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靈樞識》~ 卷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六 (6)

1. 衛氣行篇第七十六

諸本無篇字。

出入之合,甲乙。合、作會。馬雲。或出陽經以入陰經。或出陰經以入陽經也。

日有十二辰(止)陰主夜,張云。十二辰。即十二支也在月為建。在日為時。天象定者為經。動者為緯。子午當南北二極。居其所而不移。故為經。卯酉常東昇西降。列宿周旋無已。故為緯。天分四面。曰東西南北。一面七星。如角亢氐房心尾箕。東方七宿也。鬥牛女虛危室璧。北方七宿也。奎婁胃昴畢嘴參。西方七宿也。井鬼柳星張翼軫。南方七宿也。是為四七二十八星。房在卯中。昴在酉中。故為緯。虛在子中。張在午中。故為經。自房至畢。其位在卯辰巳午未申。故屬陽而主晝。自昴至尾。其位在酉戌亥子醜寅。故屬陰而主夜。

白話文:

所有版本都沒有「篇」字。

「出入之合」是指甲乙兩種經脈互相交會。合,就是會合的意思。馬雲說,有的經脈從陽經出來進入陰經,有的經脈從陰經出來進入陽經。

「日有十二辰」是指一天有十二個時辰,晚上由陰氣主導。張云說,十二辰就是十二支,在月份裡叫做建,在日期裡叫做時。天上的恆星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叫做經;而星座是運動的,所以叫做緯。子午兩星分別位於南北兩極,固定不動,所以是經。卯酉兩星則總是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星座不斷循環運動,所以是緯。天空分為四面,分別是東、西、南、北。每一面都有七顆星,例如角、亢、氐、房、心、尾、箕是東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璧是北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是西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是南方七宿。這就是四七二十八星。房星位於卯星中間,昴星位於酉星中間,所以是緯。虛星位於子星中間,張星位於午星中間,所以是經。從房星到畢星,位置在卯、辰、巳、午、未、申,所以屬陽,主宰白天。從昴星到尾星,位置在酉、戌、亥、子、醜、寅,所以屬陰,主宰夜晚。

故衛氣之行(止)周於五歲,甲乙。歲、作藏。張云。衛氣之行於身者。一日一夜。凡五十周於身。天之陽主晝。陰主夜。人之陽主腑。陰主臟。故衛氣晝則行於陽分二十五周。夜則行於陰分二十五周。陽分者。言表言腑。陰分者。言裡言臟也。故夜則周於五臟。歲、當作臟。誤也。志亦改作臟。

是故平旦陰盡(止)至小指之端,甲乙。作陰氣盡。諸本足太陰、作足太陽。此本誤。當改。張云。此下言衛氣晝行陽分。始於足太陽經。以周六腑而及於腎經。是為一周。太陽始於睛明。故出於目。然目者宗脈之所聚。凡五臟六腑之精陽氣。皆上走於目而為睛。故平旦陰盡。則陽氣至目而目張。目張則衛氣由睛明穴。上頭循項。下足太陽經之分。循背下行。以至足小趾端之至陰穴也。

白話文:

因此,衛氣在身體的運行,一天一夜共運行五十周。白天屬於陽氣主宰,夜晚屬於陰氣主宰。人體的陽氣主宰腑臟,陰氣主宰臟器。所以,衛氣白天運行於陽分,共運行二十五周;晚上則運行於陰分,也運行二十五周。陽分指的是表層和腑臟,陰分指的是內裡和臟器。所以,晚上衛氣運行於五臟。

因此,清晨陽氣充沛,陰氣消散,衛氣運行至足小趾端的至陰穴。白天衛氣運行於陽分,從足太陽經開始,經過六腑,最終到達腎經,完成一周運行。太陽經起始於睛明穴,因此從眼睛開始運行。眼睛是宗脈匯集之處,五臟六腑的精氣陽氣都匯聚於眼睛,成為視力。所以,清晨陰氣消散,陽氣達到眼睛,眼睛睜開。眼睛睜開後,衛氣從睛明穴開始,向上運行至頭部,沿著頸部向下運行於足太陽經的路線,沿著背部向下運行,最終到達足小趾端的至陰穴。

