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靈樞識》~ 百病始生篇第六十六

百病始生篇第六十六

夫百病之始生也(止)不可勝數,張云。百病始生。無非外感內傷。而復有上中下之分也。喜怒不節。五志病也。內傷於臟。故起於陰。清濕襲虛。陰邪之在表也。故起於下。風雨襲虛。陽邪之在表也。故起於上。受病之始。只此三部。至其浸淫流泆。則變有不可勝數矣。

先師,張云。先進之稱也。

風雨寒熱(止)分為三員,甲乙。相得、作相搏。肉堅、作肉間。員、作真。馬雲。上文言風雨寒暑清濕。而此曰風雨寒熱。又曰疾風暴雨。辭不同而均之為外感也。然此諸外感者。不得天之虛邪。則不能傷人也。(虛邪見本經九宮八風等篇)又不得之人之本虛。亦不能傷人也。此以天之虛。人身形之虛。兩虛相得。所以諸邪得以客其形耳。若天有實風。(九宮八風篇以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人有實氣。則兩實相逢。眾人肉堅。必不客其形矣。三員、猶言三部也。蓋人身大體。自縱而言之。則以上中下為三部。自橫而言之。則以在表在裡半表半裡為三部。故謂之上下中外之三員也。張云。三員如下文虛邪之中人。病因表也。積聚之已成。病因內也。情欲之傷臟。病在陰也。即內外三部之謂。志云。此論風雨傷上。下節論情濕傷下。末節論喜怒傷中。而分為三員也。簡案、據有一外字。張注為是。員數也。故馬注為部。

是故(止)故皮膚痛,甲乙。抵、作稍。張云。此下言陽邪傳舍之次也。邪之中人。必由表入里。始於皮膚。表虛則皮膚緩。故邪得乘之。邪在表則毛髮豎立。因而淅然。寒邪傷衛。則血氣凝滯。故皮膚為痛。凡寒邪所襲之處。必多痠痛。察系何經。則在陰在陽。或深或淺。從可知矣。診表證者。當先乎此也。此下百病始生之義。與皮部論大同。

留而不去(止)大經乃代,甲乙。其痛之時息。作其病時痛時息。張云。邪在皮毛。當治於外。留而不去。其入漸深。則傳舍於絡脈。絡淺於經。故痛於肌肉之間。若肌肉之痛。時漸止息。是邪將去絡而深。大經代受之矣。簡案、馬以代為脈代中止之義。非也。志云。大經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蓋大經即經脈對絡。而謂之大經。志注恐誤。

留而不去(止)喜驚,張云。絡浮而淺。經隱而深。邪氣自絡入經。猶為在表。故灑淅惡寒。然經氣連藏。故又喜驚也。

留而不去(止)乃強,甲乙。四肢則肢節痛、作四節即痛四字。張云。凡諸輸穴。皆經氣聚會之處。其所留止。必在關節溪谷之間。故邪氣自經傳舍於輸。則六經為之不通。而肢節腰脊。為痛為強也。

留而不去(止)身痛,張云。伏沖之脈。即衡脈之在脊者。以其最深。故曰伏沖。歲露篇曰。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是也。邪自經輸。留而不去。深入於此。故為體重身痛等病。簡案、伏沖之脈。即瘧論伏膂之脈。馬以伏膂之脈。為下文所謂膂筋。誤。

留而不去(止)溏出麋,張云。邪氣自經入臟。則傳舍於腸胃。而為奔向腹脹之病。寒則澄澈清冷。水穀不分。故為腸鳴飧泄。食不化熱。則溺垢下注。故為溏為麋。以麋穢如泥也。簡案、麋、糜古通用。及麋爛也。溏出麋。蓋謂腸垢赤白滯下之屬。張注似為麋鹿之屎。恐非也。馬則云。麋者谷之不化也。志同。則與上文飧泄何別。誤尤甚。

留而不去(止)息而成積,馬雲。募原之間者。即皮裡膜外也。張云。腸胃之外。募原之間。謂皮裡膜外也。是皆隱蔽曲折之所。氣血不易流通。若邪氣留著於中。則止息成積。如瘧痁之屬也。志云。募原者。腸胃外之膏膜。樓氏綱目。從是。故虛邪之中人也。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為一節。注云。以上數端。皆邪氣襲虛。留而不解去。以次相傳。未曾留著。無有定所。若留著而有定所。則不能傳矣。所謂留著者。當如下文法云。

或著孫脈(止)不可勝論,甲乙。孫脈、作孫絡。志云。伏沖者。伏行於腹之衝脈。募原者。腸胃之脂膜也。膂筋者。附於脊膂之筋。緩筋者。循於腹內之筋也。此數者。在於腸胃之前後左右。邪隨著而為積。邪之淫溢。不可勝數也。簡案、張云。募原如手太陰中腑為募。太淵為原之類也。緩筋、支別之柔筋也。此說不可從。志注為是。蓋緩筋即宗筋也。王氏痿論注云。橫骨上下齊兩旁豎筋。正宗筋也。此可以證下文云。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乃與痿論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相符。

