,小便赤澀,大便溏泄,頻繁而急迫疼痛,此時需利水通便,建議使用黃連解毒湯。
或裡熱極甚,而恐陰氣不能退者,或已下後,熱不退者,或蓄熱內甚,陽厥極深,以至陽氣沉伏,而不能營運於身,陰欲絕而以致遍身青冷,痛甚不堪,項背拘急,目赤睛疼,昏眩恍惚,咽乾或痛,燥渴虛汗,嘔吐下利,腹滿實痛,煩痞悶亂,喘息急聲,脈雖疾數,以其蓄熱極探,而脈道不利,以致脈沉細而欲絕,俗未明其造化之理,而反傷熱,寒極陰毒者,或始得之,陽熱暴甚,而便有此證者,或兩感勢甚者,通宜解毒湯加大承氣湯下之。熱不退者,再下之。
白話文:
如果內熱非常嚴重,擔心陰氣無法消退;或是已經服下瀉藥後,熱氣仍未消退;或是體內蓄熱太嚴重,陽氣虛衰嚴重,導致陽氣沉降無法運轉全身,陰氣瀕臨消亡而導致全身發青發冷,疼痛難忍;脖子和背部僵直緊繃,眼睛發紅疼痛,頭暈目眩,神智恍惚,咽喉乾燥或疼痛,口渴虛汗,嘔吐腹瀉,腹脹疼痛,煩躁不安,氣喘急促;脈搏雖然快速頻繁,但由於體內蓄熱太嚴重,脈道不通暢,導致脈搏細弱欲絕。一般人不懂得這樣的變化機理,反而會誤以為熱氣太重,需要瀉熱。如果陰寒太重有毒者,或一開始陽熱突然加劇,隨即出現這種情況者,或寒熱兩種邪氣都非常嚴重者,都應該服用解毒湯和承氣湯來下瀉。如果熱氣仍然不退,就再次瀉下。
然雖古人皆云三下熱不退即死矣,亦有按法以下四五次,利一二十行,熱方退而救活者,免致不下退其熱而必死也。下後熱稍退而未愈者,黃連解毒湯調之。或微熱未除者,涼膈散調之。或失下熱極,以至身冷脈微,而昏冒將死者,若急下之,則殘陰暴絕,陽氣後竭而立死,不下亦死,當以涼膈散或者黃連解毒湯養陰退陽。蓄熱漸以消散,則心胸腹暖,脈漸以生。
白話文:
雖然古人常說,三次用瀉法後熱度仍不退就必死,但也有依照方法,再瀉四至五次,造成一至二十條傷口的案例,成功讓熱度退散而救活了病人的,避免了不瀉就熱不退而必死的困境。在瀉過後,熱度稍微退散但還沒完全好的,可以用黃連解毒湯調理。還有微熱未除的,可以用涼膈散調理。如果錯過瀉法的時機,導致熱度過高,以至於身體冰冷、脈搏微弱、昏迷將死的狀況,若是勉強再用瀉法,殘餘的陰氣會急劇損耗,陽氣也會隨之耗盡而立即死亡。不瀉也是必死無疑,此時應該用涼膈散或黃連解毒湯來滋養陰氣,減退陽氣。等體內的餘熱逐漸散去,心胸腹部會逐漸回暖,脈搏也會逐漸恢復。
至陽脈復有力者,方可以三一承氣湯微下之,或解毒湯加大承氣湯尤良。或下後微熱不解者,涼膈散調之。愈後但宜退熱之藥,忌發熱諸物,陽熱易為再作也。
白話文:
陽氣旺盛且有力氣的人,可以用三承氣湯輕微瀉下,或在解毒湯中加入承氣湯,效果更好。瀉下後如果仍有輕微發熱,可用涼膈散來調整。痊癒後,只適宜服用退熱藥物,避免服用會導致發熱的食物或藥物,因為陽熱容易再次復發。
2. 論風熱濕燥寒
諸風:風本生熱,以熱為本,風為標,言風者,即風熱病也。
諸熱:熱甚而生風,或熱微風甚,即兼治風熱,或風微熱甚,但治其熱,即風自消也。
白話文:
各種風症:風原本會產生熱,熱是根本,風是表象,提到風,就是指風熱類的疾病。
各種熱症:熱嚴重時會產生風症,有的時候熱稍微輕一些但風的症狀比較重,就需要同時治療風和熱;有時候風的症狀輕但熱的症狀重,只需要治療熱,風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
