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五 (14)
卷五 (14)
1. 行針篇第六十七
王云。針上用行字。雲行雨施乎。時行物生乎。於此著想方得。
百姓,志云。百姓者。天下之大眾。倪仲玉云。此篇論刺形。故提二形字。末結一形字。
髮針,簡案、下文云。針入而氣逆。乃知髮針。即下針之謂。
熇熇高高,甲乙作矯矯蒿蒿。馬雲。熇熇而有上炎之勢。高高而無卑屈之心。張云。熇熇、明盛貌。高高、不屈貌。簡案、詩大雅。多將熇熇。不可救藥。傳。熇熇然熾盛也。熇、音臛。
舉足善高,志云。足三陽之在下也。
陽氣滑盛而揚,馬雲。陽氣者。衛氣也。張云。心肺為二陽之臟。陽氣滑盛而揚。故神易於動。志云。揚字含易散意。
白話文:
王雲說,針法運用要像「行」字一樣。就如「行雲布雨」,時機到了,萬物才能生長,以此類推,才能找到針灸的最佳時機。
百姓,指的便是天下所有的人。倪仲玉說,此篇論述的是針灸的形狀,所以開頭提出兩個「形」字,最後也以一個「形」字做結尾。
髮針,是指下針的意思。下文提到「針入而氣逆」,由此可知,髮針就是下針。
熇熇高高,甲乙本寫作矯矯蒿蒿。馬雲解釋,熇熇是指向上燃燒的勢頭,高高則代表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張雲則說,熇熇代表著光明盛大的樣子,高高則代表著不屈不撓的樣子。詩經大雅中多次出現「熇熇」,用來形容不可救藥的狀態。熇的讀音同「臛」。
舉足善高,是指足三陽經氣在下。
陽氣滑盛而揚,馬雲說,陽氣指的是衛氣。張雲解釋,心肺是兩陽之臟,陽氣滑盛而揚,因此神志容易活動。揚字包含著容易散發的意思。
多陽者(止)神不能先行也,張云。光明爽朗。陽之德也。沉滯抑鬱。陰之性也。故多陽則多喜。多陰則多怒。然數怒者。頗有陰也。易解者。本乎陽也。陽中有陰。未免陽為陰累。故其離合難。而神不能先行也。馬雲。蓋以陽中有陰。則陽為陰滯。初雖針入而與陽合。又因陰滯而復相離。其神氣不能易動。而先針以行也。志云。心為陽中之太陽。肝為陰中之少陽。心主喜。肝主怒。心藏神。肝藏魂。魂隨神以往來者也。神動而氣先行者。神魂之相離也。重陽而頗有陰者。陰陽之相合也。陰陽之離合難。故神與魂合。則其神不能先行矣。上文曰。氣先行。此則曰神不能先行。蓋氣行則神行。神行則氣行。神氣之相隨也。夫行針者。貴在得神取氣。然而神有易動。氣有易往。是以數刺而病益甚者。反傷其神氣也。簡案、陰陽之離合難。諸說各異。未知孰是。蓋此陰陽離合論之離合。乃開闔樞之義。
白話文:
人體內陽氣旺盛時,心神就不容易先於氣血運作。張仲景說,陽氣充足的人,表現為光明爽朗,這是陽氣的特性。而陰氣過盛的人,則容易沉滯抑鬱。所以,陽氣充足的人容易感到喜悅,陰氣過盛的人容易生氣。不過,經常發怒的人,體內也存在著一定的陰氣。容易理解的人,本質上是陽氣主導,但陽氣中也存在著陰氣,難免會受到陰氣的影響,因此陽氣與陰氣的結合就很難,心神也就不容易先於氣血運作。馬雲說,由於陽氣中存在陰氣,陽氣就會受到陰氣的阻滯。即使針灸時針尖進入身體與陽氣相合,也會因為陰氣的阻滯而再次分離。因此,心神氣血不易流動,而先於針灸而行。志書記載,心屬陽中之太陽,肝屬陰中之少陽。心主喜,肝主怒。心藏神,肝藏魂。魂隨神往來。心神活動,氣血先行的現象,是神魂分離的表現。陽氣過盛,但又存在陰氣,則表現為陰陽結合。陰陽結合與分離都很難,所以神魂合在一起時,心神就不容易先於氣血運作。上文說「氣先行」,這裡說「神不能先行」,其實氣行則神行,神行則氣行,這是神氣相隨的道理。行針灸時,最重要的是把握心神和氣血,但心神容易活動,氣血也容易流動,因此,如果多次針灸而病情加重,反而會損傷心神氣血。簡要總結一下,陰陽結合與分離很複雜,各種說法都有差異,不知道哪種說法正確。其實,這裡所說的陰陽結合與分離,指的是開合樞紐的道理。