其散者(止)下至手小指之間外側,甲乙無銳眥二字。及間字。手太陰諸本作手太陽。當改。張云。散者散行者也。衛氣之行。不循經相傳。故始自目內眥。而下於足太陽。其散者。自目銳眥而行於手太陽也。下至手小指之間外側。少澤穴也。

其散者(止)注小指次指之間,張云。此自太陽行於足手少陽也。目銳眥。足少陽瞳子髎也。足小趾次趾之間。竅陰穴也。

以上循手少陽之分側(止)入五指之間,甲乙。五指上有足字。樓氏云。分側二字。衍文也。其下當有其散者三字。張云。分側當作外側。小指下當有次指二字。謂手少陽關衝穴也。別者以上至耳者。此自少陽而行於手足陽明也。合於頷脈。謂由承泣頰車之分。下注足陽明經。五指當作中指。謂厲兌穴也。

白話文:

經脈從眼角內側開始,向下行至足太陽經,其中一部分從眼角外側開始,沿手太陽經向下行至小指外側的少澤穴。

另一部分從太陽經行至足手少陽經,從眼角外側的瞳子髎穴,向下行至小趾與次趾之間的竅陰穴。

以上經脈沿手少陽經的分支向下行至五指之間,其中一部分從少陽經行至手足陽明經,從承泣、頰車穴的分支向下行至中指的厲兌穴。

其散者(止)故為一周,甲乙。耳下下無一下字。樓氏云。下行陰分。下當作上。汪云。大指當作次指。張云。手陽明之別者入耳。故從耳下行本經。大指下當有次指二字。謂商陽穴也。其至於足也。以下者。自陽明入足心。出內踝者。由足少陰腎經以下行陰分也。少陰之別為蹺脈。蹺脈屬於目內眥。故復合於目。交於足太陽之睛明穴。此衛氣晝行之序。自手足六陽而終於足少陰經。乃為一周之數也。愚按、衛氣之行。晝在陽分。然又兼足少陰腎經。方為一周。考之邪客篇亦曰。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嘗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然則無論晝夜。皆不離於腎經者何也。蓋人之所本。惟精與氣。氣為陽也。陽必生於陰。精為陰也。陰必生於陽。故營本屬陰。必從肺而下行。衛本屬陽。必從腎而上行。此即衛出下焦之義。而腎屬水。水為氣之本也。故上氣海在膻中。下氣海在丹田。而人之肺腎兩臟。所以為陰陽生息之根本。

白話文:

氣散布全身形成一個循環,就像甲乙循環一樣。耳下下字應該改成耳上,樓氏認為這是陰分下行,下應該改成上。汪氏認為大指應該改成次指。張氏認為手陽明經的支脈入耳,所以從耳下循行本經,大指下應該有次指兩個字,指的是商陽穴。氣到達足部,以下指的是從陽明經入足心,從內踝出來,這是因為足少陰腎經下行陰分。少陰經的支脈為蹺脈,蹺脈屬於目內眥,所以再回到眼部,與足太陽經的睛明穴交會。這是衛氣白天行走的順序,從手足六陽經最後到達足少陰經,形成一個循環。我認為,衛氣白天行走於陽分,但也經過足少陰腎經,才算一個循環。邪客篇也說衛氣白天行於陽,晚上行於陰,有時會從足少陰經的分支行走於五臟六腑。那麼無論白天黑夜,衛氣都不離開腎經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人體的根本是精氣,氣屬陽,陽必生於陰,精屬陰,陰必生於陽。所以營氣屬於陰,必然從肺向下行走,衛氣屬於陽,必然從腎向上行走。這就是衛氣從下焦出來的道理。腎屬水,水是氣的根本,所以上氣海在膻中,下氣海在丹田。人體的肺腎兩臟,是陰陽生息的根本。

日行一舍(止)與十分身之八,甲乙。一周上有於身二字。張云。此下言衛氣運行之數也。天周二十八舍。而一日一周。人之衛氣。晝夜凡行五十周。以五十周為實。而用二十八歸除之。則日行一舍。衛氣當行一周。與十分身之七分八釐五毫有奇為正數。此言一周。與十分身之八者。亦如天行過日一度。而猶有奇分也。奇分義見後。舍、即宿也。按太史公律書。及天官等書。俱以二十八宿作二十八舍。曰舍者。為七政之所舍也。

