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二 (15)
卷二 (15)
1. 經脈第十
上耳前,張云。下關也。
客主人,銅人注云。在耳前起骨開口有空虛。簡案、客主人諸書屬足少陽經。特外臺為本經穴。似是。
循髮際至額顱,滑氏云。循髮際行懸釐頷厭之分。經頭維會於額顱之神庭。囟前為髮際。髮際前為額顱。
其支者,發揮集書。支下有別字。汪云。此乃正經。何以反屬支脈。
下人迎循喉嚨,銅人注云。人迎在結喉兩旁大脈動應手是也。滑氏云。循喉嚨、歷水突、氣舍、入缺盆。簡案、憂恚無言篇云。咽喉者。水穀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上下者也。
缺盆,張云。本經穴也。甲乙云。在肩上橫骨陷者中。
屬胃絡脾,張云。胃與脾為表裡也。此支自缺盆入內下膈。當上脘中脘之分。屬胃絡脾。
下乳內廉,張云。從缺盆、下行、氣戶、等穴。(案指庫房屋翳膺窗)以至乳中。乳中。根也。
下挾臍,馬雲。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下挾臍。歷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諸穴。而入氣衝中。
氣街,銅人發揮。街、作沖。銅人注云。在股下挾兩旁。相去同身寸之四寸鼠鼷上。或云在毛際兩旁鼠鼷上。乃三焦之道路。故云氣衝。或曰在歸來下。同身寸之一寸。汪云。衛氣篇云。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街、猶路也。
胃口,張云。胃之下口。當下脘之分。難經謂之幽門者是也。
循腹裡,張云。過足少陰肓腧之外。此即上文支者之脈。由胃下行。而與直者復合於氣街之中也。
以下髀關(止)入中指內間,滑氏云。抵、至也。股外為髀。髀前膝上起肉處為伏兔。伏兔後交文為髀關。挾膝解中為臏。脛骨為䯒。跗、足面也。既相合氣衝中。乃下髀關、抵伏兔、歷陰市、梁丘。下入膝臏中。經犢鼻、下循䯒、外廉之三里、巨虛上廉、條口、巨虛下廉、豐隆、解谿。下足跗之衝陽、陷谷。入中指外間之內庭。至厲兌而終也。滑馬內間、作外間。非。
下廉三寸,廉、甲乙銅人發揮作膝。滑氏云。此支自膝下三寸。循三里穴之外。別行而下。入中指外間。與前之內庭厲兌合也。馬雲。自膝下三寸。循三里穴之外別下歷上廉、條口、下廉、豐隆、解谿、衝陽、陷谷。以至內庭、厲兌而合也。張云。廉、上廉也。下廉三寸即豐隆穴。是為陽明別絡。故下入中指外間。簡案、馬以上廉等六穴。為支別所屬者。誤。
入大指間出其端,滑氏云。此支自跗上衝陽穴。別行入大指間。斜出足厥陰行間穴之外。循大指下出其端。以交於足太陰。汪云。至厲兌穴而終。以交於足太陰經。昂按、凡交經授受。皆屬支脈。經別篇又云。上通於心。循咽出口上額䪼。還系目系。
白話文:
【經脈第十】
分支脈絡(《發揮集書》版本中「支」字下有「別」字。汪機提出疑問:此為主要經脈,為何反被歸為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