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靈樞識》~ 卷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4)

1. 論疾診尺篇第七十四

諸本無篇字。

獨調其尺,馬雲。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蓋脈在內。肉在外。內外相應。故審其脈。驗其肉。而病形自定也。愚謂診人脈時。惟臂至尺澤可驗。難以周身知之。故止以尺言也。

視人之目窠上(止)風水膚脹也,馬雲。癰、壅同。窅、窈同。張云。目窠、目下臥蠶處也。癰、壅也。即新起微腫狀。頸脈、人迎脈也。窅而不起。按之有窩也。是即風水膚脹之外候。風水義見評熱病論。膚脹義見水脹篇。簡案、此一節。與診尺之義不相干。疑是他篇錯簡。

尺膚滑其淖澤者,志云。津液淖澤於皮膚。故尺膚滑其淖澤者。知風在於皮膚。而鼓動其津液也。解㑊甲乙。㑊下有也字。張云。尺肉弱者。肌必消瘦。肉瘦陰虛。當為解㑊。解㑊者。身體因倦。

故欲安臥。簡案、安臥下句。

安臥脫肉者寒熱不治,簡案、安臥脫肉。為陰陽虧敗。乃寒熱虛勞之候也。故不治。諸注恐非。

澤脂,馬雲。潤澤如脂膏者。真為風也。張云。即前淖澤之謂。風者陽氣。陽在肌膚。故滑而澤脂。

尺膚澀者,張云。尺膚澀者血少。血不能營。故為風痹。

水泆飲也,脈經。泆、作淡。張云。如枯魚之鱗。乾澀甚也。以脾土衰而肌肉消。水得乘之。是為泆飲。又邪氣臟腑病形篇云。肝脈澀甚為溢飲。泆飲同。

尺膚熱甚(止)病且出也,脈經。甲乙。病且、作汗且。張云。尺膚熱者。其身必熱。脈盛躁者。陽邪有餘。故當為溫病。若脈雖盛而兼滑者。是脈已不躁。而正氣將復。故不久當愈。出、漸愈之謂。簡案、病且作汗且。義尤通。

尺膚寒者,甲乙。其、作甚。小、作急。張云。膚寒脈小。陽氣衰也。故為泄為少氣。

尺膚炬然(止)亦寒熱也,脈經。炬、作烜。甲乙。炬然、作燒炙人手四字。脈經。甲乙。久大、作久持。張云。炬然、火熱貌。或先熱而後寒。或先寒而後熱。皆寒熱往來之候。簡案、集韻。炬、束葦燒也。

肘所獨熱者(止)胃中有寒,甲乙。肘後粗、作肘後廉。馬雲。人之手自曲池以上為肘。自曲池以下為臂。肘在上。應腰以上。手臂在下。應腰以下。張云。肘、臂髆之節也。肘前、內廉也。手三陰之所行。故應於膺前。肘後、外廉也。手太陽之所行。故應於肩背。肘下為臂。臂在下故應腰腹。肘後粗以下三四寸。謂三里以下。內關以上之所。此陰分也。陰分有熱。故應腸中有蟲。掌中者三陰之所聚。故或熱或寒。皆應於腹中魚上。脈青胃之寒也。經脈篇亦曰。胃中寒。手魚之脈多青矣。志云。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此診尺膚以候形身之上下。故與脈候之上下。反其診也。肘前乃手厥陰之尺澤處。肘後乃手少陽之天井處。蓋以兩手下垂。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也。夫所謂肘所手所者。論手臂之背面。臂中掌中魚上。乃手臂之正面。背面為陽。故候形身之外。正面主陰。故候腰腹腸胃之內。即尺外以候季脅。尺裡以候腹中之大義(出脈要精微論)相同也。簡案、手所。即下文所謂臂中肘後獨熱者。肩背熱。此乃與上文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義相同。而肘後粗以下三四寸。乃上文手所之地。後乃應背面。而云腸中有蟲。則似與上文所指上下前後相乖錯可疑。經脈篇云。胃中寒。手魚之脈多青矣。

尺炬然熱(止)立死,甲乙。脈經。作尺膚烜然熱。志云。尺炬然熱。人迎大者。三陽之氣偏盛也。故當主奪血。夫皮膚為陽。血脈為陰。尺堅大脈小甚者。陽盛而陰絕於外也。少氣悗有加者。陽盛而陰絕於內也。簡案、脈經作尺緊人迎脈小甚則少氣。色白有加者立死。此蓋與尺炬然熱者相反。陽絕之候。