相逢,張云。相逢者。針入氣即至。言其應之速也。
其陰陽多(止)故獨行也,張云。陰性遲緩。其氣內藏。故陰多於陽者。其針已出。氣乃隨後而獨行也。馬雲。陰氣者。營氣也。陽氣者。衛氣也。下文同。簡案、馬注恐非。
此人之多陰(止)乃知也,張云。此亦陰滯。故氣往為難。往、至也。較之上節。則此為更甚。徐振公云。此言陰中有陽之人。數刺而始知也。陰中有陽者。多陰而少陽。其氣沉而難於往來。故數刺乃知。此陰陽廝守於內也。二節言多陰少陽之人。有陰陽之相離者。有相守者。陰陽離合之道。行針者不可不知。
白話文:
針灸時,遇到針一刺就馬上起效的,說明氣血應答很快。
如果病人體內陰氣偏多,則針刺後氣血會慢慢地單獨運行,這是因為陰氣性質遲緩,氣血內藏,陰氣比陽氣多,所以針剛拔出來,氣血才慢慢跟上。
如果病人體內陰氣很多,說明氣血運行緩慢,針刺後很難達到目標位置。相比上段,這種情況更嚴重。也有人認為,這指的是體內陰中有陽的人,需要反覆刺針才能感受得到,因為他們陰氣多,陽氣少,氣血沉滯,難以流動,所以要多次刺針才能感知到。這兩種情況,一是陰陽分離,一是陰陽相守,行針者必須了解陰陽的離合之道。
針入而氣逆者,簡案、推上下文例。者下似脫其數刺病益甚者七字。
其氣逆(止)無過焉,張云。逆從弗失。何至氣逆。補瀉得宜。何以病益甚。凡若此者。乃醫之所敗所失。非陰陽表裡形氣之過也。
白話文:
針灸時如果氣行逆亂,應該要查看病例並推斷上下文的例子。氣行逆亂時,不應超過一定的次數,張氏說,如果遵循正確的方法不會出現氣逆的情況。如果補瀉適當,就不會使病情加重。凡是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是醫生的失誤,而不是陰陽表裡或形氣的問題。
2. 上膈篇第六十八
諸本無篇字。
氣為上膈者,甲乙。上膈下更有上膈二字。馬雲。此言膈證。有上下之分。而尤詳下膈之義也。膈者。膈膜也。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所以遮隔濁氣。不使上熏心肺也。然有為膈上之病者。乃氣使然。食飲一入。即時還出。有為膈下之證者。乃蟲使然。食飲周時。始復外出。但帝明於上膈向昧於下膈。張云。晬時、周時也。愚按、上膈下膈。即隔食證也。
喜怒不適(止)邪氣居之,甲乙二流字俱作留。張云。凡傷胃氣。則陽虛而寒。汁流於腸中。蟲寒不行。則聚於下管。而腸胃充滿也。衛氣、脾氣也。脾氣不能營運。故邪得聚而居之。
白話文:
古籍中沒有“篇”字。
“氣為上膈者”,是指氣往上衝到隔膜的病症。 “上膈”和“下膈”都是指隔膜,但“上膈”指氣往上衝到隔膜,而“下膈”則是指濁氣往下沉到隔膜。隔膜是胸腔和腹腔之間的膜,前面連著鳩尾骨,後面連著第十一節胸椎,它像一道屏障,阻擋濁氣向上熏心肺。
“膈上之病”是指氣往上衝到隔膜,導致吃下去的食物馬上就吐出來。 “膈下之證”則是因為蟲子在腸胃裡作祟,導致吃下去的食物要過一段時間才會排出來。
“喜怒不適”則是指情緒不佳導致邪氣停留在體內。 這是因為傷了胃氣,導致陽虛寒,體內的水液流到腸道裡,寒氣使得蟲子不能活動,聚集在下部管道,導致腸胃脹滿。 脾氣不能運化食物,所以邪氣就停留在體內。
人食則蟲上食(止)癰上皮熱,甲乙。即而、作沉而。其癰在外。作其癰在脘外者。並是。張云。癰、壅同。如論疾診尺篇曰。目窠微癰者。義亦猶此。蟲寒聞食。則喜而上求之。上則邪氣居之。而乘虛留聚。以致癰於下脘。要約不行。故食入晬時復出也。管之內外。即言下脘也。邪伏於中。故熱見於皮肉之上。
