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靈樞識》~ 卷三 (3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3)

1. 熱病篇第二十三

身澀倚(止)水者腎也,甲乙。倚、作煩。悗、作悶。干唇口嗌、作唇嗌乾。馬張志。取之皮、作取之脈是也。馬雲。其身澀滯。倚著而熱。心則煩悶。唇口與嗌皆干。乃病在於脈也。當取之脈以瀉之。所謂刺脈無傷皮也。用第一針名曰鑱針者。以刺五十九穴之脈。正以膚脹、口乾、冷汗出。皆脈病也。此其求之於脈。即所以求之於心也。如刺之而病不得退。則當求之於水。所謂水者腎也。補其腎經。致水王則火衰。心熱自可退耳。張云。澀、燥澀也。倚、身無力也。簡案、澀倚未詳其義。千金有傷寒勑澀語。巢源作勑嗇。亦不知何謂。

熱病嗌乾(止)水者肝也,甲乙。目眥青、作目眥赤。馬雲。熱病而嗌乾故多飲。且善驚悸。四肢懈倦。臥不能起。乃病在於肉也。當取之膚肉以瀉之。所謂刺肉無傷筋也。用第六針名曰圓利針者。以刺五十九穴之肉。正以目眥色青。乃木來剋土。主肉病也。此其求之於肉。即所以求之於脾也。如刺之而病不得退。則當求之於木。所謂木者肝也。補其肝木。以致木王則土衰。脾熱自可退耳。志云。此當以第四針取膚肉。

面青腦痛(止)金者肺也,甲乙。面青腦、作而胸脅。第四針下更有針字。張云。熱病面青。肝色見也。腦痛。厥陰肝經與督脈會於巔也。手足躁者。肝之榮在爪。木病在四末也。皆肝經之病。故當取之筋結之間。用第四針曰鋒針者。以瀉其四逆等證。四逆者。肝邪盛而四肢厥也。筋躄者。足不能行也。目浸者。淚出不收也。皆為肝病。肝屬木。其合在筋。故但求之於筋。即所以求於肝也。若求肝不得其效。則當求之於金。金者肺也。補肺之氣。則金能勝木。而肝熱可平矣。簡案、手足躁。其義未詳。馬雲。以脾主四肢。而肝熱有餘。四肢熱也。志云。肝主筋。諸筋皆起於四肢之指井並經。而循於形身。故手足為之躁擾。志注稍通。

數驚(止)木者腎也,志云。心病熱。故數驚。本經曰。心脈急甚為瘈瘲。心氣實則狂也。當取之脈。以第四針急瀉其血絡之有餘者。癲疾、脈癲疾也。發者、血之餘。若癲疾而毛髮去。當索血於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腎也。取腎水之氣以勝制其心火。

身重(止)土者脾也,甲乙。耳青、作耳青赤。志云。腎為生氣之原。熱傷氣。故身重。腎主骨。故骨痛也。骨開竅於耳。腎氣逆。故耳聾。病在少陰。故欲寐也。當取之骨。以第四針為五十九刺之法以刺骨。若病而不欲食者。腎氣實也。經曰。腎是動。病飢不欲食。齧齒者。熱盛而咬牙也。齒者骨之餘。耳者腎之竅。若齧齒耳青。當索骨於腎。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取脾土之氣。以勝制其水焉。夫五臟者。形藏也。五行者。五臟之氣也。病氣出於外。合之皮肉筋骨。故先治其外。不得。故復內索於五臟五行之氣焉。簡案、刺字下句。

白話文:

身體乾澀倚靠

如果身體感覺乾澀難受,需要倚靠東西才能舒服,這跟腎臟有關。這種情況會讓人煩躁不安,感到悶悶的,嘴唇和喉嚨乾燥。這表示病在脈絡,應該要從脈絡下手治療,但不要傷到皮膚。可以使用第一針,叫做「鑱針」,來刺五十九個穴位的脈絡,這種情況通常會有皮膚脹痛、口乾、冒冷汗等現象,這些都是脈絡的病症。這表示要從脈絡去找病因,實際上也是在找心臟的問題。如果針刺後病情沒有好轉,就要考慮到腎臟,腎臟是主水液的,可以補腎來讓水氣旺盛,水氣旺盛則火氣就會衰弱,心臟的熱就能退了。這裡的「澀」是指乾燥澀滯,「倚」是指身體無力。

熱病咽喉乾燥

熱病導致咽喉乾燥,這跟肝臟有關。患者眼角會發紅,而且會因為口渴而多喝水,容易受到驚嚇,四肢疲倦,躺著起不來。這表示病在肌肉,要從肌肉下手治療,但不要傷到筋。可以使用第六針,叫做「圓利針」,來刺五十九個穴位的肌肉。如果眼睛眼角發青,表示木氣過盛來剋制土氣,這是肌肉的病症。這表示要從肌肉去找病因,實際上也是在找脾臟的問題。如果針刺後病情沒有好轉,就要考慮到肝臟,肝臟是屬木的,可以補肝來讓木氣旺盛,木氣旺盛則土氣就會衰弱,脾臟的熱就能退了。

臉色青、頭痛

臉色發青、頭痛,這跟肺臟有關。臉色發青,是因為肝氣外顯,頭痛是因為肝經和督脈在頭頂交會,手腳躁動,因為肝的精華在指甲,表示木氣的病在四肢末梢,這些都是肝經的病,所以要從筋結的地方下手治療。可以使用第四針,叫做「鋒針」,來瀉掉四肢冰冷的症狀。四肢冰冷是因為肝邪過盛,四肢無力是因為筋脈萎縮,眼睛流淚是因為肝病。肝屬木,筋是與木相應的,所以從筋入手,實際上也是在找肝的問題。如果治肝沒有效果,就要考慮到肺臟,肺是屬金的,可以補肺氣,讓金氣來剋制木氣,肝熱就能平息。

頻繁驚嚇

頻繁受到驚嚇,這跟腎臟有關。心臟有熱,所以會經常受到驚嚇,經脈裡提到,心脈急促嚴重會造成抽搐。心氣太過旺盛會導致發狂。要從脈下手治療,使用第四針快速瀉掉血絡中多餘的氣血。癲癇發作,也是血氣過多造成的。如果癲癇發作導致毛髮脫落,要從心臟去找病因,不能從腎臟找,腎臟是主水的。應該要取腎水的氣來剋制心火。

身體沉重

身體感到沉重,這跟脾臟有關。耳朵發青或發紅,是因為腎臟是元氣的來源,熱會傷害元氣,所以身體會感到沉重。腎臟主骨,所以會骨頭痛,耳朵是骨頭的竅穴,腎氣逆亂,所以會耳聾,病在少陰,所以會想睡覺。要從骨下手治療,使用第四針來刺骨,刺遍五十九個穴位。如果病患不想吃飯,表示腎氣過盛,經脈裡說,腎臟出現問題會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咬牙切齒是因為熱氣過盛。牙齒是骨頭的延伸,耳朵是腎的竅穴,如果咬牙切齒、耳朵發青,就要從腎找病因,不能從脾找,脾是屬土的。應該要取脾土的氣來剋制腎水。五臟是身體的形體藏,五行是五臟的氣。病氣從外表表現出來,與皮肉筋骨相連,所以要先從外治,如果沒效,再從內尋求五臟五行的氣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