目赤色者(止)病在胸中,張云。五臟六腑。目為之候。故目之五色。各以其氣而見本臟之病。脾應中州。胸中者。脾肺之部也。志云。前節視目窠以知皮膚之水。此節視目色以知五臟之陰。皆從外以知內也。胸中、膈中也。黃色不可名者。色黃而有黑白青赤之間色也。病在胸中者。五臟之氣。皆從內膈而出。故所見之色若是。

診目痛(止)少陽病,張云。足太陽經為目上綱。(出經筋篇)故赤脈從上下者。為太陽病。足陽明經為目下綱。(出經筋篇)故赤脈從下上者。為陽明病。足少陽經外行於銳眥之後。故從外走內者。為少陽病也。

診寒熱(止)三歲死,張云。此邪入陰分。而病為寒熱者。當反其目以視之。中有赤脈。形如紅線。下貫瞳於。因其多少。以知其死之遠近也。寒熱篇文與此同。但彼專言瘰癧之毒發為寒熱。此節單以寒熱為言。理則同也。

診齲齒(止)在上下熱,張云。齒痛曰齲。上齒屬手陽明大腸經。下齒屬足陽明胃經。故按其陽脈之來有過者。必為獨熱。其脈在左右上下。則病熱亦分左右上下也。張云。其脈太過者。其經必獨熱。

診血脈(止)皆見者寒熱,志云。此以皮部之色。而知血脈之寒熱也。皮部論曰。凡十二經脈者。皮之部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

身痛面色微黃(止)不嗜食,馬雲。平人氣象論云。溺黃赤。安臥者黃疸。已食如飢者胃疸。張云。黃疸、黃病也。疸有陰陽。脈小而澀者為陰疸。陰疸者。脾土弱也。故不嗜食。

人病(止)病難已也,張云。氣口候陰。人迎候陽。故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此陰陽表裡之分也。若寸口人迎。大小浮沉相等者。非偏於陰。則偏於陽。此病之所以難已。五色篇與此稍同。

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馬雲。此與平人氣象論所云相同。簡案、王注平人氣象云。蓋指心經之脈。即神門穴也。其說甚善。馬張為左寸。志為兩手之少陰腎脈。並非古之義也。馬又以妊之為男子。亦誤。

嬰兒病(止)必死,馬雲。頭毛逆上。則血枯而不潤。如草之枯者相似。故以死擬之。然曰病。則無病之時。尤宜忌也。志云。嬰兒者。始生之兒。嬰兒之頭毛。從先天而生。毛髮者血之餘。少陰精血之所生也。發覆下垂。以應人之血氣。從下而升。復從巔而下。若發上逆。是惟升而無降矣。升降息。故不免於死亡。千金云。小兒發逆上。啼哭面暗色不變。是癇候。

耳間青脈起者掣痛,脈經。掣、作瘈。甲乙作瘈腹痛。張云。耳者少陽膽之經。青者厥陰肝之色。肝膽本為表裡。青主痛。肝主筋。故為掣痛。馬雲。為身中牽掣而痛也。簡案、千金云。耳後完骨上有青絡盛。臥不靜。是癇候。青脈刺之。令血出也。以此推之。掣、瘈通。掣痛謂掣瘲。腹痛即癇病之候也。

大便亦辨(止)泄易已,脈經。甲乙。赤、作青。甲乙泄易已之泄。作者字。並是。馬雲。辦、按海篇。瓣、得莧切。瓜瓠瓣。則赤辨當作瓣。張云。赤辦者。血穢成條成片也。赤辦飧泄。火居血分。若脈小而手足寒。是為相反。所以難已。若止於飧泄而無赤辦。非火證也。脈雖小而手足溫。以脾主四肢。而脾氣尚和。所以易已。辦、當作瓣。瓜瓣之類也。簡案、赤、作青。為是。蓋小兒有便青乳瓣完出者。即青瓣也。此虛寒之候。故手足寒難已。瓣、說文。瓜中實也。當據馬注而改之。志云。辨別也。大便亦辨者。謂黃赤之間別也。義難通。

四時之變(止)謂四時之序也,馬雲。此節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第九節大義相同。張云。陰陽之氣。極則必變。故寒極則生熱。熱極則生寒。此天地四時消長更勝之道也。癉、音丹。即溫熱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