微按其癰(止)谷乃下矣,甲乙。伍、作互。咸、作酸。乃下下有鬲字。張云。察其氣所必由以刺之也。先淺刺其旁氣所及之處。稍納其針而漸深之。以泄其流行之邪。然後還刺其所病之正穴。以拔其積聚之本。但宜至再三而止。不可過也。邪沉者深刺之。邪浮者淺刺之。刺後必熨以火。而日使之熱。則氣溫於內。而邪自潰散也。三相參為參。五相伍為伍。凡食息起居。必參伍宜否。守其禁以除內之。再傷。又必恬憺無為。以養其氣。則正氣乃行。而邪氣庶乎可散。蓋膈證最為難愈。故當切戒如此。咸從水化。可以潤下軟堅。苦從火化。可以溫胃。故皆能下谷也。簡案、甲乙以本篇為邪氣聚於下脘。發內癰。次篇以胃脘癰之診。志注。亦以癰如字釋之。今據其有癰上皮熱。及大癰乃潰等語而推之。則似因內癰而膈食者。蓋上文所謂上膈者。巢源諸書所論五膈之屬。(病源五膈憂膈恚膈氣膈寒膈熱膈外臺集驗五膈憂膈氣膈食膈寒膈飲膈)所謂下膈食。晬時乃出。(邪氣臟腑病形篇云脾脈急甚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今膈證不必如此蓋古該翻胃而謂之膈故虞摶云膈亦曰反胃豈本此歟再案食已而吐者龔氏回春謂之回食病即本經所謂膈中上膈也)因蟲與癰者。五膈等外。別是一種之膈證也。馬張癰讀為壅。雖義稍通。其旨趣終未明晰。且張記治驗一則。乃尋常膈證。非本篇所載下膈證自別。志以癰為內癰。然註文亦糊塗。故不可從也。醫說引雞峰方云。噎膈病乃神意間氣也。勸令淨觀內外。將一切用心力事。委之他人。服藥方見效。即本節恬憺無為之旨也。
白話文:
人吃東西,蟲子就往上爬,導致癰腫,表面皮膚發熱。這時,癰腫可能在肚子裡面,也可能在肚子外面。張仲景說:「癰」和「壅」是同義詞,就像《診尺篇》中所說「目窠微癰」,意思也是一樣的。蟲子遇到寒涼就喜歡往上爬,往上爬就會讓邪氣停留聚集,導致下脘部位出現癰腫,氣機不通暢,所以吃下去的食物在短時間內就又吐出來了。這裡說的「管之內外」指的是下脘部位。邪氣藏在裡面,所以表面皮膚會出現發熱。
輕輕按壓癰腫部位,食物就會往下走。這裡說的「下」字旁邊有一個「鬲」字,張仲景說,這是要觀察氣機必經的路線,然後用針刺。先用淺針刺向氣機所達到的部位,然後慢慢深入,疏通流動的邪氣,再刺入患處的正穴,拔除積聚的病根。但只能刺兩三次,不能過度。邪氣往下沉的,就深刺;邪氣往上浮的,就淺刺。刺針之後,一定要用熱熨敷,每天讓它保持溫熱,這樣內部的氣機就會溫暖,邪氣就會自然潰散。
三種情況就稱為「參」,五種情況就稱為「伍」。飲食、休息、起居,都要注意參伍配合,是否得宜。遵守禁忌,去除內部的二次傷害。還要保持心神安寧,無所事事,養護氣機,這樣正氣才能運行,邪氣才能慢慢散去。因為膈證最難治癒,所以要嚴格遵守這些禁忌。咸味屬於水化,可以潤滑下降,軟化堅硬;苦味屬於火化,可以溫暖胃部,所以都能幫助食物往下走。
簡案:甲乙本篇認為邪氣聚在下脘部位,導致內癰。下一篇是關於胃脘癰腫的診斷。志注也將「癰」解釋為內癰。現在根據「癰上皮熱」和「大癰乃潰」等語句推斷,這可能是由於內癰導致膈食。上文所說的「上膈」是巢源諸書中所說的五膈,包括憂膈、恚膈、氣膈、寒膈、熱膈。下文所說的「下膈食」,在短時間內就又吐出來。邪氣臟腑病形篇說,脾脈急促,就是膈中食飲進入後又吐出來,然後流口水。現在的膈證不一定是這樣,古代是把胃翻出來,就叫做「膈」,所以虞摶說「膈」也叫做「反胃」,難道就是這個意思嗎?再案:吃下去的東西馬上就吐出來,龔氏回春稱之為「回食病」,就是本經所說的膈中上膈。
由於蟲子和癰腫,屬於五膈之外,是另外一種膈證。馬張把「癰」讀作「壅」,雖然意思也通,但其旨趣終究不明晰。而且張記治驗一則,只是普通的膈證,並不是本篇所記載的下膈證,是另外一種病症。志以「癰」為內癰,但註文也糊塗,所以不能采納。醫說引雞峰方說,噎膈病是神意之間的氣機,勸告患者淨觀內外,將一切用心的力氣委託他人,服用藥方就能見效。這就是本節「恬憺無為」的旨意。