諸濕:濕本土氣,火熱能生土濕,故夏熱則萬物濕潤,秋涼則濕復燥干也。濕病本不自生,因於火熱怫鬱,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滯而生水濕也。凡病濕者,多自熱生,而熱氣尚多,以為兼證,當云濕熱。亦猶風熱,義同。雖病水寒,不得宣行,亦能為濕。雖有此異,亦以鮮矣。
或跗腫體寒,而有水者,以為蓄熱入里極深,本非病寒也。及夫寒熱吐瀉,因得濕而成也。
白話文:
各種濕:濕邪是由濕氣和本土之氣形成。火熱之氣能產生土濕,所以在夏天炎熱時,所有東西都會濕潤,而到了涼爽的秋天,濕氣就會乾燥消退。濕病本身並不會自行產生,而是由於火熱之氣過度旺盛而導致水液運行不暢,停滯之後就產生了水濕。凡是濕病,大多是因為熱氣而產生,而熱氣往往還存在,可以認為是兼見證候,應稱為濕熱。這就像風熱一樣,道理是一樣的。即使是因水寒導致水分運行不暢,也可能產生濕。雖然有這種情況,但比較少見。
諸燥:燥乾者,金肺之本。肺藏氣,以血液內損,氣虛成風,則皴揭。風能勝濕,熱能耗液,皆能成燥。故經云:風熱火兼為陽,寒濕燥同為陰。又燥濕亦異也,然燥雖屬秋陰,而其性異於寒濕。燥陰盛於風熱也,故風熱甚而寒濕同於燥也。然中寒吐瀉,亡液而成燥者,亦以此矣。故經云: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也。
白話文:
各類燥證
燥乾 是金肺的根本,肺藏氣,因為血液內耗,氣虛之後化風,就會皮膚乾燥脫屑。風能勝濕,熱能耗液,都能導致燥證。所以經典上說:風熱火這三者合在一起是陽症,寒濕燥這三者合在一起是陰症。
燥證和濕證 雖然不同,但燥證雖然屬於秋季的陰證,但其性質不同於寒濕。燥證的陰盛於風熱,所以風熱嚴重的時候,寒濕也會和燥證相同。然而,因中寒而嘔吐腹瀉,導致體液喪失而出現燥證的,也是這個道理。所以經典上說:各種皮膚乾燥、收縮、粗糙、脫屑的症狀,都屬於燥證。
諸寒:寒者,上下所生水液,澄澈清冷,穀不化,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本末不經有見陽熱證,其脈遲者是也。此因飲食冷物過多,陰勝陽衰,而為中寒也。或冷熱相併,而反陽氣怫鬱,不能宣散,怫熱內作,以成熱證者,不可亦言為冷,當以熱證辨之。夫濕熱吐瀉,當見陽脈,若亡液氣虛,亦能反見諸陰脈也,當以標本明之,不可妄治。
或熱證誤服白朮調中湯,溫藥亦能開發,陽氣宣通而愈,別無加害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體內寒氣過盛,就會導致體內水分冷清,消化不良,排尿清澈無澀感,身體發涼不口渴,雖然表面上可能出現陽熱症狀,但脈象卻是遲緩的。這是因為長期食用寒涼食物,導致陰氣過盛,陽氣不足,而引起中寒。也可能因為冷熱交替,陽氣鬱結,無法正常散發,內熱積聚而出現熱證,這時候就不能單純地認為是寒證,應該根據熱證來辨證治療。另外,濕熱導致的嘔吐腹瀉,通常會出現陽脈,但如果體內津液耗損,元氣虛弱,也可能出現陰脈,所以要根據病情輕重來判斷,不可盲目用藥。
如果熱證誤服了白朮調中湯,溫藥也能疏通陽氣,使病情好轉,並不會造成其他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