日行二舍,張云。日行二舍。人氣當行三周於身。與十分身之五分七釐一毫有奇為正數。云十分身之六者。有奇分也。後仿此。

白話文:

一天走完一宿,相當於人身八分之七的距離,這是一個循環。一週有兩個「於身」字,張仲景說,接下來講的是衛氣運行的規律。天有二十八宿,一天走完一週。人體的衛氣,晝夜運行五十周。以五十周為基準,用二十八宿來計算,那麼一天走完一宿,衛氣就運行了一週,相當於人身十分之八的距離,還有些微不足道的餘數。這裡說的「一週」和「十分之八」的關係,就如同天體運行,每天經過一度,還存在著微小的餘數。這個餘數的含義後面會解釋。宿,就是星宿。根據史記的律書和天官書,都把二十八宿稱為二十八舍,舍就是指七政停留的地方。

一天走完兩宿,張仲景說,一天走完兩宿,人體的衛氣就運行三周,相當於人身十分之六的距離,還有些微不足道的餘數。之後的推算以此類推。

日行三舍,張云。人氣當行五周。與十分身之三分五釐七毫有奇為正數。余者為奇分。

日行四舍,張云。人氣當行七周。與十分身之一分四釐二毫有奇為正數。余者為奇分。

日行五舍,張云。人氣當行八周。與十分身之九分二釐八毫為正數。余者為奇分。

日行六舍,張云。人氣當行十周。與十分身之七分一釐四毫有奇為正數。余者為奇分。

日行七舍,樓氏云。在身二字。衍文。張云。人氣當行十二周。與十分身之四分九釐有奇為正數。余者為奇分。此一面七星之數也。簡案、在身二字。諸本並有之。然推前後文例。必是衍文。

白話文:

張雲說,人一天走三舍,氣應該運行五周,以十分身的三分五釐七毫為正數,其他的為奇分。一天走四舍,氣應該運行七周,以十分身的一分四釐二毫為正數,其他的為奇分。一天走五舍,氣應該運行八周,以十分身的九分二釐八毫為正數,其他的為奇分。一天走六舍,氣應該運行十周,以十分身的七分一釐四毫為正數,其他的為奇分。張雲又說,一天走七舍,氣應該運行十二周,以十分身的四分九釐為正數,其他的為奇分,這是北斗七星的數。樓氏說,這段話中「在身二字」是多餘的。從上下文來看,這兩個字一定是錯誤的。

日行十四舍(止)陰受氣矣,張本十分身之四字。作二注云。日行七舍為半日。行十四舍。則自房至畢為一晝。人氣當行二十五周為正數。今凡日行一舍。人氣行一周。與十分身之八。則每舍當餘一釐四毫有奇為奇分。合十四舍而計之。共得十分身之二。是為一晝之奇分也。晝盡則陽盡。陽盡則陰受氣而為夜矣。簡案、馬志於日行舍數。細分而釋之。然張注覺明備。故姑仍之。

為周,甲乙。周上有一字。張云。此言衛氣夜行陰分。以相剋為序。故腎心肺肝脾。相傳為一周。而復注於腎也。

行於陰臟,甲乙。陰臟、作身一字。注一云陰臟。馬雲。陰臟者。諸陰經也。

白話文:

太陽每天運行十四個星宿,就代表陰氣開始受氣了,這句話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講述了晝夜陰陽轉換的規律。太陽運行七個星宿為半日,運行十四個星宿就代表從房宿到畢宿,完成了一天的運行。人體氣血的運行也有一定的規律,每天運行二十五個周為正常。太陽每天運行一個星宿,人體氣血運行一周,相當於十分身之八,也就是說每個星宿的運行都剩餘十分身之二,這就代表了白天剩下的陽氣。白天結束,陽氣也耗盡,陰氣開始受氣,就變成了夜晚。馬志對太陽運行星宿的數量進行了詳細的解釋,但張注的解釋更加明晰,所以保留張注的說法。

