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要旨論》~ 卷第二 (7)
卷第二 (7)
1. 四六天交時刻法
申子辰三年,乃一六天,自寅初水下一刻交(大寒寅初一刻交初之氣)。司天之氣。巳酉丑三年,乃二六天,自巳初一刻交。自寅至巳,計二十六刻,交司天初氣。寅午戌三年乃三六天,自申初一刻交。寅至申,五十一刻,交司天初氣。亥卯未三年,乃四六天,自亥初一刻交。寅至亥,七十五刻,交司天初氣。
每一晝夜,計一百刻,每時共八刻二十分,六十分,又為一刻也。假令癸丑年二六天,巳初一刻交。自巳初一刻,寅初漏水下一刻,寅上八刻二十分,卯上八刻二十分,辰上八刻二十分,三八二十四刻,寅卯辰各二十分,計二十六刻,交得太陰濕土司天。厥陰風木之分二十六刻,已前屬上年太陽終之氣二十六刻,已後屬今年厥陰風木。
白話文:
四六天交時刻法
申子辰年為第一個六年周期,從寅時初刻下一刻開始交接(大寒時寅時初刻交接初始之氣),這時是司天之氣的開始。巳酉丑年為第二個六年周期,從巳時初刻開始交接。從寅時到巳時,共計二十六刻,交接司天之氣的初始。寅午戌年為第三個六年周期,從申時初刻開始交接。從寅時到申時,共計五十一刻,交接司天之氣的初始。亥卯未年為第四個六年周期,從亥時初刻開始交接。從寅時到亥時,共計七十五刻,交接司天之氣的初始。
一天一夜共計一百刻,每時八刻二十分,六十分為一刻。例如,癸丑年是第二個六年周期,從巳時初刻開始交接。從巳時初刻開始算起,到寅時初刻下一刻(漏水下一刻),再加寅時八刻二十分,卯時八刻二十分,辰時八刻二十分,一共三時二十四刻,寅卯辰三時各加二十分,共計二十六刻,就交接了太陰濕土司天之氣。這二十六刻屬於厥陰風木之氣,往前數二十六刻是上一年太陽終氣,往後便是今年的厥陰風木之氣。
2. 求癸丑年交次氣法(少陰君火之分)
每一氣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交一氣。假令癸丑年,自巳初一刻交初之氣,計二十六刻也。一年六十日,有氣策加殘零大餘,外有八十七刻半。初之氣,自巳初一刻數,一辰八刻二十分,數至寅上,(自巳至寅也,)計八十刻,少七刻半。巳上二十分,午上二十分,未上二十分,共六十分,至未又是一刻,計八十一刻。
又,申上二十分,酉上二十分,戌上二十分,又成一刻,計八十三刻。子上取四刻,計八十七刻。少半刻,亥上二十分,子上十分,計三十分,為半刻也。二之氣,交在子中之右也。
白話文:
每種氣候持續六十天八十七刻半,然後交替進入下一種氣候。例如癸丑年,從巳時初刻開始交替進入初之氣,共計二十六刻。一年三百六十天,氣候運行的時間會有盈餘,多出八十七刻半。初之氣從巳時初刻開始計算,每個時辰八刻二十分,一直算到寅時,(從巳時到寅時),共計八十刻,還差七刻半。從巳時加二十分,午時加二十分,未時加二十分,共計六十分,到未時又加一刻,共計八十一刻。
接著,申時加二十分,酉時加二十分,戌時加二十分,又加一刻,共計八十三刻。在子時取四刻,共計八十七刻。還差半刻,在亥時加二十分,子時加十分,共計三十分,正好是半刻。第二種氣候,則在子時偏右交替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