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三 (2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8)

1. 癲狂篇第二十二

諸本無篇字。

目眥(止)下為內眥,馬雲。眥、眼角也。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銳眥。(俗云外眼角)在內近鼻者為內眥。(俗云內眼角)眼之上胞屬於外眥。眼之下胞屬於內眥也。志云。太陽為目上綱。陽明為目下綱。上為外眥。下為內眥者。乃太陽陽明之氣。主於上下之目眥也。簡案、此節與癲狂不相涉。必是古經殘文。

癲疾始生(止)陽明太陰,張云。先不樂。神志將亂也。頭重痛。視舉目赤。厥氣上行也。甚作極已而煩心。躁急不寧也。此皆癲疾將作之兆。顏、天庭也。候之於顏。邪色必見於此也。當取手太陽支正、小海。手陽明偏歷、溫溜。手太陰太淵、列缺等穴。瀉去邪血。必待其血色變而後止針也。甲乙。視上有直字。

血甚作極已而煩心,諸本作血變而止。癲疾始作。當改。

引口啼呼(止)血變而止,張云。引口者。牽引歪斜也。或為啼呼。或為喘悸。當候於手陽明太陽二經。察病所在而刺之。穴如前。強、堅強也。左右牽引。病多在絡。故左強者當攻右。右強者當攻左。必候其血變而止。此繆刺之法也。

足太陽陽明太陰太陽,諸本陰下有手字。下太陽。吳本作手太陰。非。張云。足太陽之委陽、飛陽、僕參、金門。足陽明三里、解谿。足太陰隱白、公孫等穴皆主之。手陽明經穴同前。

置其血於瓠壺之中(止)骶骨也,志云。瓠壺、葫蘆也。致其血於壺中。發時而血獨動者。氣相感召也。如厥氣搏於手太陰太陽。則血於壺中獨動。感天氣太陽之運動也。不動者。病入於地水之中。故當灸骶骨二十壯。經云。陷下則灸之。此疾陷於足太陽太陰。故當灸足太陽之骶骨。馬雲。骶骨穴名長強。

顑齒諸腧分肉(止)不治,甲乙。顑、作頷。居、作倨。馬雲。顑、苦感切。舊釋以為飢黃起行。今此篇與雜病篇有曰顑痛當有定所。想頷與顑可通用。屈原賦離騷云。長顑頷亦何傷。又可總稱。張云。顑之釋義云飢而面黃色。乃與經旨不相合。動輸篇言。自腦出顑下客主人。則此當在腦之下。鬢之前。客主人之上。其即鬢骨之上。兩太陽之間為顑也。骨癲疾者。病深在骨也。其顑齒諸穴分肉之間。皆邪氣壅閉。故為脹滿。形則尪羸。唯骨獨居。汗出於外。煩悶於內。已為危證。若嘔多沃沫。氣泄於下者。尤為脾腎俱敗。必不可治。志云。顑、葉坎。面也。分肉溪谷也。溪谷屬骨。骨居者。骨肉不相親也。簡案、顑、馬與甲乙符為是。考工記。矩之直者為倨。骨倨即強直之義。當從甲乙。

身倦攣急大,甲乙作身卷攣急脈大。簡案、馬張並云。其脈急大。甲乙為是。

暴僕(止)不治,張云。暴僕、猝倒也。縱、弛縱也。治此者。如脈脹滿。則盡刺之以出其血。如脈不滿。則灸足太陽經。挾項之天柱、大杼穴。又灸足少陽經之帶脈穴。此穴相去於腰計三寸許。諸分肉。本輸謂諸經分肉之間。及四肢之輸。凡脹縱之所。皆當取也。王氏證治準繩云□氣下泄。則自腎間正氣虛脫於下。故死。癲發如狂者。由心之陽不勝陰氣之逆。神明散亂。陽氣暴絕。故如狂。猶燈將滅而明也。

白話文:

癲狂篇第二十二

眼角下方稱為「內眥」。馬元臺說:眥就是眼角。眼角向外側延伸至臉部的稱為「銳眥」(俗稱外眼角),靠近鼻子的內側稱為「內眥」(俗稱內眼角)。上眼瞼屬於外眥,下眼瞼屬於內眥。張志聰說:太陽經主導眼睛上方的結構,陽明經主導眼睛下方的結構,因此上為外眥,下為內眥,這是因為太陽經和陽明經的氣血分別主導上下眼角的緣故。簡案:此段內容與癲狂無關,可能是古代經典的殘缺文字。

癲疾初發時,患者會先感到情緒低落,頭部沈重疼痛,眼睛上視且發紅,嚴重時會極度煩躁不安。這些都是癲疾即將發作的徵兆。觀察患者的額頭(天庭),邪氣會在此顯現。治療時應取手太陽經的支正、小海,手陽明經的偏歷、溫溜,以及手太陰經的太淵、列缺等穴位,瀉去邪血,直到血色轉變為止。《甲乙經》中「視」字前有「直」字。

「血甚作極已而煩心」一句,其他版本多作「血變而止」。此段應改為「癲疾始作」。

患者口角歪斜,發出啼叫或喘息聲,治療時應觀察手陽明經和手太陽經,根據病情所在進行針刺。若一側肌肉強直,則針刺對側穴位,直到血色轉變為止,這是「繆刺法」的應用。

足太陽經、足陽明經、足太陰經及手太陽經的穴位(如委陽、飛陽、僕參、金門、三里、解谿、隱白、公孫等)均可治療此症。手陽明經的穴位與前述相同。

將患者的血放入葫蘆壺中觀察,若血在發病時自行流動,表示氣血相感應;若無動靜,則病邪已深入,需灸骶骨二十壯。骶骨即長強穴。

「顑齒諸腧分肉」一段,《甲乙經》中「顑」作「頷」,「居」作「倨」。顑痛應有固定位置,可能與頷通用。張志聰認為顑指面部,分肉指肌肉間隙。骨癲疾病位深在骨骼,導致局部脹滿,形體消瘦,汗出煩悶,若嘔吐大量泡沫且氣洩,則脾腎俱敗,難以治療。

「身倦攣急大」一句,《甲乙經》作「身卷攣急脈大」,更為準確。

患者突然昏倒,肢體弛緩,若脈搏脹滿,則刺血瀉邪;若脈不滿,則灸足太陽經的天柱、大杼穴,以及足少陽經的帶脈穴(位於腰側三寸處)。若患者氣洩如狂,表示陰氣過盛,陽氣暴絕,病情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