另外,「周」指的是衛氣夜行陰分,按照相剋的順序,腎、心、肺、肝、脾依次循環運行,形成一個週期,最後回到腎。

「陰臟」指的是所有陰經,也就是人體的陰氣所在部位。

復合於目,張云。衛氣行於陰分。二十五周則夜盡。夜盡則陰盡。陰盡則人氣復出於目之睛明穴。而行於陽分。是為晝夜五十周之度。

陰陽一日一夜(止)奇分不盡故也,甲乙。合有、作舍於。十分藏之二、作十分藏之四。注云。一作二。上文十分藏之八。此言十分藏之四。疑有誤。簡案、上文如陽行則云十分身之四。(張改作二蓋依十分藏之二而改之歟然至十分身之四則順文釋之殆為可疑)以此推之。陽經陰經。宜無參差。甲乙作四。似是。張云。前日行十四舍。人氣行二十五周為半日。凡得奇分者十分身之二。故此一晝一夜。日行二十八舍。人氣行五十周。合有奇分者。在身得十分身之四。在臟得十分藏之二。所謂奇分者。言氣有過度不盡也。故人之起臥。亦有早晏不同耳。樓氏云。右衛氣之行晝行陽。則目張而寤。夜行陰則目瞑而寐。謹案、此節言平旦陽氣之出目。而下行於手足三陽也。皆一時分道並注。非有先後次第也。此經篇末。言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者。則是先下太陽究竟。然後下少陽。候少陽究竟。然後下陽明。候陽明究竟。方上行陰分。大與此節矛盾。蓋衍文也。

白話文:

人體的氣機運行,白天從眼睛的睛明穴出發,沿著陽經運行,晚上則從陰分運行,回到眼睛。一個白天黑夜,氣機運行五十周,其中白天運行二十五周,晚上運行二十五周。這是因為白天黑夜的陰陽之氣變化,導致氣機在陰陽兩分之間循環往復,並非完全一致,因此會出現氣機運行的奇分。這種奇分表現為,白天氣機運行十四舍,晚上運行二十八舍,白天氣機運行二十五周,晚上運行五十周。這種奇分在身體上表現為十分之四,在臟腑上表現為十分之二。由於氣機運行有奇分,因此人們起床和休息的時間也會有早晚的不同。白天陽氣運行至眼睛,人便醒來,晚上陰氣運行至眼睛,人便入睡。這段文字說明了氣機運行的規律,以及白天黑夜陰陽變化對氣機運行的影响。但其中也存在矛盾,例如氣機運行的顺序與其他章节有所不同,可能是后人添加的。

不以期,甲乙作無已其。是。

分有多少,馬雲。春分後日長。秋分後日短。

以平旦為紀,張云。陰陽所交之候也。

水下百刻,甲乙。水上有漏字。無下字。

在於三陽(止)在陰分而刺之,甲乙作病在於陽分。必先候其氣之加在於陽分而刺之。病在於陰分。必先候其氣之加在於陰分而刺之。

水下一刻(止)在陰分,張云。此以平旦為始也。太陽少陽陽明。俱兼手足兩經為言。陰分則單以足少陰經為言。此衛氣行於陽分之一周也。

水下五刻(止)水下八刻,張云。此衛氣行於陽分二周也。

白話文:

不以期,甲乙認為沒有已定的時間。是。

分有多少,馬雲說。春分後白天變長。秋分後白天變短。

以平旦為紀,張云說。這是陰陽交替的時刻。

水下百刻,甲乙說。水上有漏字,沒有下字。

病在於三陽,甲乙說病在於陽分。必須先觀察陽分氣的變化,然後再進行鍼灸。病在於陰分。必須先觀察陰分氣的變化,然後再進行鍼灸。

水下一刻,張云說。這是以平旦為開始。太陽、少陽、陽明,都兼指手足兩經。陰分則單指足少陰經。這是衛氣在陽分運行一週。

水下五刻,張云說。這是衛氣在陽分運行二週。

水下九刻(止)十二刻,張云。此衛氣行於陽分三周也。

水下十三刻(止)十六刻,張云。此衛氣行於陽分四周也。

水下十七刻(止)二十刻,張云。此衛氣行於陽分五周也。

水下二十一刻(止)二十四刻,張云。此衛氣行於陽分六周也。

水下二十五刻(止)此半日之度也,甲乙作此少半日之度也。張云。水下二十五刻。計前數凡六周於身。而又兼足手太陽二經。此日行七舍。則半日之度也。按、前數二十五刻。得周日四分之一。而衛氣之行。止六周有奇。然則總計周日之數。惟二十五周於身。乃與五十周之義未合。意者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者二周。或以一刻作半刻。則正合全數。此中或有別解。惟後之君子再正。