臂手(止)故時切痛,甲乙。臂手、作擘乎。(注云擘音拍破盡也)句、作拘。腸胃之間。之間作外。無水字。䐜上有腹字。無張字。張云。凡絡脈之細小者。皆孫絡也。句、拘也。邪著孫絡成積者。其積能往來上下。蓋積在大腸小腸之絡。皆屬手經。其絡浮而淺。緩而不急。不能句積而留止之。故移行於腸胃之間。若有水則湊滲注灌。濯濯有聲。若有寒。則為脹滿及雷鳴。相引時為切痛。簡案、臂手、作擘。於義易通。

其著於陽明之經(止)益小,張云。足陽明經。挾臍下行。故其為積則挾臍而居也。陽明屬胃。受水穀之氣。故飽則大。飢則小。

其著於緩筋也(止)飢則安,張云。緩筋在肌肉之間。故似陽明之積。飽則肉壅故痛。肌則氣退故安。志云。緩筋者。經於腹內之筋。故有似乎陽明之積。飽則脹故痛。肌則止而安也。

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止)飢則痛,張云。腸胃募原。痛連緩筋。飽則內充外舒故安。飢則反是故痛。志云。募原者。腸胃之膏膜。飽則津液滲潤於外。故安。飢則乾躁故痛也。

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止)如湯沃之狀,張云。伏沖義如前。其上行者循背裡。絡於督脈。其下行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故揣按於腹。(舊作股今改)則應手而動。若起其手。則熱氣上行於兩股間。此邪著伏沖之驗也。馬雲。以手揣摸其積。應手而動。舉手則熱氣下於兩股間。簡案、舉痛論曰。寒氣客於衝脈。則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乃此之義也。

其著於膂筋(止)按之不得,張云。膂呂同。脊骨也。脊內之筋曰膂筋。故在腸胃之後。飢則腸空。故積可見。飽則腸滿蔽之。故積不可見。按之亦不可得也。

其著於輸之脈者(止)孔竅乾壅,張云。輸脈者。所以通血氣。若閉塞不通。則津液干壅如此。志云。輸之脈者。轉輸津液之脈。臟腑之大絡也。胃腑水穀之精。從胃之大絡。而注於臟腑之大絡。從臟腑之大絡。而出於皮膚。故積著於輸之脈。則脈道閉塞不通。津液不下。而皮毛之化竅乾塞也。此邪氣之從外而內。從上而下。以成其積也。

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也,張云。此總結上文邪氣之起於陽者。必自外而內。從上而下也。樓云。此謂風雨襲陰之虛。病起於上而積生也。

厥乃成積也,甲乙厥下有止字。張云。此下言積之所以成也。

厥氣生足悗(止)日以成積,甲乙二悗字作溢。張云。此言寒氣下逆之成積者。厥氣、逆氣也。寒逆於下。故生足悗。謂肢節痛滯。不便利也。由脛寒而血氣凝澀。則寒氣自下而上。漸入腸胃。腸胃寒則陽氣不化。故為䐜脹。而腸外汁沫迫聚不散。則日以成積矣。

卒然多食飲(止)而積成矣,張云。此言食飲起居。失節之成積者也。卒然多食飲。謂食不從緩。多而暴也。腸胃運化不及。則汁溢膜外。與血相傳。乃成食積。如嬰童痞疾之類是也。又或起居用力過度。致傷陰陽之絡。以動其血瘀。血得寒汁沫相聚於腸外。乃成血積。此必縱肆口腹。及舉動不慎者。多有之。馬雲。如陽經之絡脈受傷。則血當外溢而為衄。如陰經之絡脈受傷。則血當內溢而去後有血。志云。陽絡者上行之絡脈。陰絡者下行之脈絡。

卒然外中於寒(止)積皆成矣,甲乙。憂怒、作憂恐。六輸、作穴輸。蘊里、作蘊裹。澀滲、作凝澀。張云。此言情志內傷。而挾寒成積者也。寒邪既中於外。憂怒復傷其內。氣因寒逆。則六經之輸不通。暖氣不行。則陰血凝聚。血因氣逆而成積。此必情性乖戾者。多有之也。樓云。此謂清濕襲陰之虛。病起於下而成積也。簡案、甲乙六字裡字。並誤。

憂思傷心(止)傷腎,甲乙浴下有水字。張云。傷心者病在陽。傷肺者病在氣。傷肝者病在血。傷脾者病在營衛。傷腎者病在真陰。凡傷臟者。皆病生於陰也。此節與下篇邪氣臟腑病形論者大同。樓云。此謂喜怒傷臟。病起於陰也。風雨襲陰之虛。則病起於上而生積。清濕襲陰之虛。則病起於下而成積。此內外三部皆受病。其積方成矣。

毋逆天時,馬雲。如春氣在肝。及月郭空滿之類。皆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