白話文:

水下九刻到十二刻,張雲說這是衛氣在陽分運行三周。水下十三刻到十六刻,張雲說這是衛氣在陽分運行四周。水下十七刻到二十刻,張雲說這是衛氣在陽分運行五周。水下二十一刻到二十四刻,張雲說這是衛氣在陽分運行六周。水下二十五刻到半日之度,甲乙認為是少半日之度,張雲說水下二十五刻,加上之前六周的運行,以及足太陽和手太陽兩經的運行,就相當於一天行七舍,也就是半日之度。根據之前的計算,二十五刻相當於一天的四分之一,而衛氣運行只完成六周多一點。如果按照總計一天的周數來看,只有二十五周,這和五十周的說法不符。也許水下一刻相當於人氣在太陽經運行兩周,或者將一刻當作半刻,這樣才能和總數相符。這其中可能還有其他解釋,有待後人進一步研究。

從房至畢(止)日行半度,諸本作一十四舍。是。當改。甲乙。作從房至畢一十四度。水下五十刻。半日之度也。從昴至心亦十四度。水下五十刻。終日之度也。張云。從房至畢十四舍為陽。主一晝之度。水下當五十刻。從昴至心十四舍為陰。主一夜之度。亦水下五十刻。晝夜百刻。日行共少天一度。故此一晝五十刻。日行於天者半度也。

回行一舍(止)七分刻之四,甲乙。回、作日。七、作十。注云。素問作七。張云。此言日度回行一舍。則漏水當下三刻與七分刻之四。若以二十八歸除分百刻之數。則每舍當得三刻。與十分刻之五分七釐一毫四絲有奇。亦正與七分刻之四。毫忽無差也。此節乃約言二十八舍之總數。故不論宿度之有多寡也。

白話文:

從房宿到畢宿,每天行進半度,古代許多版本都寫作十四舍,應該改正,甲乙本寫作從房宿到畢宿十四度,漏水下降五十刻,相當於半天的度數。從昴宿到心宿也是十四度,漏水下降五十刻,相當於全天的度數。張仲景說,從房宿到畢宿十四舍屬於陽,主宰一天的度數,漏水下降應當是五十刻。從昴宿到心宿十四舍屬於陰,主宰一夜的度數,也是漏水下降五十刻。晝夜共計一百刻,太陽每天在天上運行一共少天一度,所以一天五十刻,太陽在天上運行半度。

太陽每天回行一舍,漏水下降三刻又七分之四刻,甲乙本將回字改為日,七字改為十。注釋說,素問中寫作七。張仲景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太陽每天回行一舍,則漏水下降三刻又七分之四刻。如果用二十八宿除以一百刻,則每舍應當是三刻又十分之五分七釐一毫四絲,也正好是三刻又七分之四刻,毫無偏差。這一段文字只是概括說明二十八宿的總數,所以不論每個星宿的度數多少。

大要曰(止)天與地同紀,甲乙。無曰字。也下有則知二字。行三陽行上。行、字作在。無下行字。天與地、作與天地。馬雲。之字衍。大要曰。日加於客宿之上。張云。以日行之數。加於宿度之上。則天運人氣。皆可知矣。此總結上文而言。人與天地同其紀也。

紛紛𤽉𤽉,史云。按太素音義。𤽉、普巴切。字彙。𤽉、音葩。引本經馬雲。紛紛然。𤽉𤽉然。氣雖似亂而有章。張云。言於紛紜叢雜之中。而條理不亂也。故終而復始。晝夜循環。無窮盡矣。

白話文:

總之,天地運行的週期是一致的,以甲乙來紀年。行三陽行上,指的是陽氣運行上升。天地運行規律,可以透過觀察太陽運行來推知,這樣就能掌握天運人氣。人與天地同屬於一個循環系統。

氣象變化紛繁複雜,看似混亂卻有規律。就像晝夜交替,週而復始,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